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说冰岛是“世界的尽头”,是一种充满诗意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并非地理上的确切定义。冰岛位于北大西洋,靠近北极圈,是欧洲最西部的国家之一。它远离大陆,距离挪威约970公里,被广袤的海洋和冰川环绕,给人一种“天涯海角”的孤独感。</p><p class="ql-block"> 冰岛拥有火山、冰川、地热温泉、黑沙滩、极光等独特地貌,这些景观往往显得原始、荒凉甚至如外星般奇幻。</p> <p class="ql-block"> 时隔六年,应朋友之约再次踏上赴冰岛的旅游。朋友两夫妇从伦敦直接飞赴冰岛,我们夫妻二人8月29号深夜从广州白云机场乘坐土耳其航空,经过十小时航行,於8月30号清晨5点抵达伊斯坦布尔机场。由于航班顺畅,按时抵达,因此有时间悠悠地在机场闲逛。</p> <p class="ql-block"> 早上7点30分,飞机✈️从伊斯坦布尔起飞,8点33分到达德国慕尼黑,航距约1572公里,用时2小时3分。我们在机场食了午餐,等候5小时后再转机去冰岛。</p> <p class="ql-block"> 在慕尼黑机场,准备搭乘冰岛航空公司飞机飞往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p> <p class="ql-block"> 8月30日下午14:30从慕尼黑起飞,经过1小时38分钟,飞机越过北大西洋,于18:08到达雷克雅未克。我们来到机场航站楼的标志物旁,等候早一天到达的朋友来接机。正式开启我们在冰岛的十天九晚自驾环岛游。(以下说明借助AI完成)</p> <p class="ql-block"> 辛格韦德利国家公园。这里是地质奇观与人文历史交织之地,更是冰与火共舞的见证者。作为欧亚板块与北美板块分离之处,大地在此被撕裂成峡谷。沿着步道前行,两侧是高耸的玄武岩峭壁,绿意点缀其上,岁月的风化在岩石表面刻下深深的痕迹。一条狭窄的裂缝蜿蜒于地表,那是地壳运动留下的印记,也是地球呼吸的通道。</p> <p class="ql-block"> 河流蜿蜒穿行于绿意之中,清澈得能映出天空的流动。两岸草木繁茂,苔原如绒毯铺展,远处山脉层叠,轮廓在晴空中清晰如刻。一座白色小屋静立水畔,线条简朴,仿佛从大地生长而出,不争不显,只与自然共生。</p> <p class="ql-block"> 公元930年,冰岛议会在此成立,使这里成为世界上最早的民主发源地之一。站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耳边似乎回荡着千年前维京人的辩论声。自然之力塑造了峡谷,而人类文明则在这里扎根生长。</p> <p class="ql-block"> 冰岛瀑布</p><p class="ql-block"> 1.黄金瀑布(Gullfoss)作为冰岛黄金圈的核心景观之一,它不仅承载着地质变迁的印记,也曾是20世纪初环保抗争的象征——当地民众曾竭力阻止在此建设水电站,最终保住了这份自然馈赠。</p> <p class="ql-block"> 又见彩虹——奔腾不息的赫维塔河从玄武岩断崖处倾泻而下,坠入峡谷深处,水雾升腾如烟。阳光穿过飞溅的细密水珠,悄然勾勒出一道完整的彩虹,横跨白练般的水幕。两侧山丘覆盖着深浅不一的绿意,远处丘陵绵延,在晴朗湛蓝的天空下显得辽阔而安宁。脚下的岩石被千年水流侵蚀得棱角圆润,湿润的草地延伸至视野尽头,处处彰显着自然的原始力量与静谧之美。</p> <p class="ql-block"> 2.鲜为人知的“蓝色秘境瀑布”,这里没有密集的人流,只有水声、风声与心跳的共鸣。</p> <p class="ql-block"> 河流自高地奔涌而下,蓝绿色的水流在玄武岩间跳跃,仿佛北欧神话中流淌的精灵之血。