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南行(1)——温州五马街

xiaowen

<p class="ql-block">  今年4月中旬与老同学和友人相约一起去浙南的温州、丽水、庆元一带旅游。我们从全国各地飞到温州集合,酒店就订在了温州市最著名的商业街——五马街上。</p><p class="ql-block"> 温州古属东瓯,地灵人杰,素称东南邹鲁。历史上曾是东瓯王城、永嘉郡城、温州府城所在地。汉王朝在瓯地建“东瓯国”为温州行政建制之始。传说建郡城时有白鹿衔花绕城一周,故名鹿城。 上元二年(675年)始称温州。</p> <p class="ql-block">  自东瓯国建立至今,温州古城已有2000多年的建城历史。东晋建郡城后,古城城址和布局更是1700年来保持不变,实属罕见。</p> 五马街位于温州古城区的南部,沿街布满各类商店,有着浓厚的商业氛围和历史文化底蕴。 五马街名字的来源有一说法是与王羲之有关,书圣王羲之任温州郡守时,常乘坐五马齐驱的马车出行。明嘉靖《温州府志》记载:“王羲之,山阴人,为永嘉郡守,出乘五马,老幼仰慕,为立五马坊”。北宋杨蟠任温州知州时,将温州城内划分为三十六坊,其中就有 “五马坊”。清代改名五马街,1934 年曾改名中山路,1949 年后恢复五马街之名。 2002 年五马街矗立起一座五匹骏马拉着车帷的 “五马奔腾” 铜雕,成为五马街的标志性建筑。 街道两边有许多老房子。从酒店出来不远处就是创建于清代同治年间(公元1868年),距今已有130年历史的老香山药店,这是一家在浙南地区远近闻名的百年老店。 始创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的"五味和”,最初名为 “五和” 蜜饯店,后经清末书法名家梅调鼎题字改为 “五味和”,寓意五味调和。 <p class="ql-block">  创办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的“金三益”,是温州历史悠久的老字号绸布店。</p> 还有许多房子门前挂着标志牌,告知人们它的前身。 五马街并不太长大约有400多米,温州城区革命历史馆。 温州科举考试展示馆 从五马街向西走就是温州的标志性建筑——温州新国光大厦,也叫温州“小裤衩”。 温州“小裤衩”以独特的拱门造型著称,夜晚蓝色灯光点亮时极具辨识度。 穿过拱门可以看到矗立于松台山山顶的净光塔。 净光塔始建于唐元和中期(806-820年),是为盛唐温州高僧永嘉宿觉禅师而建。宿觉禅师圆寂后,后人在松台山建塔供奉其真身舍利。唐僖宗赐名该塔为"净光塔",明洪武乙卯年(1375 年)建立塔院,明朝弘治年间(1499 年)被毁。 现在的净光塔是2002年重建,2005 年完工的。 重建的净光塔是根据原址出土的刻有净光塔原型的图案砖来建造的。塔高 65.1 米,为地下一层、地上七层结构。斗拱硕大,出檐深远,屋面举折平缓,具有典型唐代楼阁式木塔风韵。15 米高的塔刹表层用纯金箔采用按金工艺制作而成,金光灿灿,其铜铸塔刹高度为浙江之最。 谯楼。公元907年4月,吴越国王钱镠之子钱元瓘驻守温州,为加强防卫,保境安民,在原斗城的基础上增筑内城,并在四处城门上各修筑一座城楼,谯楼就是位于南面城门上的城楼。 1993年,温州市政府重修谯楼 ,现楼高约 11米 , 宽19.5米,进深9.5米,条石叠筑城门,青砖砌成拱顶,花岗岩雕就护栏,飞檐雕梁,青瓦红柱,颇显雄伟壮丽。2011年被列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温州也是南戏故里,温州的永嘉昆曲属于昆曲的分支,源于南戏。2001年5月18日,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温州永嘉昆曲作为昆曲子项目也在其中。2006年,永嘉昆曲又被列入首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五马街文化街区,随处可见的古建筑及仿古建筑。结束了半天的游览回酒店休息,明天去江心屿。 <p class="ql-block">时间:2025.4.17</p><p class="ql-block">摄影:xiaowen,阿萍</p><p class="ql-block">文字:xiaowe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