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经过昨天一天的休整。今天又把行程安排满了。出了酒店步行进太原南站,08:18的高铁50分钟到达原平西站。对于独行的背包客来说,这样的高铁往返远比从太原包车往返既省时间又省钱。</p><p class="ql-block">到站前就用高德预约了原平西站去佛光寺的往返包车。因为单程一般是没有人接单或要价很高的。上了车再跟司机师傅商量说中途要绕行经过洪福寺、南禅寺和延庆寺。一般谈价到200多块就能成交。</p> <p class="ql-block">建议走京昆线按顺序看洪福寺、南禅寺和延庆寺(三者相距比较近,如上图),海天线大车太多,又是上坡,速度跑不起来,超车又危险。而回程则走海天线下坡路顺顺当当直抵原平西站。</p><p class="ql-block">这四座寺院都在五台山台外 ,如果你只是去五台山景区,一般是到不了这里的,必须往返几个小时专程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二、首先到达洪福寺,寺院入口开在一个土堆里,非常有特点。</p> <p class="ql-block">寺内正殿为宋末金初遗物,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斗栱较大。</p> <p class="ql-block">殿内有宋金风格塑像,中央佛坛上为华严三圣,旁有胁侍菩萨与天王等,这些泥塑比例完美,衣褶线条流畅,面容饱满。</p> <p class="ql-block">尤其是左侧的红脸文殊菩萨,实为独特,是全国唯一的一尊宋金时期的红脸文殊菩萨像,关于其红脸的原因则有受藏传佛教影响一说。</p> <p class="ql-block">三、再提前说一下延庆寺,实际上是看完南禅寺后再去的。但因不是本日主角,就先点到为止了。寺院正在大规模兴建配套仿古建筑,唯大佛殿为金代遗物,平面接近正方形,单檐歇山顶,屋顶坡度极为平缓,屋檐弧线优美。</p> <p class="ql-block">正面明间两根檐柱上有兽头装饰,颇为少见,应为金代游牧民族的风格,有镇邪求雨祈福等寓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南禅寺始建年代不详,重建于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为国内发现的现存最早的木建, 3座半唐构之首。</p> <p class="ql-block">目前仅剩一座大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歇山顶 。1974年8月至1975年8月进行了落架大修。</p> <p class="ql-block">落架大修是中国古建修复中最高级别的修复工程,属于针对濒危或严重残损文物建筑的“抢救性保护措施”。其核心是将建筑从屋顶到基础的木构构件(梁、柱、斗拱等)逐一拆解、编号、检测,对残损构件进行修补或按原工艺复制替换,最后再按原始形制和结构重新组装。</p> <p class="ql-block">但个人感觉南禅寺的重修已超越了落架大修的程度(下面照片是大修前后的对比),除保存尚完好的主要梁架结构、斗拱及数根檐柱(还有一根据说是北魏的)外,把从唐代后朝历代修缮的所有痕迹都消除了,代之以唐代建筑典型风格特征的全新部件用料,包括后补的鸱吻。</p> <p class="ql-block">这就引出一个问题,就是唐代之后的宋金元明清各代的修缮部分本身是否就已经属于历史遗构遗产?是应该“修旧如旧”保留它们的历史和现状,还是去除所有不够唐代、不够古老的,重构我们认为唐代应有的风貌。这点我至今还没有想通(这也是我至今没有动力去看广仁王庙的主要原因)。</p> <p class="ql-block">南禅寺最值得大书特书的是大殿内满堂原汁原味、没被现代好心人动过手的唐代雕塑。</p> <p class="ql-block">彩塑与大殿(782年)同期建造,共17尊(主佛1尊、弟子2尊、菩萨4尊、天王2尊、供养人及童子7尊),是目前中国寺院能确认的三组唐代彩塑中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作品(早于敦煌莫高窟部分殿堂、佛光寺东大殿及青莲寺弥勒殿内的彩塑),而且未经后世过度的修葺和补妆,是唐代“以形写神”的艺术巅峰之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到达佛光寺已是午后。佛光寺是中国现存唐代建筑、彩塑、壁画、题记“四位一体”保存最完整的佛教寺院,其崇高历史地位无可替代。</p> <p class="ql-block">佛光寺东大殿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八椽,单檐庑殿顶,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唐代木构建筑。</p> <p class="ql-block">尽管比南禅寺大殿晚75年,但体量更大、形制更完备、等级更高、用料更奢、做工更精良(两者之间对比关系可以通俗的理解为瓷器中的官窑大件和民窑小件),其建筑完全体现了唐代“雄浑豪放”的风格,且从未经落架大修,应该是绝大多数中国古建筑爱好者心目中最至高无上的终极朝圣地。