河水清澈见底,撞击黑色岩石时溅起雪白水花,层层叠叠的小瀑布如竖琴轻奏,在山谷间回荡着永恒的旋律。岸边植被茂密,绿意中已悄然染上秋初的金黄,远处山丘连绵起伏,勾勒出冰岛原始地貌的粗犷轮廓。阳光斜照,水面泛起粼粼波光,整片景观宛如一幅流动的油画。</p> <p class="ql-block"> 3.塞里雅兰瀑布又叫森林瀑布,它不似其他瀑布那般以磅礴气势压人,却以柔美的身姿和可穿行其后的独特构造,成为冰岛最具灵性的自然奇观之一。据传,维京人曾将这样的瀑布视为通往精灵国度的门户。此次我们深入洞中,从里往外观赏瀑布,只见水流如轻纱,如薄雾,有如进了仙境一样。圆了六年前仅在外面观赏没有进洞的遗憾!</p> <p class="ql-block"> 照片中的一对新人系上海来的有钱有情调的年青人,专门到此拍摄婚纱照!</p> <p class="ql-block"> 4.欧洲落差最大的瀑布之一——黛提瀑布(Dettifoss)。它藏身于瓦特纳冰川国家公园的荒野深处,奔涌的河水源自冰川融水,裹挟着远古的力量,在玄武岩峡谷间轰然倾泻,气势如雷,被誉为“欧洲最有力的瀑布。</p> <p class="ql-block"> 站在瀑布前,水声如千军万马奔腾不息,震耳欲聋却又令人心神澄明。红衣男立于嶙峋黑岩之上,红衣在灰白水雾中格外醒目,眼前是自百米高崖飞坠而下的激流,撞击岩石后化作漫天银沫,弥漫成一片永恒的雨幕。四周尽是粗粝的火山岩,黝黑而沉默,见证着千万年来水流与岩石的角力。远处地势开阔,云层低垂,天地之间仿佛只剩这道撕裂寂静的自然伟力。</p> <p class="ql-block"> 这里曾是《普罗米修斯》电影中开篇的取景地,人类文明尚未踏足的原始地貌,在那一刻被赋予了宇宙初生的象征意义。而此刻亲临其境,才真正明白:自然无需叙事,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史诗。</p> <p class="ql-block"> 5.戈达福斯瀑布(Godafoss),它不单是自然的奇观,更是冰岛灵魂的象征——当水流轰然坠落,仿佛听见了历史的回响。</p><p class="ql-block"> 据传在公元1000年,冰岛议会决定皈依基督教,当时的立法者将代表北欧诸神的木雕偶像投入这处激流,以示信仰更迭。从此,这里被称为“众神之瀑”(Waterfall of the Gods),水流奔腾,如同众神沉默的叹息,也承载着一个民族文明的转折。</p> <p class="ql-block"> 站在护栏边,望向那条如银龙般劈开玄武岩的瀑布,水流自宽阔的河道猛然收束,从阶梯状的岩层倾泻而下,激起千堆雪浪。阳光斜照,水雾升腾间竟浮起一道完整彩虹,横跨激流之上。右侧河岸的两现代桥梁静静横跨(其中一座桥梁建於上世纪30年代)与狂野的自然形成微妙对峙,提醒着人类文明与原始力量的共存。</p> <p class="ql-block"> 瓦特纳冰川——欧洲最大的冰盖,据记载,瓦特纳冰川覆盖面积达八千平方公里,其下还藏着活火山,冰火交融,塑造出这片土地独特的壮烈与宁静。下面两张照片均由无人机拍摄。</p> <p class="ql-block"> 天空低垂,云层如絮,我独自站在杰古沙龙冰河湖畔,看浮冰在幽蓝湖面缓缓漂流,仿佛时间也被冻结在这一刻。瓦特纳冰川历经万年寒霜,终在此处碎裂成冰,汇入潟湖,完成一场冰与水的告别仪式。这里不仅是自然的奇观,更是地质史诗的见证者。</p> <p class="ql-block"> 曾有北欧传说称,冰川是巨人遗落的泪滴,而眼前的杰古沙龙冰川湖,则是它们最后的安息之地。每一块浮冰都在缓慢融化,无声诉说着气候的变迁,也提醒我们自然的伟大与脆弱。</p> <p class="ql-block"> 六年前,我们跟团旅游也曾到过此处。但当时落雨蒙蒙,什么也看不清楚。此次老天保佑让我们欣赏到无与伦比的杰古沙龙冰河湖。该冰川湖是冰岛瓦特纳冰原东南部边缘入海口处形成的天然潟湖,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遗产。