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9月19日,白水县<span style="font-size:18px;">尧禾老年协会成员、银龄志愿者以及新建复退军人志愿者队伍一行10人</span>,在社区老年协会会长、银龄志愿者服务队队长、拥有50年党龄的复退军人杨贵孝,副会长高欣录、顾问刘高友带领下,前往西固镇西固村考察调研志愿者服务之旅。西固村党委、村委会及志愿者高荣军、王青锋、高俊彦、王新民、高民生、王文红、西部志愿者曹阳等人早早就在村口等候,以最热忱的态度迎接考察团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 高民生率先带领考察团深入参观抗战粮仓、寿圣寺与文史馆。抗战粮仓又名龙山乡仓,于1943年为保障抗日战争前线粮食供给而建。粮仓城墙采用夯土构筑,墙基厚实,墙体高耸,东西长约160米、南北宽约140米,四角设有碉楼,四周环绕壕沟,军事防御体系完备。城西正中的砖砌拱形仓门,门楣上“白水县龙山乡仓”七个大字,由时任白水县县长、东北军人高翔羚题写,笔力苍劲。走进粮仓,高民生详细介绍:“当年为建此仓,举全镇之力,拆除庙宇,各保征工200个,筹款50000大洋,建成五孔砖窑仓和五间房仓。这里面的柱子,有粗有细、有方有圆,柱墩石也大小、薄厚不一,部分柱子还是用榫卯结构三段接起来的 。”仓内展示的粮食容器合、升、斗、石,以及官斗、民斗的区别,都让考察团成员大开眼界。抗战期间,这里的军粮源源不断送往前线,为禹西会战和全国大反攻发挥了关键的供给作用,2018年7月被列入第七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录。</p> <p class="ql-block"> 圣寿寺座落在西固村,是当地百姓在金宋年间为纪念“圣寿大师”而建造。相传北宋末年,圣寿大师云游至此,他道佛合一,普济生灵,教化百姓安居乐业。南宋初,金兵占领洛水之滨,他奔走游说,使得胡汉和睦,百业兴旺。圣寿寺大殿具有独特的金宋风格,虽历经岁月洗礼,依然庄严肃穆,是民族和睦的美好象征 。</p> <p class="ql-block"> 西固文史馆位于西固镇西固村西响公路西侧,占地面积8.7亩,展厅面积297平方米,是全国首家乡镇文史研究会所在地,也是陕西省首家县镇级文史馆与方志驿站。馆内依托洛白二水文化、龙山方山两山文化,设有历史、农耕、人文、红色、非遗印记、中共历届党代会、白水百年共产党简史共七个版块,七十余块展板,用实物、图片、图书、拓片全方位展示西固厚重的文化全貌,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文化、培育时代新人的县级红色教育基地。高民生一边引导大家参观,一边细致讲解每个版块的内容,让考察团成员深入了解西固的历史变迁与文化传承。</p> <p class="ql-block"> 参观结束后,双方举行座谈会。西固村党委书记高荣军介绍了西固村近年来志愿者活动开展情况:“我们的志愿者活动涵盖文化传承、关爱老人、环境整治等多个方面。就拿抗战粮仓、寿圣寺成为省级保护文物,王河永丰战役指挥部成为县级保护文物来说,背后离不开文史爱好者们多年如一日的挖掘、整理、保护与宣传 。他们四处走访收集资料,联系专家论证,才让这些珍贵的历史遗迹得到重视与保护。”</p> <p class="ql-block"> 高民生强调西固镇和尧禾镇一样都是白水县的文物大镇,文化强镇。西固文化活动坚持围绕西固文史馆、龙山抗战粮仓、寿圣寺、王河永丰战役指挥部为核心载体展开。当地活跃着一支志愿队伍,涵盖文化志愿者、文物志愿者、文史志愿者,其中我们三高(高俊彦、高民生、高荣军)一王(王新民)志愿者尤为突出。大家不计报酬、甘于奉献,足迹遍布西固镇,他们以志愿服务助力社会发展。其次,西固镇始终坚持“文化赋能”理念,通过整合文化资源、文物资源,既推动了乡村旅游发展,也为美丽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p> <p class="ql-block"> 高俊彦老师重点分享围绕当地文史资料开展工作的经验:“收集文史资料,得不怕麻烦,走村串户。比如为了弄清楚抗战粮仓的修建细节,我走访了十多位村里的老人,还查阅了大量县志、乡志等资料。整理时要分类清晰,研究时要结合时代背景深入分析,这样才能让文史资料活起来 。”</p> <p class="ql-block"> 王青锋老师结合高上、上巷敬老会三十年如一日开展活动的情况谈道:“做志愿活动,爱心是出发点,耐心是持续动力,公心是行事准则。敬老会成立之初,资金少、人手缺,但大家凭着对老人的关爱坚持下来。遇到老人不理解、不配合时,就一次次耐心沟通。而且在资源分配、活动组织上秉持公心,才能让敬老会越办越好 。”</p> <p class="ql-block"> 王新民侧重从宣传角度发表看法:“宣传志愿活动,要利用好多种渠道。线上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发布活动信息、感人故事;线下可以举办成果展、文艺演出。像我们之前举办的抗战文化展览,吸引了很多村民和周边游客,既宣传了志愿活动,又传播了历史文化 。”</p> <p class="ql-block"> 尧禾社区考察团成员认真倾听后,纷纷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分享经验与思考。杨贵孝感慨道:“这次来西固村收获颇丰,我们尧禾社区在志愿活动和文化挖掘上也有自己的探索,比如我们把安置点的荒地改造成‘共享菜园’,不仅改善了环境,还增进了邻里感情 。但在文化传承方面还有所欠缺,之后要多多向你们学习。”其他成员也分别就志愿者队伍建设、活动创新等方面发表见解,双方你来我往,讨论热烈。</p> <p class="ql-block"> 此次交流调研活动,不仅加深了尧禾社区与西固村的了解,更为双方在志愿活动开展、文史资源保护与传承等方面的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未来双方有望携手共进,共同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与社区发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