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赋能,研以致远——庆云县实验小学智能研修平台应用专题培训

刘立杰

<p class="ql-block">  为赋能教师专业成长、推动智能研修平台在我校的深度应用与模式创新,庆云县实验小学于2025年9月19日成功举办智能研修平台应用专题培训会。</p> <p class="ql-block"> 本次培训我们特约邀请央馆讲师张博老师,围绕“智能研修平台v3.0”的AI数据应用与“教师画像”研究方法,系统阐述了如何通过数据赋能教师专业发展、实现精准教研与管理决策。</p> <p class="ql-block"> 培训现场,张博老师通过教学实例,演示了如何利用平台的课堂行为分析、师生互动追踪、S-T曲线等功能,帮助教师发现教学中的亮点与不足。</p> <p class="ql-block">​ 一、核心理念:人机共智,数据赋能​​</p><p class="ql-block">​​ AI不是替代教师,而是增强工具​​</p><p class="ql-block">AI提供客观、全面的课堂数据(如师生互动、提问类型、行为时序等),但需结合学科特点、教学目标和课堂情境进行解读。</p><p class="ql-block">提倡“AI数据+教研量表”融合模式,制定《基于AI数据的课堂观察与评价指南》,赋予数据“灵魂”。</p><p class="ql-block">​​ 四阶应用策略(由浅入深)​​</p><p class="ql-block">​​第01阶:单课诊断​​ → “常态化”自我反思</p><p class="ql-block">​​第02阶:对比分析​​ → “学科化”能力证明</p><p class="ql-block">​​第03阶:个人画像​​ → “精准化”能力洞见</p><p class="ql-block">​​第04阶:群体画像​​ → “分层化”干预发展</p><p class="ql-block">​​ 二、教师画像:从个体到群体的数据洞察​​</p><p class="ql-block">​​ 画像构建三层次​​</p><p class="ql-block">​​个体画像​​:聚焦教师教学行为、风格、能力发展(如提问策略、教学模式固化与优化)。</p><p class="ql-block">​​群体画像​​:按学科、教龄、学段分组,识别共性特征与差异(如新手教师关注课堂管理,专家教师关注深层互动)。</p><p class="ql-block">​​区域画像​​:宏观把握区域教学质量、资源分布与发展趋势,支持教育治理决策。</p><p class="ql-block">​​ 数据来源与标签体系​​</p><p class="ql-block">数据包括:课堂录像、语音转写、量表评分、平台行为数据等。</p><p class="ql-block"> 标签类型:</p><p class="ql-block">​​事实标签​​(如教龄、学科)</p><p class="ql-block">​​模型标签​​(如教学模式、互动频次)</p><p class="ql-block">​​预测标签​​(如发展潜力、风险预警)</p> <p class="ql-block"> 培训尾声,史校长作总结讲话并提出具体要求。他强调,智能研修平台是推动课堂转型与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工具,各位教师应主动学习、积极使用,真正将平台功能融入日常备课、授课与教研中。教务处和教研组需加强组织,定期开展基于平台数据的专题研讨和示范课活动,形成“用数据说话、依实证教研”的新氛围。</p> <p class="ql-block">此次培训活动内容扎实、注重实效,参训教师纷纷表示对平台功能理解更深、操作更熟,未来将积极依托平台开展精准教学与协作研修。学校也将持续推动智能研修平台的规模化、常态化应用,加快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p> <p class="ql-block">编辑:刘立杰</p><p class="ql-block">‍一审:齐飞</p><p class="ql-block">‍终审:何淑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