</p> <p class="ql-block">白云与黑沙齐飞,翡翠共钻石一色。</p><p class="ql-block"> 瓦特纳冰川国家公园是冰岛最大、最知名的国家公园,布满了自然奇观,是冰岛自然最大的宝藏。而杰古沙龙冰河湖无疑是这个耀眼王冠上最璀璨的宝石。 湖面蓝冰璀璨,黑沙滩钻石闪耀,冰川湖与钻石滩互相辉映,如此美景令人终生难忘!</p> <p class="ql-block"> 海岸线在晨光中舒展,左侧是广袤的湿地与浅滩,水流如丝带般蜿蜒其间,分割出星罗棋布的小岛与沙洲。植被点缀其上,绿意鲜亮,与灰白水面形成冷峻而和谐的对比。远处山脉轮廓若隐若现,覆雪的峰顶在薄雾中透出庄严气息。天空厚重的云层间漏下缕缕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海面,明暗交错,让人浮想联翩。(下面三张照片均为无人机航拍。)</p> <p class="ql-block"> 在瓦格纳冰川附近这一片的山、水、湿地与天空交织成一幅流动的北欧画卷,每一眼都仿佛凝固了时间。</p> <p class="ql-block"> 远处的冰舌与群峰连在一起,仿佛通向世界尽头。近处几栋白色屋舍静立水边,是原住民的旧居,为这原始风光添了几分人间烟火。冰岛自古有“冰与火之地”的称谓,而此处却以水与雾织就柔情。</p> <p class="ql-block">冰岛的海</p><p class="ql-block"> 冰岛地处北大西洋中部,北临格陵兰海,西北隔丹麦海峡与格陵兰相望,东北部为挪威海,南侧与英国隔海相对。</p><p class="ql-block"> 1.一座形似航船的金属雕塑矗立在雷克雅未克海边,弯曲的钢架如风中舞动的帆,顶端延伸出鹿角般的结构,在夕阳下泛着温暖的金色光泽。这作品名为“太阳舟”(Sólfar),由艺术家Jón Gunnar Árnason创作,象征着人类对光明与自由的永恒追寻。</p> <p class="ql-block"> 2.雷尼斯黑沙滩,这个位于北大西洋边缘的自然奇观,以它独特的火山地质与壮阔海景,将我彻底征服。这里没有温婉的碧海银沙,只有玄武岩碎屑铺就的黑色沙滩,如墨染般延伸至浪花翻涌的海岸,仿佛大地与海洋之间一道深沉的休止符。</p><p class="ql-block"> 远处几座巨大的海蚀柱矗立于浪涛之中,其中一座形似拱桥,当地人称其为“伦敦桥”——曾是完整的天然石拱,后因海浪侵蚀坍塌,如今仅余断壁残垣,静默见证着地质时间的无情流转。这些悬崖与孤岩由古老的火山岩构成,经数万年风化与侵蚀,塑造成今日奇崛的轮廓。</p> <p class="ql-block"> 在迪霍拉里半岛的高坡上,观赏伦敦桥。</p> <p class="ql-block"> 这些高耸的玄武岩柱是熔岩遇海水急速冷却后形成的柱状节理地貌。海浪日复一日拍打礁石,浪花如雪,在深灰与墨黑之间划出明亮的弧线。</p> <p class="ql-block"> 远处海中矗立的雷尼斯德兰岩礁,形如尖塔,险峻挺拔,是海鸟栖息的圣地,也是大自然雕刻时间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 3. 为一睹冰岛犀牛石真容,我们从住地出发行驶一段1号公路后,转入一条海边道路。只见犀牛石矗立于浅海之中,岩壁粗粝,色泽深沉,宛如远古巨兽的脊背,在灰蓝色的海天背景下显得格外孤傲。据冰岛民间传说,这块岩石原是一只凶猛的犀牛所化,因挑衅海神而被永世定格于浪涛之间。地质学家则认为,它是数万年海水侵蚀火山岩的杰作,拱门结构正是海蚀洞演化至崩塌前的最后形态。</p> <p class="ql-block"> 4.格陵兰海边——此次行程的最北点,冰岛北部埃亚峡湾尽头,距离北极圈仅100公里左右的阿库雷里市(Akureyri)辖下的小镇。我用无人机飞上天空,用上帝的视觉俯瞰格陵兰海沿岸的小镇,只见山、海与人间烟火静谧交汇。