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少不更事,大概上二三年级的时候的某个夏日的中午,看到一群人远远地在站在村东头一堵石塄前指指点点,我也跑过去看热闹。原来是在石头的缝隙里有一个马蜂窝,有人拿着一根长棍子想捅又不敢捅,看着我一个孩子过来,就半认真半戏耍地问我敢不敢捅,我初生牛犊不怕虎,想都没想就接过棍子朝马蜂窝捅去。马蜂飞了起来,别人跑远了,我被蛰了,脸瞬时就肿了起来,肿了好几天,在学校被同学们取笑,回家被父母心疼中批评了一顿,后来还被人送了外号。这次痛苦的经历让我终身难忘,但因祸得福的是,它帮我长大后更好地理解了工作生活中可不能“捅马蜂窝”的道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和马蜂“亲密的缘分”并没有到此结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那是大学的第一个暑假,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一行七人在河北邯郸考察结束后来到了全国农业的一面红旗——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当时,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启动,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推开,“农业学大寨”运动已基本结束,但大寨仍作为我们此行的一个重要考察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7月31日下午,我们住进了昔阳县政府招待所,晚上看了中央电视台转播的在中国举办的第一届少年世界杯(首届柯达杯)足球赛开幕式以及中国队的首场比赛,那时年轻,活力满满,加之天气炎热,我们一直玩到午夜十二点多才休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二天早饭后,我们搭乘公交车到了大寨,先参观完山下的展馆就往虎头山上跑。我们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就讲过大寨人在陈永贵的带领下在虎头山开垦荒山,修建梯田的故事。今天亲自来到虎头山下,自己又是山西人,心情自然比较激动,一定要到山上感受一下大寨艰苦创业的精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顺着山路往上爬,两边是层层整齐的梯田,到了山腰的时候,突然看到一座小房子,猜想着那大概是灌溉用的水泵房。我好奇地率先跑到跟前,爬在窗户上就往里面看,根本就没注意在窗户上方有一个马蜂窝。在还没有很看清里面到底是什么的时候,突然一抬头,脑袋正好顶在了马蜂窝上面。窝里的马蜂受到惊吓“轰”的一下就绕我的脑袋飞了起来并开始蛰人。我首当其冲被蛰了,虽然我们当时都戴着刚刚时兴起来的太阳帽(也多亏戴帽子了),但后脑勺漏在外面,还是被狠狠地蛰了好几下。不一会儿,我就感到头晕,心里也开始恐慌,同行的同学赶紧扶着我在村民的引导下往大寨医院跑。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寨虽然只是一个村,但因为是毛主席亲自树立的全国的农业典型,医院建设得非常规范,医生护士及各种设施都有。到大寨医院的时候,正好赶上午饭时间,医生护士们都端着饭碗在门洞里吃饭。一看有病人来,简单问了情况后,一位大夫放下饭碗领着我到诊室开了药让我吃了,具体什么药记不清楚了。吃完药以为没事了,我们就准备离开,结果不知道是连日奔波,昨晚又没休息好累的,还是被马蜂蛰的毒性发作了,刚到大门口我就突然晕倒在地。当时把医生护士们吓坏了,赶紧给我扶到屋里输液,我记得清清楚楚,用了近五个小时的时间整整输了五瓶液(每瓶500毫升)。这是我平生第一次输液,印象里,在老家如果有人输液,那一定是很重的病了。等输完液,人也清醒了,脑后被马蜂蛰的大包好像也消了好多。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急急忙忙上厕所,大概一泡尿解了有五分钟的时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后来听人说,大寨医院当时随着大寨村作为农业典型的结束,也正处于裁撤过程当中,因为没有裁撤完,所以还有一定的医疗条件。事后想想挺害怕的,如果医院真裁撤完了,我那天被马蜂蛰成那样,真不知道会是什么后果呢,至今心有余悸。感谢命运!感谢当时大寨医院的医生护士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50917)</span></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