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里院:了解百年青岛的历史文化。

大明

<p class="ql-block">青岛里院节起源于:</p><p class="ql-block">2024年由黄渤、黄晓明等青岛籍艺人联合发起,旨在通过喜剧演出激活青岛里院历史文化街区。该活动以“一街好戏”为主题,汇聚德云社、开心麻花等20余家喜剧厂牌,上演40余部剧目,涵盖脱口秀、即兴喜剧等形式。</p><p class="ql-block">发起背景</p><p class="ql-block">黄渤等艺人希望借助喜剧节的形式,让游客在游览青岛时不仅能体验传统景点,还能深入感受里院的文化底蕴。他们认为里院承载着青岛的历史记忆与市民文化,通过喜剧演出可以吸引更多人关注这一特色建筑群。</p><p class="ql-block">核心主题</p><p class="ql-block">活动延续“一街好戏”概念,通过喜剧盲盒秀、电影放映等互动形式,打造“十分钟一好戏”的沉浸式体验,并联动青岛啤酒节形成连续文化消费体验。 ‌</p> <p class="ql-block">刷手机得知:</p><p class="ql-block">陈佩斯来助阵青岛第二届“2025青岛里院喜剧节”的。</p> <p class="ql-block">2025青岛里院喜剧节:</p><p class="ql-block">是2025年9月19日至9月28日在山东省青岛市历史城区上街里区域举办的沉浸式喜剧文化活动,由黄渤、黄晓明、黄子韬、范丞丞四位青岛籍艺人联合发起,陈佩斯、马东、王迅等组成艺委会负责艺术指导。</p><p class="ql-block">该活动延续“一街好戏”核心主题,设置特邀演出、喜剧嘉年华、特别活动、音乐派对四大单元。汇集德云社、开心麻花、单立人喜剧等20余家厂牌,上演《乌龙山伯爵》《两个人的谋杀》等40余部剧目,包含脱口秀、即兴喜剧、音乐喜剧等表演形式同期开展喜剧盲盒秀、欢乐巡游、电影放映等互动活动,实行阶梯式票务体系,单日畅游入场券9.9元起。活动期间与青岛啤酒节形成联动,打造连续文化消费体验。</p><p class="ql-block">2025青岛里院喜剧节艺委会阵容:陈佩斯、马东 、王迅 、夏雨 、贾冰、宋佳 、董成鹏 、岳云鹏 、张小斐。</p> <p class="ql-block">今天专程乘地铁🚇:</p><p class="ql-block">来逛青岛第二届里院喜剧节。</p> <p class="ql-block">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p><p class="ql-block">一九九四年一月四日公布。</p><p class="ql-block">青岛市人民政府 (立)</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从猫眼平台:</p><p class="ql-block">购买的单日畅游票(9.9元)。</p><p class="ql-block">下面是2025年:</p><p class="ql-block">里院喜剧节提供两种票种及价格。</p><p class="ql-block">一、票价详情</p><p class="ql-block">‌单日畅游(不限次)入场券‌</p><p class="ql-block">‌价格:9.9元‌</p><p class="ql-block">权益:购票当日无限次进入喜游区,观看所有“喜剧盲盒秀”及主题巡游,免费参与乐享区互动打卡、游戏体验等活动,适合单日短途游客‌。</p><p class="ql-block">‌十日(不限次)入场券‌</p><p class="ql-block">‌价格:29.9元‌</p><p class="ql-block">权益:覆盖整个喜剧节(9月19日-28日),持票可不限次进出喜游区,无需重复购票,适合深度体验、观看多场特邀演出的爱好者‌。</p><p class="ql-block">二、购票须知</p><p class="ql-block">‌购票平台‌:官方指定购票渠道为猫眼平台(APP或小程序),搜索“里院喜剧节”即可选购‌。</p> <p class="ql-block">青岛里院:</p><p class="ql-block">是青岛特有的城市建筑形态。</p><p class="ql-block">其发展史与城市变迁密切相关,融合了中西建筑特色,承载着青岛百年历史记忆。