初升的朝阳温柔地拥抱海湾,让这座被山脉环抱的滨海小缜,以它近乎原始的宁静与温馨,温暖着每一个到访的旅人。</p> <p class="ql-block">冰岛的山都不高,但形态各异。</p><p class="ql-block"> 1.这里是Afragilsfoss West,又名“黑暗城堡”Hallerflot,一片由远古火山喷发铸就的玄武岩迷宫。亿万年前的地火奔涌,冷却后凝成嶙峋怪石,如巨兽脊骨般耸立于天地之间,诉说着地球最原始的力量。据传,“黑暗城堡”之名源于维京时代的传说,海盗曾以此地为藏身之所。而今,它不再庇护逃亡者,却成为朝圣自然之美的旅人心中圣地。</p> <p class="ql-block"> 一座天然石拱赫然横亘眼前。深灰近黑的岩体拱成近乎完美的圆,像大地之眼凝视天空。</p> <p class="ql-block"> 2.草帽山,当地人称之为“教堂山”(Kirkjufell),因曾是附近村落宗教集会的地标而得名。它不仅是斯奈山半岛最富盛名的自然景观之一,更被摄影爱好者誉为“北极圈前最美的剪影”。</p> <p class="ql-block"> 3.赫克拉火山,位于冰岛南部高地。这赫克拉并非寻常山岳,自公元1104年首次喷发以来,它已苏醒超过二十次,最近一次在2000年。冰岛人敬畏地称它为“山中女巫”,传说中藏着通往冥界的入口。火山口内壁布满深黑的玄武岩与浮石,沟壑纵横如时间刻痕。</p> <p class="ql-block"> 远处山体升腾起一缕缕蒸汽,在晴空下若隐若现,仿佛地心仍在低语。被称为“地狱之门”的活火山,曾让中世纪欧洲闻风丧胆,如今却以一种沉静的姿态,向少数跋涉至此的旅人展露它的苍茫与壮美。</p> <p class="ql-block"> 4. 冒雨行走在克拉夫拉火山的地热区,仿佛置身于地球脉动的腹地——这里既是冰与火交织的战场,也是时间雕琢出的荒原诗篇。乳白色的温泉静卧于焦黑的火山岩之间,水面如镜,倒映着厚重的云层与荒芜的山脊。脚下的泥土地干燥龟裂,浅棕与米黄交织,与远处漆黑的岩原形成强烈对比,宛如世界初开时的混沌图景。天色愈暗,云层压得极低,冷雨如注,更添几分苍茫之美。</p> <p class="ql-block"> 克拉夫拉不仅是地质教科书上的名词,更是冰岛“火之子”的真实写照。在这片被熔岩重塑的土地上行走,每一步都踏在地球的记忆之上。当人影融入旷野,孤独与壮丽同时涌来——这正是自然最动人的馈赠。</p> <p class="ql-block"> 5.蝙蝠山(Reykjanes Peninsula)虽非最著名的地标,却以其原始粗犷的火山地貌和变幻莫测的天气,留下了深刻印记。这里曾是维京人登陆的起点之一,也是地球板块撕裂之处,大地如被巨力掀开,裸露出深藏地心的秘密。</p> <p class="ql-block"> 岸边稀疏的绿植被顽强生长在岩石缝隙间,象征着生命在极地边缘的坚韧。</p> <p class="ql-block"> 湖畔的那一刻尤为宁静。水面如镜,倒映着灰褐山体与低垂的云层。䇄立的山体如蝙蝠展翅,而山与游客在水中的倒影,则与本体相映成趣!让人不禁感慨蝙蝠山风景的优美。</p> <p class="ql-block"> 6.路边偶拾:</p><p class="ql-block"> 火红的山——夕阳映照下的山峦分外妖娆!</p> <p class="ql-block"> 冒烟的山——</p> <p class="ql-block"> 綠带环绕的面包山——路边停车休息时所拍</p> <p class="ql-block"> 玉带环绕的群山——路边休息时升起无人机拍摄</p> <p class="ql-block">冰岛峡谷</p><p class="ql-block"> 1.据记载,羽毛峡谷Fjadrárgljúfur形成于约200万年前的冰河时期,融水经年累月切割地表,终成今日绵延两公里、深达百米的壮丽峡谷。这里曾是牧羊人避世的角落,如今却以它未被惊扰的宁静,成为自然爱好者心中的隐秘圣地。