<p class="ql-block">显微镜就像一把“科学放大镜”,带我们发现了隐藏在身边的小秘密。原来科学发现这么有趣,科学工具打开了我们认识世界的新窗口。我们自己也能像科学家一样去观察和发现!</p><p class="ql-block">看着他们低头凑近显微镜的模样,像一群刚刚发现秘密入口的探险家。他们的眼神亮得惊人,仿佛透过那小小的镜片,看见了另一个世界——一个比课本更真实、比想象更奇妙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刚开始围在桌旁,手忙脚乱地调着焦距,有人急得直皱眉,有人轻声提醒同伴:“你把光圈开大一点。”他们不是在背答案,而是在寻找答案。那一刻我忽然明白,真正的学习从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观察、不断试错,直到真相浮现。</p> <p class="ql-block">探究很惊奇,忍不住想凑近再凑近的冲动,他们比我们幸运,有人教他们如何看,如何记录,如何把“我觉得”变成“我看见”。</p> <p class="ql-block">大多数人都在努力观察,哪怕只是调整了一下镜头,哪怕只看到了一团模糊的影子,那也是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触碰未知的一次尝试。</p> <p class="ql-block">“你们都用了同样的倍数吗?载玻片放反了吗?”有些愣了一下,然后开始检查步骤。几分钟后,一个男孩抬起头:“老师,是我们没调好光。”——错误不是失败,而是通往正确的路标。要先调光才能看到细胞,才能获得真知!</p> <p class="ql-block">观察,从来不只是“看”。它是耐心,是怀疑,是反复验证。就像这些孩子,在一次次失败的对焦中学会坚持,在同伴的不同描述中学会倾听,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提问。</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低头凝视显微镜时的那份认真,是正在经历的一种最原始也最珍贵的学习方式:用自己的眼睛,去确认世界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因为好奇而动的课堂,由内而外的驱动力,远比任何奖励都珍贵。</p> <p class="ql-block">她们一边看一边比对,时不时低声讨论。知识,在这一刻不再是单向灌输,而是一场与真实世界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小组合作中,有人负责核对步骤,有人负责操作,有人提出疑问。他们学会了分工,也学会了倾听不同的声音。观察不仅是个人的发现,更是集体的建构。当每个人都说出“我看到的不一样”,真理才慢慢浮现。</p> <p class="ql-block">肖老师会轻声问:“你们觉得为什么会这样?”——好教育不是填满容器,而是点燃火焰。而点燃的起点,往往就是一句“你看到了什么?”</p> <p class="ql-block">他们围在一起看显微镜,眼睛睁得大大的,像在等待奇迹发生。其实奇迹早已发生——就在他们愿意俯身、愿意尝试、愿意相信“我能看见”的那一刻。这一刻的欣喜若狂怎样都值得👍</p> <p class="ql-block">这里不只是细胞结构的记忆,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先观察,再判断,不轻信,不盲从。思考再行动,行动中思考,思考中收获!也许这就是思行课堂的真正魅力!</p> <p class="ql-block">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探索微观世界,有人调整镜头,有人记录结果。教室里没有标准答案的喧嚣,只有低语、疑问和突然的惊叹。这才是课堂本该有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他们在交流中合作,在讨论中进步。科学从不是孤独的事业,而是一群人共同仰望星空。哪怕现在看的只是几片叶子或小虫子的切片,那也是他们通往广阔世界的第一步。</p> <p class="ql-block">这样的课堂,培养的不只是知识,更是面对未知时的勇气与信心。</p> 思行课堂之联系与想象 <p class="ql-block">孩子们通过仿写,大家在词汇积累、句式运用、修辞掌握上都有明显提升,能够准确、生动地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构建出富有美感的文字世界。</p><p class="ql-block">在构思仿写内容时,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从自然事物的形态、作用、与其他事物的关系等方面展开想象,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都得到了锻炼。</p> <p class="ql-block">学会了发现自然之美、文字之美,并且能够通过自己的创作来展现这种美,提升了审美能力,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文学创作能力。</p><p class="ql-block">在对自然事物的描绘和赞美中,体现了对自然文化的关注与理解,传承了热爱自然、敬畏生命的文化内涵。</p> 家校共育 <p class="ql-block">真正的教育,是在有边界的自由中,培养孩子的抗挫力与自律性。 </p><p class="ql-block">1. 放手,是为了更好地成长</p><p class="ql-block">当孩子缺乏与困难抗争的经验,遇到问题只会哭闹、赌气甚至动手时,其未来的社会适应将面临挑战。未来社会需要的是能解决问题、敢于担当的个体。因此,无论是日常劳动还是课堂学习,我们都应学会“放手”,给予孩子尝试、犯错和自我修复的空间。</p><p class="ql-block">2. 底线,是不可逾越的红线</p><p class="ql-block">“放手”绝不等于“放任”。我们必须与家长协同,明确并共同守护教育的底线:</p><p class="ql-block"> 敬畏规则:让孩子明白,自由是在规则内的自由。</p><p class="ql-block">尊重生命:懂得珍惜自己与他人,这是一切教育的起点。</p><p class="ql-block">3. 家校协同,形成合力</p><p class="ql-block">学校和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共同体。班主任应主动作为,与家长建立共识,形成教育合力:</p><p class="ql-block">在学校:通过班级活动、项目化学习等,为孩子创造面对挑战、解决问题的机会。</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在家里家长们也应该通过家务劳动、家庭决策等,锻炼孩子的独立性和责任感。</p><p class="ql-block"> 通过这种有边界的“放手”,我们才能培养出既懂规则、又有能力,能在未来社会立足并收获幸福的孩子。</p> <p class="ql-block">幸福的双重奏</p><p class="ql-block">每当假期来临,我心中便奏响幸福的双重奏。</p><p class="ql-block">一面,为孩子们能修整、放松、充电而欣慰,感恩国家与学校的守护;一面,又牵挂他们的安全、作息与家作。这份惦念,是老师独有的甜蜜负担!</p><p class="ql-block">在“放手”中见证独立:我常呼喊:“抓紧时间!”,却也深知,成长需要空间。</p><p class="ql-block">我愿做麦田的守望者,而非绘图的工匠。看着他们从白纸般懵懂,到用自己的色彩描绘人生,我倍感荣幸。</p><p class="ql-block">当他们的智慧与礼仪一同增长,我由衷欣慰。虽也为他们终将振翅远航而不舍,但我知道,最好的爱,是教会他们独立飞翔。</p><p class="ql-block"> 在“互动”中收获纯真:当他们送来浅浅一笑,或偷偷塞给我一颗糖,或者偷偷去菜地玩耍一会,见见土地,看他们玩玩真正的泥巴,肆意纯真耍闹时,心中便涌起暖流。</p><p class="ql-block">这份师与生之间的纯粹,是我最珍视的宝藏。在“纠错”中点亮心灯:</p><p class="ql-block">纠正错误时,我也曾疲惫。但当看到他们因懊悔而低垂的脸庞,又在我的引导下重拾自信,我便明白:允许犯错,是一种教育的智慧;陪伴他们在错误中找到光明,是我作为班主任,最深的幸福。</p><p class="ql-block">我愿与家长并肩,在“放手”与“底线”之间,守护每一份独一无二的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