</p> <p class="ql-block">青岛里院的历史:</p><p class="ql-block">可追溯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p><p class="ql-block">具体是德国殖民时期(1898-1914年)。这一时期,德国占领青岛后,为满足大量涌入的中国劳工和市民的居住需求,结合欧洲联排住宅与中国四合院建筑特点,设计了“里院”这种独特的建筑形式,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格局。早期里院多集中在青岛老城区(如大鲍岛、台东镇一带),成为平民阶层的主要居住场所。</p> <p class="ql-block">青岛里院的历史背景:</p><p class="ql-block">起源(1898-1914)</p><p class="ql-block">德国占领青岛后,为满足大量涌入的中国劳工和市民的居住需求,结合欧洲联排住宅与中国合院建筑的特点,设计了“里院”这种独特的建筑形式。早期里院多集中在青岛老城区(如大鲍岛、台东镇一带),成为平民阶层的主要居住场所。</p> <p class="ql-block">青岛里院发展:</p><p class="ql-block">(1920年-1940年)</p><p class="ql-block">日本占领时期及后续国民政府阶段,里院进一步扩展,形成密集的里院群落。这些里院按不同行业聚居形成特色里院:广兴里、安庆里、立德里、馆仁里、天泰里以商业为主,三江里、珠江里为机关职员聚居地;劳工则分布在四方一带的纱厂周边。 ‌</p> <p class="ql-block">青岛里院建筑特色:</p><p class="ql-block">里院多为二层或三层围合式建筑,中间形成共享庭院,融合了西方建筑的砖木结构与中国传统的院落布局,被称为“西式外壳+中式内核”的典型代表。</p> <p class="ql-block">青岛里院:</p><p class="ql-block">不仅是很多老青岛人避风挡雨的居所,更是青岛历史的见证。据1933 年的统计资料显示,里院住户超1万家,行业聚居特征明显(如黄岛路多批发商、海泊路多老字号)。‌‌青岛有各类里院建筑506处,房间16701间,住户10669家。</p> <p class="ql-block">青岛原有的里院名称:</p><p class="ql-block">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类型。</p><p class="ql-block">典型里院名称</p><p class="ql-block">‌安福里‌(福建路31号)</p><p class="ql-block">‌安康里‌(黄岛路39号)</p><p class="ql-block">‌安庆里‌(芝罘路6号)</p><p class="ql-block">‌宝合里‌(云南路295号)</p><p class="ql-block">‌长安里‌(长安路16号)</p><p class="ql-block">‌广兴里‌(海泊路63号,又名积庆里)</p><p class="ql-block">‌鸿吉里‌(芝罘路12-23号)</p><p class="ql-block">‌立德里‌(四方路17-25号)</p><p class="ql-block">‌三江里‌(济宁路24号)</p><p class="ql-block">‌维新里‌(四方路26-30号) </p><p class="ql-block">典型院名称</p><p class="ql-block">包括宝祥里、宝兴里、超然里、朝日里、酬恩里、春和里、鼎新南里、平康东里、太兴里、水龙池子等。 </p><p class="ql-block">这些名称多以“里”“院”为后缀,如安字辈(安福、安康、安庆)、宝字辈(宝合、宝祥、宝兴)、广字辈(广兴)、鸿字辈(鸿吉)、立字辈(立德)、三字辈(三江)、维字辈(维新)等,体现了青岛传统民居的命名规律。 ‌</p> <p class="ql-block">青岛里院现状:</p><p class="ql-block">如今,里院被视为青岛的历史文化符号,部分里院(如广兴里)经过修缮后成为文化创意街区。2019年出版的《青岛里院》文献中,记载了约300处里院的历史资料,凸显其作为“青岛本土建筑活化石”的价值。