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为精准把握中考脉搏,优化复习备考策略,全面提升历史学科教学质量,9月19日上午,沂南四中历史教研组精心组织并深入开展了以“做中考题、研中考题、讲中考题”为核心的系列教研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引导教师沉浸式体验中考,深度解析命题趋势,从而反哺课堂教学,实现教、学、考的有效统一。</p> <p class="ql-block">一、 躬身入局:“做”中考题,亲身体验明方向</p><p class="ql-block">活动第一阶段,历史组全体教师化身“考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2025年的临沂市中考历史真题。</p><p class="ql-block"> 角色转换,感同身受: 通过亲身答题,教师们从“出题者”和“讲授者”转变为“应试者”,真切感受到了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时间压力、审题困惑和思维瓶颈。这种体验让教师们对学生的学情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p><p class="ql-block"> 明确重点,感知难度: 亲手做题的过程,也是对中考考查范围、重点知识点、能力要求和难度系数的再熟悉、再明确。教师们对哪些是必考点、常考点,哪些是区分度高的能力题,有了更为清晰的把握。</p> <p class="ql-block">二、 深度剖析:“研”中考题,精准把脉寻规律</p><p class="ql-block">“做”是基础,“研”则是核心与升华。在完成真题的基础上,历史组召开了专题研讨会,对中考题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深度剖析。</p><p class="ql-block">1. 研命题趋势: 对比分析近年中考试卷,梳理命题的稳定点与变化点。重点关注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在试题中的具体体现形式,明确了中考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和“素养立意”转变的鲜明导向。</p><p class="ql-block">2. 研知识分布: 统计分析各板块(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的分值比重、题型分布,绘制出清晰的“考点地图”,为复习规划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撑。</p><p class="ql-block">3. 研题型特点: 针对选择题、材料解析题、综合题等不同题型,总结其设问方式、材料选取特点和答案组织逻辑。特别是对材料解析题,重点研究了如何从材料中有效提取信息、如何建立材料与所学知识的链接、如何规范组织语言作答。</p> <p class="ql-block">三、 精彩呈现:“讲”中考题,智慧共享促提升</p><p class="ql-block">“研”的成果最终要落实到“教”上。活动的第三阶段是“讲题”展示。各位教师选取典型中考题进行“微课”讲解。</p><p class="ql-block"> 讲思路: 不仅讲解题目的正确答案,更侧重于讲解审题思路、解题方法和破题关键。例如,“如何抓住题干中的时间限定词?”“如何从材料作者的立场分析史料价值?”“如何将大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逐步解决?”</p><p class="ql-block"> 讲拓展: 以一道题链接一个知识板块,进行变式训练和知识迁移,做到“举一反三”,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p><p class="ql-block"> 讲误区: 重点分析学生在该类题目上最容易出现的典型错误和思维误区,并进行针对性强的纠错指导,防患于未然。</p> <p class="ql-block">四、本次“做、研、讲”中考题系列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p><p class="ql-block"> 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们对课标和考纲的理解更加透彻,命题研究能力得到加强。</p><p class="ql-block"> 优化了复习备考策略: 复习教学的目标更明确,重点更突出,方法更科学,减少了盲目性和随意性。</p><p class="ql-block"> 增强了团队协作精神: 集体智慧的碰撞激发了新的教学灵感,凝聚了教研组的合力。</p> <p class="ql-block">沂南四中历史组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新的起点,建立研究中考试题的长效机制,将其作为一项常态化、制度化的教研活动坚持下去,不断推动历史教学质量的攀升,助力四中学子在未来的中考中再创佳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