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铁路职工竞技馆

文哲

<p class="ql-block">哈尔滨有很多充满异域风情的巴洛克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历史建筑,每一座建筑都承载着这座城市的独特记忆、都有一个难忘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在哈尔滨道里区上游街69号,有一栋老建筑很漂亮、很有特色,是一座有着110年历史的原‘’中东铁路职员竞技会馆旧址‘’(哈尔滨市一类文物保护建筑),让我们一起走近这座充满历史底蕴的风格建筑。</p> <p class="ql-block">这里曾经拍摄过很多部电影、电视剧,曾作为电视剧《荣誉》中远东苏军指挥机构的外景地,特别是冬天的雪景更有魅力、更加漂亮。</p> <p class="ql-block">这座建筑建造与1910年,已经100多年了,砖木结构,折中主义建筑风格,既具有文艺复兴的建筑特点,又有哥特式尖顶尖券构成的浪漫主义色彩。</p> <p class="ql-block">据说是犹太人设计,遗憾地是没有找到设计师的名字。这栋建筑跟建造于1906年的原中东铁路中央电话局,有很多相似之处。</p> <p class="ql-block">当我们把目光落到这座建筑上,建筑平面呈“山”字形,左右对称,融合了文艺复兴、哥特式及犹太建筑风格,立面设计包含帐篷顶、复叶形券雨蓬等元素,窗间和墙面局部装饰有蓝绿色釉瓷,具有典型的折衷主义特征,整个建筑看起来既华丽而又典雅。</p> <p class="ql-block">建筑外观窗户非常有特色,差不多有六种造型,罗马柱的设计也加入的未知的元素,既有异域风情的浪漫,又有岁月沉淀的厚重,更有自然馈赠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房檐跟拱形窗之间都采用了蓝色陶瓷制品,镶嵌在粉红色的墙体中,具有哥特式风格的元素,也都比较像城堡式的建筑艺术风格。</p> <p class="ql-block">建筑落成最初为中东铁路开办的俄侨中学,1927年更名为苏联路员子弟第四中学,铁路职员竞技会馆。1937年改称苏联侨民子弟中学。1938年学校被日伪当局关闭,校舍改为满铁竞技会馆。</p> <p class="ql-block">这栋建筑十分精美,更为特别的是墙体粉刷的玫瑰色,无论在盛夏的绿荫中还是在皑皑白雪的映衬下,都充满了浪漫主义气息。因此也被老侨民称做“玫瑰学校”。</p> <p class="ql-block">哈尔滨市第七工读学校、九十一中学、第十三高级职业中学等先后在此办学。</p> <p class="ql-block">传说建筑内曾经发生过一个令人遗憾的故事,解放前夜,日本军警将大约150名苏联侨民和白俄罗斯人关押在这座大楼的地下室,怀疑他们是苏联间谍,由于苏军进攻迅速,日伪政权土崩瓦解,军警四处逃离。这些被关押的人员随后自行走出地下室,获得自由。但在苏军进入哈尔滨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又被怀疑为日本间谍,再次身陷囹圄,而这一次更糟糕,他们很多人都未能活到斯大林时代结束,令人感慨万千,唏嘘不已。</p> <p class="ql-block">夕阳照射在这座历史建筑上,使建筑撒上了金色的晚霞,让思绪沉浸在往事的回忆中……</p> <p class="ql-block">1945年日本投降后,此楼又成为苏联侨民中学。直到1955年苏联侨民回国移民后,哈尔滨苏联侨民逐渐减少。1956年使用权归哈尔滨市教委。</p> <p class="ql-block">2008年,楼体经全面修缮后成为市政府的机关办公楼。</p> <p class="ql-block">每一块砖石,沉淀岁月的韵味,</p><p class="ql-block">每一抹色彩,述说往昔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这座建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哈尔滨城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历史内涵,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和研究、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时光匆匆,岁月如歌。</p><p class="ql-block">漫步在这条充满异域风情的城市中,你会感受着历史的气息,体验着岁月的芳华。透过历史的云烟,不禁会感叹哈尔滨这座城市的魅力真是无穷无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