</p><p class="ql-block">总结来说:青岛里院的雏形形成于19世纪末德国殖民时期,并在20世纪上半叶逐渐成熟,成为青岛近代城市发展的重要见证。</p> <p class="ql-block">这是:</p><p class="ql-block">波螺油子饭店。</p><p class="ql-block">我们发小的同学们曾在此就过餐。因为,我们发小们都曾经在“波螺油子”胶东路居住过。所以,才选择该饭店寓意着我们的曾经...。</p> <p class="ql-block">波螺油子:</p><p class="ql-block">是青岛的一条百年老路。</p><p class="ql-block">始建于1924年,“波螺”就是海螺,青岛的方言,油子是指这条路上铺的马牙石历经了近百年,走的人务了,把路面磨的非常油滑, 这条路是一条盘旋形状的道路,形似海螺,路面又非常的油滑,故当地人给这条路起了一个极具青岛味的名字"波螺油子"本店创始人陈展先生就是在这条路上十生土长的一个青岛人他从小就在这条路上吃着各种青岛特色美食长大,他在2017年创立了波螺油子这个餐饮品牌,立志要将青岛美食发扬光大。</p> <p class="ql-block">太兴里</p><p class="ql-block">潍县路1-35号</p><p class="ql-block">始建于1906-1908 年。</p><p class="ql-block">博山路30、32号二层、 博山路8-10号三层建筑。</p><p class="ql-block">于1946年设计建造:占地面积9365.2m2,建筑面积16057m2。 </p><p class="ql-block">建筑为砖木结构:地上局部三层,最外层东西宽近70米,南北长约100米。内院两组L型平面建筑与沿街建筑共同组成规模庞大、形式独特的里院建筑组群。太兴里是大鲍岛区域存留历史价值要素最完备,面积最大的里院群。</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肥城路”:</p><p class="ql-block">德国侵占时曾用名叫“不莱梅街”。</p> <p class="ql-block">肥城路11號</p><p class="ql-block">该建筑始建于1901年,为德国青年派建筑风格。 1904-1905年经两次扩建定型,奠定今日风貌。建筑旺邻青岛天主教堂,立面山墙呈曲线造型,窗框为红色松木、格子式样,遵循水平三段式构图原则,红瓦屋面, 设矩形老虎窗墙,别具韵味。 </p><p class="ql-block">百年来,它亲历了青岛城市变迁:1907年德商马丁·约翰森在此经营啤酒、雪茄、矿泉水生意;1914年曾为青岛基督教会与青年会驻地;1916年日本基督教徒吉利平次郎在此创办了英语夜校“青岛英学院”(后更名为“青岛学院”),并于1918年迁址。 </p><p class="ql-block">静候百年时光,它早已成为青岛百年沧桑与中西文明交融的见证者。2025年,青岛非遗老字号《吕氏疙瘩汤》入驻于此。当悠久的建筑遇见传承的风味,时空流转,味自弥新。</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中山路:</p><p class="ql-block">德国侵占青岛时曾用名为:斐迭里街。</p> <p class="ql-block">顺便去了:</p><p class="ql-block">现“青岛记忆馆”参观。</p><p class="ql-block"> 青岛商会旧址</p><p class="ql-block"> 中山路72号</p><p class="ql-block">建于1906-1907年,为德国商人阿尔弗莱德·希姆森的祥福地产公司设计建造,占地面积约2000m2,建筑面积1500余m2。建筑为砖石木结构,地上二层,地下一层为半地下室,“一”字形布局,花岗岩砌基,拉毛墙面,面街立面整体对称,设有带有哥特装饰元素的三角山墙。1924年,青岛商会由馆陶路迁入此处。1949年之后,由青岛市工商业联合会筹委会接收。 </p> <p class="ql-block">参观“青岛记忆馆”得知:</p><p class="ql-block">青岛开埠的曾经:</p><p class="ql-block">“先有中山路,后有青岛城。”</p><p class="ql-block">作为青岛最早规划和建设的道路之一,中山路引领城市商潮、汇聚金融巨头,是青岛城市化的起点,是青岛文化的源头,是名副其实的青岛“母街”。