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称:王小双</p><p class="ql-block">美篇号:54034941</p> <p class="ql-block"> 清晨,金色的阳光洒满大道。南京市秦淮区龙蟠中路与瑞金路交界处的金瑞发超市,已经有些中老年市民聚集在路边,等待大门开启。</p><p class="ql-block"> 马路对面不远处,瑞金路2号4号小区的街心公园里,微风轻拂花香阵阵。带娃的祖辈,遛狗的大妈,晨练的老汉,描绘出一幅美丽和谐的晨景图。</p><p class="ql-block"> 85岁的寿伯万背着“百宝箱“,拎着小马扎,迈着矫健的步伐来到小公园。不一会儿,他放了下“百宝箱”,麻利地取出整套理发工具:剪刀、推子,刷子、扑粉、围布……剪刀、推子咔嗒作响,寿伯万忙着动手,为居民们义务理发。</p> <p class="ql-block"> 出生于1940年的寿伯万,早年是南京金城机械厂的一位喷漆工。1997年退休之后,就开始义务为小区居民理发,至今已坚持了20多年。</p><p class="ql-block"> 在寿伯万的家中,完好的保存着厚厚两大摞笔记,《理发作业本》《日常生活流水记录》。从2019年开始,他将每位理发对象的基本情况,预约理发时间,以及生活中点滴琐事,一一细心记录。那把完好收藏着的锈迹斑斑的手推剪,见证着这段岁月。</p><p class="ql-block"> 工具在更新换代,初心却从未改变。“我是一名共产党员,理发是我的一门手艺,党员的手艺,只能为大伙服务,不能拿来赚钱。”寿伯万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衣兜里装着“自制名片”,写有姓名电话,“免费理发,随时叫我,”他笑着递上名片,叮嘱需要的老人们。对于社区里的孤寡老人、失能老人、行动不便者,提供登门服务。</p> <p class="ql-block"> 弘扬传统美德,根植家园情怀。这一份温暖的坚守,缘于1970年。当时还在工作岗位上的寿伯万,结识了两位会理发的同事,萌生了拜师学艺的想法。那简陋的工具他一用就是几十年,直到条件好了才替换。</p><p class="ql-block"> 多年来,他的脚步踏遍了瑞金路2号4号小区的边边角角,据瑞金路街道工作人员介绍,寿伯万平均每年义务理发约300人次,更替社区孤寡、失能老人开辟了一条捷径爱心路。二十多年如一日,一把理发推子打磨出,悠悠岁月的长度,烟火生活的温度。</p><p class="ql-block"> 一提起寿伯万,小区居民赞不绝口。老同事闻德庆笑着说:“大家都是几十年的老同事,现在就靠老寿一个人,给我们这群人理发,好人啊!那些腿脚不便的老人,老寿特地上门为他们服务。”不少老人提起寿伯万感慨万分:“我们这位寿师傅经常为人民服务,他不只是来理发的,他是来陪我们的,没他来说说话,这日子更长喽……”“只要还能走得动,我会一直坚持为大伙理发。”寿伯万乐呵呵的。</p> <p class="ql-block"> 一把理发推子践行雷锋精神真谛,20多年坚守,诠释共产党员朴实初心与责任担当。</p><p class="ql-block"> 洒善意,种大爱,真情暖小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