</p> <p class="ql-block"> 从停车场出发,沿着Fjadrárgljúfur峡谷往上行,只见原始地貌与静谧氛围悄然铺展在眼前。河水如绸缎般蜿蜒于深谷之间,两岸岩壁苍翠覆绿,苔藓如绒毯包裹着亿万年风化的玄武岩,仿佛大地的呼吸在此凝滞。</p> <p class="ql-block"> 沿着石径前行,脚下是斑驳的灰黑岩层,橙褐色的地衣点缀其间,头顶阴云低垂,天光柔和地洒落,使整片山谷笼罩在一种近乎神圣的静谧中。河水清澈见底,倒映着陡峭的崖壁与起伏的远山,每一步都像走入一幅流动的北欧水墨画。</p> <p class="ql-block"> 2. 藏匿于冰岛东部荒野中的斯图德加尔峡谷(Studlagil Canyon)。这里少有人至,却以磅礴的地质奇观和原始自然之力,深深叩击着每一位到访者的灵魂。据记载,斯图拉吉尔曾是古代维京人迁徙的重要通道,峡谷之名意为“柱状岩之地”,因河岸两侧独特的玄武岩节理而得名,宛如自然雕琢的巨柱林立。</p> <p class="ql-block"> 峡谷由千万年前的玄武岩熔岩流冷却收缩形成,垂直排列的黑色石柱如巨神之廊,层层叠叠直指苍穹。这正是大自然“柱状节理”的杰作,在冰岛语中,“Studlagil”意为“柱子之谷”,名副其实。</p> <p class="ql-block"> 河水自黑岩间奔涌而出,因携带冰川融壤而呈乳白色,激流撞击岩石的轰鸣回荡在谷底,仿佛大地的心跳。</p> <p class="ql-block"> 冰岛地热资源丰富, 除了著名的蓝湖温泉,米湖温泉也毫不逊色!蓝色湖泊静卧原野中央,湖水清澈映天,岸边绿草如茵,与远处喷涌白雾的山坡形成刚柔并济的画面。那些建筑虽小,却是为附近居民提供电力和温泉的设施。</p> <p class="ql-block"> 据记载,米湖区域在18世纪曾经历大规模火山喷发,熔岩冷却后形成了今日独特的地貌。而今,地热蒸汽依旧从裂隙中奔涌而出,如同大地的脉搏,从未停歇。 </p><p class="ql-block"> 蓝天白云下,一条绿色彩带由火山石陪伴着飘向冒着仙气的远山,大自然在默默地倾诉着生命的顽强!</p> <p class="ql-block"> 米湖一带山丘层叠,色彩斑斓——红褐为铁氧化的烙印,翠绿是苔藓顽强的生命力,棕黄则是岁月风化的诗篇。这片土地属于火山,也属于时间。</p> <p class="ql-block"> 间歇喷泉不忠实。以前是30分钟左右有一次大喷发,现在不知何故,我们在此驻足一个小时也仅是看到小喷发。只见在一片开阔的谷地,蒸汽从地面裂缝中袅袅升起,如轻纱般飘散在空中。但这般境况远不如我六年前在此观看到的壮观和震撼。</p> <p class="ql-block"> 六年前观看到的情景:间歇喷泉骤然爆发,水柱冲天而起,直指苍穹。阳光从侧方洒下,为飞溅的水珠镀上银光,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矿物气息。游客们屏息凝望,有人举起相机,有人默默伫立。</p> <p class="ql-block">冰岛旅游食住行篇——</p><p class="ql-block"> 食:此次旅游是自由行,没有跟团游吃团餐的烦恼。由于冰岛餐饮设施不够健全且价格昂贵,再加上民宿基本不提供早餐,但民宿大多都提供了厨房和餐具,可以让我们自己烹制食物。为节省时间和费用,午餐我们大都是在路上以当天早上熬制的稀粥和面包、点心、水果以及鱼肉罐头来解决,这种方式也是绝大多数自驾游的人们采用的办法。</p> <p class="ql-block">冰岛旅游食住行篇——</p><p class="ql-block"> 住:此次旅游是自由行,不像跟团游那样住星级酒店或宾馆,基本都是住民宿。这些民宿都临近风景区,虽风格各异,但都干净整洁,许多还带有厨房,且炊具、餐具齐全,方便游客自己煮食。</p><p class="ql-block"> 8月30日与9月7日我们住在雷克雅未克Guest House Sunna,这里离冰岛大教堂仅需步行几分钟。