</p><p class="ql-block">如今的中山路正按照“时尚引领、经济繁荣、文化回归、民生改善”的思路,全面提升街区品质,逐步成为经典与时尚相统一、历史与现代相融合、宜商与宜居相协调的时尚魅力街区。</p> <p class="ql-block">参观“青岛记忆馆”得知:</p><p class="ql-block">1898年4月:青岛港口建设开始。德国人采用“移山填海”的方式,从大鲍岛挖石料土方建设小港码头;用小鲍岛高坡的土石方建设大港码头。</p><p class="ql-block">1899年6月14日;德意志银行、德华银行、德意志国民银行、德累斯顿银行、巴伐利亚贴现与承兑银行、柏林商业银行等14家大型银行出资5400万马克,在柏林组建了山东铁路公司,公司组织形式为股份有限公司,总部位于青岛。同时,在柏设有分支机构。</p><p class="ql-block">1899年7月1日:胶海关设立。</p><p class="ql-block">1899年9月23日:胶济铁路开工建设。同年,山东铁路公司在青岛前海沿建设了一栋办公楼兼住宅,作为公司总部所在地。</p><p class="ql-block">1901年:小港码头建成。</p><p class="ql-block">1904年3月6日:大港第一码头正式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1904年6月1日:胶济铁路全线通车。</p> <p class="ql-block">参观“青岛记忆馆”得知:</p><p class="ql-block">1898年8月22日:签仃《胶澳租地合同》</p><p class="ql-block">1898年10月6日:签仃《胶澳潮平合同》</p><p class="ql-block">1898年10月6日:签仃《胶澳边界合同》</p><p class="ql-block">这些合同:确定了德国租借区域的范围。</p> <p class="ql-block">参观“青岛记忆馆”得知:</p><p class="ql-block">德国侵占青岛时:</p><p class="ql-block">曾经的路名今叫“如下”路名。</p><p class="ql-block">1、中山路:(原名:斐迭里街)</p><p class="ql-block">2、太平路:(原名:威廉皇帝海岸)</p><p class="ql-block">3、青岛路:(原名:威廉姆斯街)</p><p class="ql-block">4、兰山路:(原名:霍享泰伦街)</p><p class="ql-block">5、湖北路:(原名:太子街)</p><p class="ql-block">6、广西路:(原名:海因里希亲王街)</p><p class="ql-block">7、安徽路:(原名:阿尔伯特街)</p><p class="ql-block">8、曲阜路:(原名:柏林街)</p><p class="ql-block">9、德县路:(原名:霍恩洛厄路)</p><p class="ql-block">10、明水路:(原名:李希霍芬街)</p><p class="ql-block">11、莒县路:(原名:梯尔庇茨街)</p><p class="ql-block">12、郯城路:(原名:威廉港街)</p><p class="ql-block">13、河南路:(原名:汉堡街)</p><p class="ql-block">14、肥城路:(原名:不莱梅街)。</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中山路”:</p><p class="ql-block">德国侵占时曾用名叫“斐选里街”。</p> <p class="ql-block">提起这座鲁B这个城市:</p><p class="ql-block">这座城市里有我曾经的回忆。</p><p class="ql-block">北京有四合院;上海有老弄堂;成都有宽窄巷;而我们青岛有里院。</p><p class="ql-block">我印象中的青岛里院是这样子的:</p><p class="ql-block">青岛里院有着纯粹的青岛市井文化,青岛里院就像一首散文诗...走在百年的石板路上,聆听老建筑的声音...寻找岁月里的故事...这里不是浪漫的欧洲街道,而是充满人间“烟火气”的青岛里院...在这里凝聚着老一辈青岛人的集体记忆...谱写了初代青岛人一百三十多年的创业历史。