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

一悟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的武州山南麓,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与“印度阿旃陀石窟”和“阿富汗巴米扬石窟”并列为世界三大石雕艺术宝库。 我在30多年前曾经来过云冈石窟,但记忆已经模糊。今年9月12日,我们再次来到云冈石窟,欣赏这座闪耀着历史与艺术光辉的瑰宝,惊叹其宏大的规模,精湛的雕刻技艺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深刻感受到北魏时期佛教文化的繁荣与辉煌。 云冈石窟是中国第一个皇家授权开凿的石窟,始于公元5世纪的北魏时期。但是,正值佛教在中国广泛传播的高潮阶段,北魏皇室对佛教的推崇,使得佛教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作为当时的政治中心之一,大同成为佛教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云冈石窟便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 北魏著名高僧昙曜受北魏文成帝之命,在武州山开凿石窟,塑造佛像,以此弘扬佛法,安定民心。昙曜主持开凿了“昙曜五窟”,拉开了云冈石窟大规模开凿的序幕。 云冈石窟的开凿历时约150年,大部分洞窟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完工,造像工程则一直延续到唐朝。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9000余尊,是中国石窟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我们进入景区,和我记忆中的情景已大不相同,在原有的石窟山崖前面,出现了昙曜广场、礼佛大道、礼佛浮雕墙、灵岩寺等景观,景区游览面积扩大了10倍。原来,大同市于2008年进行了云冈石窟大景区建设,使云冈石窟由单一景点升级为功能齐全的综合性大景区。 <div>景区入口处的昙曜广场,高大的昙曜雕塑塑造了一代佛学大师的艺术形象,高古清逸,似筚路蓝缕,风尘仆仆,却是袈裟飘逸,似乎从千年前的尘埃中走来。</div> 穿过昙曜广场,便步入了礼佛大道。大道两侧是13对千佛列柱,雕刻精美,蔚为壮观。 <p class="ql-block">沿着礼佛大道向西,呈现在游人眼前的是一株金色菩提树,背后是皇家礼佛浮雕墙。</p> 皇家礼佛浮雕墙生动再现了北魏皇帝、皇后前往礼佛的庄严肃穆宏大场面。 穿过七孔桥,就来到根据郦道元《水经注》所描述的“山堂水殿”形象建造的灵岩寺,只见亭台楼阁,水榭庙宇,游人络绎不绝。 走过灵岩寺,终于来到武州山畔的千年佛国云冈石窟。石窟依山开凿,规模恢弘、气势雄浑,东西绵延约1公里,窟区自东而西依自然山势分为东、中、西三区。 我们由东向西顺序参观。最东边的1、2号窟是一组双窟,中心塔柱直达窟顶,四壁开龛造像,可供僧人绕塔参禅礼拜,为典型的塔庙窟。 窟外的崖壁上也有很多大大小小的佛龛,历经千年的风吹雨打,大多已风化的不成样子。 第3窟是云冈规模最大的洞窟,洞窟高大、雄伟、壮阔。 中间的坐佛像,高约10米,丰满圆润,身姿挺拔,比例协调,通肩式袈裟紧贴身躯,显示了严谨的设计思想和成熟的雕刻技艺。 左右两侧胁侍菩萨高6米,头顶发髻高耸,发丝根根有序;头发成缕,散披两肩;宝冠雕刻精细入微。 第5、6窟为一组双窟,窟前四层木构楼阁为清代修建,因岩结构,蔚为壮观。 云冈石窟实际是由北魏皇室主持开凿的皇家寺院,在开凿时都有窟前建筑。遗憾的是,由于历史沧桑,清代以前的窟前建筑地上部分已荡然无存,如今仅能在崖壁上寻得一些梁孔、椽孔等遗迹。 洞窟里的壁画。 中心塔柱高约14.4米,分为上下两层,直抵窟顶。 塔柱四周都有一尊佛像。 第6窟壁面规范整齐,龛像上下分层,叙事左右连续,是云冈石窟中规模最大、设计最完整、内容最丰富、雕刻最精细、最为富丽堂皇的洞窟,也是保存状态最好的洞窟之一。 该窟现存各类佛教造像2900余尊,装饰图案穿插其中,芸芸众相、各尽风貌。 第7、8窟是一组双窟,位于云冈石窟群中部,是继早期昙曜五窟之后开凿的洞窟,正在维修不开放。窟外建有上下三层,面阔三间的窟檐,是1993年按照原有清代阁楼样式重新修建的。 第9、10窟是一组双窟。 窟顶和四壁到处都是佛龛,雕凿出各种精美的佛教人物与故事。 第11窟与第12、13窟为一组同时开凿的洞窟,属于北魏云冈中期石窟,都是云冈艺术走向成熟时期的作品。 一尊小佛像托起大佛像的巨大手掌,造型独特,非常罕见。 16-20号窟是最为著名的昙曜五窟,开凿于公元460-465年,是云冈石窟的第一期工程,形式为穹窿顶,前有拱门,门上有明窗。昙曜五窟规模宏伟,雕饰瑰丽,技法熟练,为云冈艺术之精华。 五个石窟的中央都雕刻了巨大的如来佛像,象征着北魏前期的五代皇帝,体现“皇帝即如来”的思想,这是一种将佛教信仰与帝王崇拜完美结合的政治智慧。 第18窟佛像高15.5米,佛身高大壮硕,明窗露出上半身,窟门露出双腿,身披独一无二的千佛袈裟,雕刻十分精美,让人赞叹不已。 第20窟为释迦坐像,高13.7米,右立佛已毁,因前壁崩塌大佛像暴露在外,形象更为突出,成为云冈石窟的象征和标志。 佛像造型古朴硕大,面形丰圆,薄唇高鼻,袈裟右肩半露,嘴角微扬的“云冈微笑”兼具威严与慈悲,将鲜卑族的豪迈与佛教神圣完美融合。 虽然它并不是云冈石窟最大的佛像,但因为前壁崩塌,大佛完整暴露,更好欣赏。远看大佛微笑相迎,近看又庄严肃穆,吸引着游客前来。 <div>鲜卑族本是游牧民族,骁勇善战,铁马金戈,所向披靡,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深远影响与贡献。鲜卑族拓跋氏在平城(大同)建立的北魏,实现对北方的统一,结束了100多年的战乱。此后,北魏不断推行改革,促进文化大融合,并留下了云冈石窟这座雕塑艺术史上的瑰宝。</div><div><br></div><div>2025年9月19日</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