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读红书忆征程,寄深情祝昌盛——读书笔记分享会【红色经典·家国情怀】征文活动公告</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g4if3lm?first_share_to=copy_link&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358498826" target="_blank">网页链接</a></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第746篇文章</b></p> <p class="ql-block">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释义】把自己的人赶到敌方去了。比喻为敌不善,使自己的百姓投向别人。【出处】战国.孟轲《孟子.离娄上》。有一次,孟子的弟子请教孟子说:“先生,桀和纣为什么会失去国家呢?”孟子说:“因为桀和纣失去了百姓的支持,失去了民心,所以必定失败。一个君王得到百姓的支持,就可以得到天下;若想得到百姓的支持,就要取得民心。老百姓喜欢的事情你就做,百姓厌恶的事你不要强加在他们头上。你施行仁德、仁政、老百姓便像水往低处流一样向你靠拢。你们知道,水獭是吃鱼的,水獭一来,鱼儿就往深水里逃;鹞鹰是吃小鸟的,鹞鹰一飞来,成群的鸟雀都藏在密林里。可以说,替深水把鱼赶来的是水獭;替森林把鸟雀赶来的是鹞鹰(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雀者,鹯也)。那么,替商汤、周武王把老百姓赶来的是谁呢?这就是夏桀和殷纣。因为他们太残暴了,老百姓恨透了他们,才跑到商汤和周武王那里,支持他们铲除暴君。这是历史的事实啊,不可不记取教训。现在的君王如果施行仁政,各国的百姓就拥护他,使他们得到天下……如果对仁政不感兴趣,那他一辈子都要担惊受怕、遭到耻辱,最终必然灭亡。”</p> <p class="ql-block"> 该成语源自孟子对夏桀、商纣失国原因的分析。孟子认为,统治者若以暴政压迫百姓,百姓会投向贤君;反之,施行仁政则能聚民心。例如水獭捕鱼时将鱼赶向深渊,反而让猎物逃脱,引申为统治者因失德导致民心背离的历史现象。“为渊驱鱼,为丛驱雀”出自《孟子·离娄上》,原指水獭驱赶鱼群至深渊、鹞鹰驱赶鸟雀至丛林的自然现象,后演变为比喻统治者因施行暴政导致百姓投奔他国,或现代语境中因方法不当将可争取的力量推向对立面。这个成语虽源自古代,却未局限于历史,如今仍可用于分析和解决现代问题。古代的智慧,现代人举一反三。虽我们无需像孟子般劝谏君王,但这个成语的道理,在身边的职场管理中同样适用,道理是相通的。</p> <p class="ql-block"> 古为今用,比如,在单位里面的领导人,平时很少学习,有时间都用在酒绿灯红之下,所谓仁政、以德治国这方面的理论真的不懂。单位里面的人做工多了,做多了就错多,作为领导者,只看见单位员工的错,没发现单位员工的对和优点,做错的时候,总是批评和扣奖金,取消年终先进资格。这样做法也可以理解,但是员工全年在单位里面的表现95%都是对的,做什么事情都按时完成、按质按量完成,领导看不见。实际上,或许领导并非看不见,而是缺乏主动鼓励、支持员工的意识,员工感到心寒,这样的情况难以待下去,便选择离开了原单位,到别的单位成为新单位的员工。就这样原来单位的员工越来越少,技术方面被人家带走,帮助新单位开发新技术,结果原单位的业务发展和核心竞争力大大落后。被逼走的人,在新单位大展宏图,发挥技术才能,成为新单位的人才骨干。如果原单位的领导都以德为先,施行仁政,员工不会跑到别的单位。这不能怪员工,只能怪领导不会当。这是领导把鱼赶到别的单位了,把鸟也赶到更好的单位了。所以单位领导做事,一定要注重凝聚人心,没有民心,你留不住人,留不住人才。没有人才、没有员工,何谈发展?发展都成问题,更不用说壮大了。</p> <p class="ql-block"> 古代的君王不懂得爱护老百姓,让老百姓到别的国家拿起武器跟自己对着干,这是多么愚蠢的君王。现代也是这种情况,单位领导不懂得珍惜人才,不发现人才,人才就在身边都不懂;然后不重用人才,发现了人才不给人才足够的权力,最后让人才从单位流失,这是领导失策。这样的领导不是好领导。真正好的领导,就相当像伯乐,对待员工,就应该像孟子所说的施仁德、行仁政,这样才能够得到员工的支持,守住人才,为自己的单位贡献力量。</p> <p class="ql-block"> 说老实话,以中国的发展,哪里上班都是做工吃饭,五险一金一样都不会少。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尤其是人才,更容易找到新的工作。到头来,吃亏的不是员工而是单位。这时候我们拿古代的故事来对比一下,就容易清楚了:韩信原来在项羽军营里做事,项羽有眼无珠,不懂得韩信是军事天才,安排韩信做伙夫,自然留不住韩信。韩信被迫到刘邦军中,当了大将军,为刘邦打天下、战胜了项羽,后来项羽在乌江拔剑自刎,国破家亡。这段故事,跟这个成语非常匹配。</p> <p class="ql-block">作者:黄勇哲</p> <p class="ql-block">时间:2025年9月19日(星期五)</p> <p class="ql-block">作品创作地点:中国广州市</p> <p class="ql-block">全文共计:1706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