</p><p class="ql-block">现在的“大鲍岛”已变身生态、艺术服务空间为一体的新型街区...让历史能够被触摸,让文化得以被传承...如今修旧如旧,结合旧时里院间的“串里文化”和“串院文化”...借助原有建筑特色,创作新派里院生活体验场景:书店,咖啡馆,撸猫馆,美术馆,潮流品牌,文艺小店,热闹市集,里院记忆博物馆等等...大鲍岛这里:已成为年轻人爱逛的潮流街区...让老城区焕发生活力...。</p><p class="ql-block">今天再次走进里院:让我更深刻的读懂青岛大鲍岛...这里不仅是一段空间体验,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这里的历史、文化和人情味...让我在此感受大鲍岛老城区赋予青岛历史文化的底色。</p> <p class="ql-block">为什么青岛:</p><p class="ql-block">叫中国青岛?不叫山东青岛?</p><p class="ql-block">为什么青岛人即便在面对哪怕上海,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是笃定从容...年轻人还好,尤其是咱们这把年纪的人,去了其他城市后都会说赶不上青岛...青岛人为什么这么傲娇:</p><p class="ql-block">中国第一座人工码头:“青岛栈桥”始建于1892年。</p><p class="ql-block">中国最早的气象台:“青岛观象台”始建于1898年。</p><p class="ql-block">中国第一家电影院:“水兵俱乐部”于1902年在青岛成立。</p><p class="ql-block">中国历史上第一家现代化啤酒企业:“青岛啤酒厂”始建于1903年。</p><p class="ql-block">中国第一条公路:“青岛台柳路”于1904通车。</p><p class="ql-block">中国第一瓶矿泉水:1905年在青岛产生。</p><p class="ql-block">中国最早的汽车站:“青岛馆陶路汽车站”始建于1907年。</p><p class="ql-block">中国第一台火车机车:“青岛号”蒸汽机车生产于1907年的‘青岛市四方机厂’。</p><p class="ql-block">中国第一所海洋高等学府:“私立青岛大学”成立于1924年。</p><p class="ql-block">中国第一把小提琴🎻:生产于1935年的青岛。</p><p class="ql-block">中国第一个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1950年在青岛成立。</p><p class="ql-block">所以,自1897年青岛开埠以来:他和上海一样成为了中国最早一批拥有汽车,火车,电影院的城市...在这里诞生了中国许多个第一...上海的外滩,别称万国建筑博览群...青岛的八大关。也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群。</p><p class="ql-block">直辖历史:在1929年至1930年以及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青岛曾短暂地成为中央直辖市(院辖市),这段历史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其相对独立的城市认同。所以,自豪的青岛才叫“中国青岛”。</p><p class="ql-block">结语:中国青岛非正式称呼。常用于国际宣传...旨在提升城市格局和知名度,强调其国家级的地位和影响力。归根结底,青岛既是中国的青岛,也是山东的青岛,两种称呼在不同语境下各有其合理性和魅力。</p> <p class="ql-block">逛里院的全过程:</p><p class="ql-block">都是‌中雨如丝轻拂面‌。雨丝斜织成画檐珠帘,黛瓦间滑落的雨滴溅起清泠脆响,为树叶披上“水润的华彩”,渲染出一幅唯美的画卷”‌ ...雨与树叶交织是青岛秋季最具诗意的自然画卷之一。雨滴与叶片以及打的雨伞的碰撞,融合了视觉、听觉与情感的多重美感,在此境遇下游逛里院承载“岁月故事”...当你拍照时雨水滴在手背和手机上而凝结成晶莹水珠,宛如“大自然馈赠的璀璨宝石”,这种感觉触发对时光流转的哲思‌...就这样渡过了愉快的一上午..中午回老娘家陪护老娘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