由于住在市中心,无论是去附近的博物馆与海边参观游览,都十分方便。9月8号我们离开雷克雅未克时,仅步行十多分钟就去到机场巴士站。</p> <p class="ql-block"> 雷克雅未克哈尔格林姆斯大教堂巍然矗立于城市天际线下,其设计灵感源自冰岛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玄武岩柱群,建筑师古德永·萨穆埃尔松以自然为蓝本,将大地的力量凝固成向天空伸展的尖塔。黄昏时刻,浅色石墙在蓝天下熠熠生辉,阶梯状的立面如凝固的熔岩流。</p> <p class="ql-block"> 夜幕降临,雨中的哈尔格林姆斯大教堂,被灯光温柔勾勒出建筑的轮廓,橙黄与淡白交织,十字架在夜空中静静闪耀。光影流转间,感受到信仰与自然的低语。</p> <p class="ql-block"> 教堂对面的彩虹街,地面绘有渐变的六道彩虹线,从红到紫,宛如一道落地的虹桥。两侧现代建筑错落有致,人行道旁黄花点点。阴雨天并未削弱这里的生机,反而让色彩更加鲜明。骑车的身影掠过街角,远处高耸的教堂清晰可见,整条街道洋溢着宁静中的活力。</p> <p class="ql-block"> 8月31号,我们来到优美的维克小镇(The Vik Town)。维克虽小,却是冰岛南岸最富诗意的网红小镇。它背靠苔原山丘,面朝黑沙滩与大西洋,自古便是旅人歇脚的驿站。传说中,维克的名字源于一位名叫“Vík”的牧羊人,他最早在此定居,守望着这片被神灵眷顾的土地。山坡上,一座红顶教堂在雨雾中静静矗立,尖塔指向灰白的天空,如同信仰的引航灯。教堂不远处,一栋白色现代建筑依坡而建,卫星天线暗示着现代生活的痕迹,而薄雾缭绕的山脊则将人拉回自然的怀抱。</p> <p class="ql-block"> 我们当天晚上居住的正是这 白色的两层建筑(NORDUR-VIK),它静卧草地之上,浅蓝屋顶与白云、蓝天呼应。站在屋旁就可观近处的村落与远处的北大西洋。小屋大片玻璃窗倒映着云影,户外桌椅空置,却仿佛能听见曾在此啜饮热咖啡的低语。这里没有喧嚣,只有山脉无言的陪伴和天空缓缓流动的光影。</p> <p class="ql-block"> 沿着林间小路前行,一片海滨村庄渐次展开。高耸的玄武岩柱如巨人,守卫着平静的海面。这些历经千万年海水侵蚀的岩石,是大地冷却后留下的雕塑,诉说着冰与火的古老史诗。树林边一辆白色汽车,正好刚从画外驶入这静止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 夜幕将临时,晚霞燃尽天际,橙红渐化为紫霭,山坡上的白屋剪影温柔。车停在一旁,人站在路边,任风吹过发梢。那一刻,不是我在看风景,而是风景在拥抱我。</p> <p class="ql-block"> 9月1号,我们终于住上了房间含独立浴室的酒店:斯格拉柏格酒店(Hotel Smyrlajorg )。该酒店规模较大,可接待旅行团。酒店位于杰古沙林冰河湖附近。清晨,我升起无人机,从高空俯瞰茫茫大地:只见白色的牧草捆如珍珠般洒落在草地上,红色屋顶的酒店错落有致镶嵌在绿色地毯上。远处的山峰虽被云雾缭绕,仍清晰可见,右侧的海岸线一直延伸向天边,房屋、湿地、远山与海连为一体。不禁要惊叹,此景只应冰岛有!</p> <p class="ql-block"> 9月2号,我们来到霍芬镇。该镇位于冰岛东南部的一座半岛上,交通非常便捷,从一号环岛公路转入99号公路即可抵达。小镇三面环海,是一个依山傍海的渔港小镇。这里的环境非常清幽,色彩缤纷的小木屋构成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 我们入住的Hotel Akureyri,是一独立小院, 房间有独立洗手间,旅馆配有餐厅和厨房,供旅客使用。旅馆对面就有一间超市。旅馆红顶白墙的建筑朴素而亲切,门廊下的标牌在风中静立,宣告着一段旅程的落脚点。