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江门市新会区双水镇黄克競博士学校 </p><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19日</p> <p class="ql-block">尊敬的各位家长:</p><p class="ql-block"> 近期,气温升高、降水增多,蚊虫活动进入活跃期,而伊蚊,俗称“花斑蚊”正是传播基孔肯雅热的主要媒介。为守护孩子们的健康,筑牢家庭疾病防控防线,学校发起了“家庭防蚊清洁行动”,邀请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现将活动情况与防控知识分享如下:</p><p class="ql-block"> 一、认识基孔肯雅热</p><p class="ql-block">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不会在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染。感染后常出现持续高热、全身关节剧烈疼痛,还可能伴随皮疹、头痛、乏力等症状。虽多数患者可在1-2周内康复,但儿童免疫力较弱,一旦感染会影响正常学习与生活,因此提前预防至关重要。</p> <p class="ql-block"> 二、家庭防蚊清洁行动</p><p class="ql-block"> 回顾周末期间,孩子们化身“家庭防蚊小卫士”,与家长默契配合,对家中进行了全方位清洁,重点针对伊蚊的“滋生温床”——积水,开展清理工作:</p><p class="ql-block">1、清理阳台、窗台:倒掉花盆托盘里的残留积水,给绿植浇水时“按需适量”,避免积水长时间留存;</p><p class="ql-block">2、整理卫生间、厨房:清空闲置的水桶、水盆,将废旧轮胎、塑料瓶等易积水物品妥善收纳或丢弃;</p><p class="ql-block">3、清洁天台、楼道(有相关区域的家庭):清扫落叶、杂物,疏通排水口,确保雨水能及时排走,不让天台成为蚊虫“聚集地”。</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在劳动中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更明白了“无积水就无蚊虫”的防控关键,真正实现了“小手拉大手”,让家庭防控从“被动应对”变为“主动预防”。</p> <p class="ql-block"> 三、日常预防基孔肯雅热,分区域做好这4步</p><p class="ql-block"> 为持续巩固防控效果,建议家长带领孩子每天花10分钟,按区域做好以下预防工作:</p><p class="ql-block">1、清理积水(核心步骤):每天检查家中易积水区域,花盆托盘、鱼缸换水、洗手池下水口、废旧容器等,做到“翻盆倒罐”,确保无积水残留;</p> <p class="ql-block">2、做好物理防护:给家中窗户、阳台安装纱窗、纱门,避免伊蚊进入;孩子外出时,尤其是傍晚、清晨蚊虫活跃时段,穿长袖衣裤,在裸露皮肤涂抹儿童专用驱蚊剂;</p><p class="ql-block">3、定期环境清洁:每周对阳台、卫生间、楼道等区域进行1次深度清扫,清除杂草、落叶、垃圾,减少蚊虫停留的“藏身之处”;</p><p class="ql-block">4、关注健康状况:若孩子出现持续高热、关节疼痛等症状,及时带孩子就医,并告知医生近期蚊虫接触史,便于医生精准判断。</p> <p class="ql-block"> 四、家校携手,共筑健康防线</p><p class="ql-block"> 预防基孔肯雅热,不是一次活动的“短期任务”,而是需要长期坚持的“日常习惯”。未来,学校会继续通过课堂、班会等形式,向孩子普及防蚊防疫知识;也恳请家长朋友们继续发挥“家庭第一责任人”的作用,与学校携手,从身边小事做起,用细致的清洁、科学的防护,为孩子们打造一个无蚊、健康的生活与学习环境!</p> <p class="ql-block">美篇:张红梅</p><p class="ql-block">一审:李佩珍</p><p class="ql-block">二审:朱小燕</p><p class="ql-block">终审:黄国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