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记录不是为了什么,但记录就有意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作者</b></p> <p class="ql-block">9月19日,唐秀清同学发来邀请,说是专程请薛宪信聚一聚,话里话外却藏着更大的心思——把我们这群散落在岁月里快五十年的老同学,再拉回一张饭桌上。那天雨下得不小,可十四个人还是从四面八方冒雨赶来,像是赴一场迟到多年的约定。临园酒店门口,伞收起的声音此起彼伏,笑声却比雨声还响。五十年了,有人头发全白,有人走路慢了,可一见面,那声“哎哟,是你啊!”还是跟当年在教室里喊的一模一样。</p> <p class="ql-block">酒店大门上“临园酒店”四个金灿灿的大字在雨后的微光里格外醒目,门边挂着的黄灯笼湿漉漉的,却依旧透着股喜庆劲儿。三十年的坚持,就写在那斑驳又体面的门柱上,像极了我们这帮老家伙——岁月磨过,底色还在。谁都没多说话,可心里都明白,能在这儿站成一排,本身就是件值得敬酒的事。</p> <p class="ql-block">记录丨邱延法</p><p class="ql-block">文字丨A丨</p> <p class="ql-block">第一张合影在壁画前拍得规规矩矩,第二张就开始乱了套。有人突然咧嘴大笑,有人勾肩搭背做起鬼脸,还有人学着年轻时的样子比了个“V”。那幅画着花鸟的壁画静静立在身后,圆框里的书法字写着“岁月如歌”,倒像是提前为我们写好了注脚。桌上菜还冒着热气,酒杯已碰了好几个来回,笑声一层叠着一层,把整个包间都填得满满当当。</p> <p class="ql-block">第三次拍照时,没人再听谁指挥站位。有人歪着头,有人眯着眼,还有人悄悄把手搭在老同桌的肩上。笑容不再刻意,姿态也不再拘谨,仿佛五十年的光阴,终于在这一刻被轻轻松松地摊开在镜头前。饭菜的香气混着熟悉的乡音,墙上的画仿佛也活了过来,花在开,鸟在飞,而我们,又回到了那个不用设防的年纪。</p> <p class="ql-block">屋里的吊灯洒下暖光,照在每个人脸上都像镀了层柔光。那幅大大的花卉壁画中央写着几个行书大字,有人念出来:“故人如酒,历久弥香。”大伙儿一听,齐齐鼓掌,也不知是夸画,还是夸自己。站在一起的时候,没人提病痛,没人说烦忧,只记得谁当年抄过谁的作业,谁偷偷给谁传过纸条。</p> <p class="ql-block">这顿饭吃得比谁都慢,也比谁都热闹。菜一道道上,话一茬茬聊,从儿女婚事跳到当年班主任的口头禅,再跳回校门口那家五分钱的冰棍摊。有人眼眶红了,可下一秒就被逗得笑出声。我们不再是社会里的某某先生、某某主任,就是当年那个爱闹、爱笑、爱做梦的学生。临园的墙不会记得我们是谁,可这一屋子的笑声,足以让今晚变得特别。</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张合影,没人喊“茄子”,也没人摆姿势。我们就这样站着,像五十年前毕业那天一样,自然得仿佛时间从没走远。衣服颜色花花绿绿,像我们各自走过的人生,斑斓又复杂,可站在一起,却奇异地和谐。那一刻我忽然觉得,所谓老友,就是哪怕沉默着,也像在聊天的人。</p> <p class="ql-block">走出酒店时雨已经停了,夜风凉凉地吹在脸上。回望那盏还亮着的灯笼,心里竟有点舍不得。这一聚,不是为了证明谁过得好,也不是为了追悔什么。我们只是想告诉彼此:我还在这儿,你也没走远。五十年,说长很长,说短也就在这一顿饭、几张笑脸之间,轻轻松松地,又活了一遍青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