</p> <p class="ql-block"> 9月3号,为了方便欣赏斯图拉吉尔峡谷,我们入住的民宿(Jokes house)就在离峡谷不远的公路边。只见一条宁静的河流舒展在眼前,清澈的水面倒映着天空的流动云影,我们当晚入住的民宿是1栋红顶白墙的小屋。小屋静静伫立,像是从童话中搬来的旅舍,门前停靠着房车与汽车,透露出人间烟火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 9月4号,我们来到米湖。这栋湖边小房屋就是我们当晚入住的旅店</p><p class="ql-block">(The Old Farm)。这栋依湖边地形而筑的两层房屋,1楼是三个房间,二楼是客厅,餐厅、厨房和活动室。当天晚上,只有我们四个人在2楼享用。</p> <p class="ql-block"> 米湖(Mývatn)是冰岛第四大湖泊,面积37平方公里,形成于约2300年前的火山喷发活动。该湖地处活跃火山区,邻近的克拉夫拉火山最近一次喷发发生于1984年,周边分布火山口、温泉及熔岩地层,湖中多火山岛,湖底富含矽藻土资源。</p><p class="ql-block"> 米湖由玄武岩熔岩喷发形成,平均水深2.5米,其源头的拉赫河以盛产鲑鱼和鳟鱼著称。湖区湿地生态多样,栖息大量水鸟,1974年被划定为特别保留区。(照片为无人机拍摄。)</p> <p class="ql-block"> 9月5日, 我们来到了阿库雷里市(Akureyri)辖下的小镇,入住旅店(Hotel Halond)。这个小镇面朝格陵兰海,位于冰岛北部埃亚峡湾尽头,距离北极圈仅100公里左右。(下面第二张图系用无人机在清晨拍摄)</p> <p class="ql-block"> 9月6日我们来到Langaholt Hotel,一間大眾點評很高分的一家家庭經營的鄉村酒店。酒店隣近高爾夫球場,面對着北大西洋,離冰島國際機場只有一百多公里。酒店黄色的外墙,在墨黑的山体面前显得分外醒目。美麗的地方、舒適的房間、一流的歺廳和友好的氣氛,让你多一分熱愛冰島。</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p><p class="ql-block"> 当晚正好是农历七月十五,一轮明月从海边升起,海浪无心,拍散了大西洋无数个明月;海浪有情,存留1个明月在黑沙滩。</p> <p class="ql-block">冰岛旅游食住行篇——</p><p class="ql-block"> 行:在冰岛自驾游,从雷克雅未克出发,逆时针绕冰岛一周。冰岛的环岛1号公路基本都是双向单行道,但有些桥樑还是单行道。冰岛的道路,由于特殊的地理地质状况,总体路况比不上我们国家的国道和省道。但老天眷顾,此次出行绝大部分时间均是天气晴朗,方便了我这个在北欧第一次驾驶的新手。十天的自驾游,仅遇到一次有牲畜走在公路上。只见黑白两羊分别在公路两侧行走。让我们不禁开玩笑惊叹:难道这里黑白当道?</p> <p class="ql-block"> 十天開車绕冰島一圈,行程约2500公里,大都晴朗陽光伴隨而行,但也有艰难险阻,车身满是尘埃,就是证明。一路走来,留下許多美好的回憶。如不是消費太高的話,冰島內還有許多冰川雪景、奇峰瀑布、地熱温泉、北极光⋯還值重游。</p> <p class="ql-block">归程:</p><p class="ql-block"> 1.在细雨蒙蒙的上午,在雷克雅未克机场准备踏上飞往挪威奥斯陆的飞机。</p> <p class="ql-block">归程</p><p class="ql-block"> 2.飞机从奥斯陆机场腾空而起,一束“耶稣光”正好洒向大地。</p> <p class="ql-block">归程</p><p class="ql-block"> 3.飞机在深夜飞临灯光璀璨的伊斯坦布尔夜空,霍斯普鲁斯海峡清晰可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