</p> <p class="ql-block">对它的溢美之词枚不胜举,如梁思成先生所说的“中国第一国宝”,“唐代建筑的活标本”等,在此我就无需画蛇添足了。</p> <p class="ql-block">随着佛光寺东大殿的名声在中国古建中如日中天,梁林两位大师发现佛光寺的历史也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称颂。他们1937年6月依据敦煌莫高窟第61窟《五台山图》线索,与莫宗江等一行共赴山西五台县寻访图上的“大佛光之寺”。</p> <p class="ql-block">初见东大殿时,梁思成凭“巨大有力的斗拱、深远出檐”等特征,怀疑其为唐代木构,但需确凿证据。众人从檐下空隙爬入黑暗的梁架层,在积尘与蝙蝠群中测绘、拍照。第三天,林徽因发现梁底模糊墨迹,辨出“佛殿主上都送供女弟子宁公遇”,并与殿前刻有“唐大中十一年”(857年)的石经幢题名相印证,由此确证大殿为唐代原构。</p><p class="ql-block">这次发现不仅推翻了日本考古与古建圈内“中国已无唐代木构”的论断,也一举成为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的重要里程碑 。</p> <p class="ql-block">殿內35尊唐朝彩塑,只是近现代经过了略微overdone的补妆。</p> <p class="ql-block">出于好奇和真爱,我又在网上翻阅了不少其它资料,觉得“发现佛光寺”(The Journey to the Full Discovery of ...笔者自编)其实是前面还有一系列的“因缘巧合”。</p><p class="ql-block">1922年9月,一位名叫小野玄妙的日本僧人来到五台山。他一面朝圣,一面致力于当地佛教美术的调查。某日,小野终于来到了僻静偏远的古刹佛光寺。他立刻被寺中保存的大量古代佛教彩塑吸引。</p> <p class="ql-block">下为大正十一年(1922年)小野玄妙的拍摄</p> <p class="ql-block">此后,小野对佛光寺的彩塑的调查及照片得到了日本两位艺术及建筑史研究大家关野贞和常盘大定的重视。</p> <p class="ql-block">在两位1925年出版的《支那佛教史迹》一书中,佛光寺被郑重其事地介绍给了中外美术学界,并附上6张小野拍摄的照片,以及常盘大定委托太原城内一家叫“美丽兴照相馆”的老板拍摄的佛光寺外观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其实,无论常盘还是关野,都没有去佛光寺实地考察过。他们在书中仅仅是依据小野的照片资料证实了佛光寺的存在,但对其内部保存着一座庞大完好高规格的唐代建筑这一最重大价值一无所知。</p> <p class="ql-block">诚然以《支那佛教史迹》当年在学术界的影响,此书很有可能是梁林先生找到并发现佛光寺东大殿这一唐构的一条重要线索。此处纯为个人解读,看官请勿拍砖。</p> <p class="ql-block">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佛光寺内还有一座重要的金代建筑文殊殿,建于金天会十五年(1137年)。 </p> <p class="ql-block">文殊殿是全国所有寺院中现存最大的配殿,也是中国现存古建筑中最大的一座悬山顶建筑实例。其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八椽,体量庞大。殿内中心供奉着7尊金代文殊菩萨造像群,东、西、北三面山墙上的壁画,是明代宣德年间绘制的259尊罗汉,姿态各异,表情丰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六、独行背包客的好处就是时间自由可控。坐在东大殿前的台阶上,身体希望得到片刻休整,脑子却又开始不安份。</p> <p class="ql-block">为何中国的诸多文化艺术仿佛都在古代达到了后人无法超越的巅峰,比如诸子百家、唐诗宋词、南北朝隋唐的雕塑、王羲之颜真卿的书法、王希孟张择端的绘画,再比如身后的东大殿,等等。是否成熟来的太早?</p><p class="ql-block">为何我们的艺术展现主要都是以朝代来划分(可能书法是唯一的另类),而不是像欧洲那样,有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洛可可式、新古典主义等流派?</p><p class="ql-block">究其根本,是不是我们文化的核心是“礼制载体的传承不变”(一如“宋代营造法式”)?而西方艺术的核心则是时代思想变化的表达。。。</p><p class="ql-block">就此打住,再不走就赶不上回太原的那班高铁了。</p> <p class="ql-block">尾声</p><p class="ql-block">恋恋不舍离开佛光寺的时候,西下夕阳投射在“坐东朝西”的东大殿正立面上,为土红色的门板、柱子,以及硕大斗拱再添一层金色,也融入了那一抹属于大唐盛世的王者荣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