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吴守潘</p><p class="ql-block">摄影:吴守潘</p> <p class="ql-block">走进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位威风凛凛的老者——他手持画笔,目视前方,气定神闲,虽未动笔,却给人胸中丘壑内营,只需信手拈来的几笔便能酣畅淋漓,气象万千的感觉。——这就是我们尊敬的陈略先生,阳春三中美术客座教师,当代岭南中国人物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漠阳书画院院长,首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p> <p class="ql-block">只见画中一小女孩悠然端坐牛背,凝神吹奏一支长笛,朱唇轻启,笛韵悠扬,似有清音透纸而出。一旁小狗闻声奔来,欢欣摇尾,仰首注目;连天边的飞鸟亦为之驻足,盘旋萦绕,沉醉于无形之旋律。整个画面气韵流动,祥云轻绕,一派天人相应、万物和谐的祥和之境。</p><p class="ql-block">陈略先生以此《知音》为题,不仅捕捉了音乐与自然生灵间的心灵共鸣,更隐喻着艺术本身即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知音之会。此次书画展,恰如一场盛大的知音之约:师生校友以笔墨光影为言语,以作品为心声,彼此印证、相互辉照。此画因而超越尺幅之限,寓喻着教育如曲、师生如音,母校六十年滋兰树蕙,正是在岁月长河中谱写的一曲宏大而温暖的知音乐章。</p> <p class="ql-block">创作从来不是一场表演,而是一场深沉的沉浸。那位正于案前挥毫的身影,是黄驱胜老师——一位在阳春三中耕耘二十余载的美术教师,亦是一位在艺术长路上孜孜不倦的追寻者。</p><p class="ql-block">他的笔尖徐徐游走,如与山石低语、同林木共息。神情专注,眉目如凝深秋之露,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笔与纸的相逢。我曾见过许多这样的身影——在三中的画室里,在斜晖静静的窗边,他们一笔一画,不语不言,却以色彩为语言,以线条为心律,默默诉说着对这片土地醇厚而绵长的深情。</p><p class="ql-block">黄驱胜老师便是如此。二十余年,他从讲台到画案,从教书育人到写生创作,身份虽双,心志却一:始终以虔诚的姿态,奔赴在美与真实的途中。</p> <p class="ql-block">一场艺术的大片正徐徐拉开序幕。画中深意,令人回味无穷。而艺术的魅力,从来不止于一瞬的感动,更在于连绵不绝的共鸣与对话。</p><p class="ql-block">接下来,请您放缓脚步,放松心神,让我们一同沉浸在这片更为广阔的艺术星河。后续还有更多精心创作的作品,等待与您相遇。每一幅作品的背后,都住着一位独特的灵魂;每一抹色彩之间,都藏着一个等待被倾听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六秩芳华,笔墨留痕;硕果累累,艺韵悠长。感谢各位作者以匠心之作,共绘此情深意长的艺术长卷。更衷心感谢每一位观众的驻足欣赏与深情厚爱,你们的凝视,是作品生命的延续。愿艺术之光不灭,愿美与创造永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