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光明路小学

许昌市光明路小学

<p class="ql-block">“研思促教赋新能 微课析卷共提升”</p><p class="ql-block"> ——许昌市魏都区数学主题教研活动纪实</p> <p class="ql-block">  研途有光,聚力成长。为深度践行新课标教育理念, 提升数学教学品质和学科育人能力,9月18日下午,许昌市魏都区教育科学研究与教师发展中心在许昌市光明路小学开展了以“素养导向下期末命题设计的思考及新学期工作安排”主题教研活动,参加本次活动的领导有魏都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员甄晓莉主任以及魏都区各集团、学校业务校长、业务主任及魏都区四、五、六年级全体数学教师。本次教研活动有:微型课例展示、试卷质量分析和活动总结三项议程。</p> <p class="ql-block">  学习是最美的遇见,成长是最美的风景。在活动开始前,光明路教育集团校长姬婷婷为活动致欢迎辞,首先对各位老师的如约而至、风雨兼程,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感谢,指出本次教研活动既是对上学期教学成果的复盘总结,更是为新学期的教学锚定方向,凝聚共识。相信通过此次教研,老师们一定能碰撞出更多教育智慧的火花。</p> <p class="ql-block">  讲授一堂好课,放飞数学梦想。第一节微型课例展示是魏增帅老师的《数的认识总复习》。本节课以数轴为核心载体,引导学生系统梳理整数、分数及小数的概念体系与分类逻辑;通过数轴上的探究活动,使学生深刻理解有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与分数的转化关联,以及无限不循环小数(如π)的独特性,进而初步构建有理数与无理数的认知框架。结合数的发展脉络,深化学生对数系的整体认知,激发其探索数域奥秘的学科兴趣和思维活力。</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微型课例展示是王瑛琦老师的《“圆柱容球”的启示》,课的开始,王老师从阿基米德圆柱容球的经典故事切入,引导学生深度辨析“圆柱容球”核心要义,延展联想各类“容”型立体组合。依托小组探究,巧用假设、转化等多元方法,层层推导圆柱容圆锥、长方体容圆柱等体积关系,最终紧扣圆柱容球2:3的体积比,成功推演球的体积公式。于思辨探究间,品味数学的和谐精妙之美,体悟阿基米德超越时代的科学思想与智慧深度。</p> <p class="ql-block">  “交流共进步,携手共提高”,光明路小学王晓蕾主任作六年级期末试卷分析,以课标为指导,点明试卷素养导向、情境真实、难易分层特点,结合典型题剖析学生知识与能力短板。后续教学将立足考情,落实夯实基础、创真实情境等启示,推动数学核心素养课堂落地,助力学生提升综合能力。</p> <p class="ql-block">  活动尾声,甄晓莉主任以“尺子、位子、口子”这一形象的“三子”理念作总结,叮嘱教师依托数据找准教学“位子”、以标准为“尺子”审视自身、对照要求找问题“口子”。她强调,今后教学需以“根植课堂,提升质量”为总纲,围绕“强化、引领、关注、探索”八字方针,聚焦三大重点:立足课堂本质,关注学生思维培养,尤其数学学科要着力高阶思维塑造;以“备-教-学-评”一致性倒推校本教研,强化集体备课与教研的时效性、针对性,分层引领教师(尤其中青年教师)实现个性化成长和不同层次的发展。同时要推动理念革新,注重学生思维过程与方式的转变,扎实落实数学核心素养,推动课标从“书本”转化为“可用”,打通教材与课标衔接的“最后一公里”,为教师指明“深耕课堂提质量、精准教研促发展、素养落地育新人”的清晰方向。</p> <p class="ql-block">  风好正是扬帆时,策马扬鞭再奋蹄。教研虽落幕,却是新起点,本次教研活动会成为我们优化教学、提升素养的动力。教育是一场双向奔赴的成长,唯有坚守初心、深耕课堂,方能在育人之路上收获满径芬芳。</p> <p class="ql-block">编辑:陈晓丹</p><p class="ql-block">初审:王晓蕾</p><p class="ql-block">终审:尙建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