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时间:2025年9月17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景点:颐和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颐和园,是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位于北京市西郊海淀区新建宫门路19号。其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全园占地3.009平方千米,水面约占四分之三,由万寿山、昆明湖组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颐和园石舫(清晏舫)是位于中国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内的著名水上建筑,全长36米,船体由青石雕刻而成,融合中西建筑风格,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现存建筑为光绪年间重建,象征“河清海晏”的治国理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佛香阁,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内万寿山前山台基上,南俯昆明湖、排云殿,北靠佛教建筑“智慧海”,始建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后毁于英法联军,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完成重建</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佛香阁高36米,坐落在高21米的台基上;共有三层、八角、四重檐,为攒尖顶,阁内有八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内部建筑结构复杂。佛香阁内供奉有铜铸金裹千手观世音菩萨站像,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慈禧太后每月都会来到佛香阁烧香礼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园中分布着点景建筑物百余座、大小院落二十余处,古建筑三千余间,面积近7万平方米。古树名木一千六百余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颐和园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二年(1886年),清廷挪用海军经费等款项开始重建,并于两年后取用今名,作为慈禧太后的颐养之所。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又遭八国联军破坏,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修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颐和园最突出的特色在于山环水抱的自然景观和皇家气派的宫苑建筑的完美结合,在真山、真水中进行景点设计,既突出皇家的气派,又体现了园林与山、水的和谐统一;既师法自然又高于自然,将自然美与人工雕琢巧妙地融于一体。</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文昌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颐和园内六座城关建筑中最大的一座,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一八六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时重建。主阁两层,内供铜铸文昌帝君和仙童、铜特。文昌阁与万寿山西供武圣的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云檐象征"文武辅弼"。</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颐和园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颐和园藏文物有四万余件,品类几乎涵盖了中国传世文物的所有门类,国家级文物有二万余件。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颐和园晚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颐和园的园林造景,融合了中国绘画、诗歌和文学的意境,造就出中国皇家园林宏大的气势、辉煌的色彩及其与山水绿化环境的充分协调关系。</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