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 盛世国典十八次大阅兵巡礼 门券汇粹

刘诗斌(昵称:老黄牛)

<p class="ql-block">卢沟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明昌三年(1192年)建成,敕名广利。是北京地区最古老的石质联拱桥,全长266.5米,宽7.5米,下分11个涵孔,桥上雕有形态各异的大小石狮计 501个。“卢沟晓月”是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p><p class="ql-block">1937年7月7日爆发的“卢沟桥事变”揭开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序幕。</p><p class="ql-block">88年前的今天,无数中华儿女浴血奋战,奏响反抗侵略的英雄壮歌。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珍惜先烈血染山河换来的和平,铭记历史,吾辈自强!</p><p class="ql-block">正义必性!和平必性!人民必胜!</p> <p class="ql-block"> 戴安澜将军简介</p><p class="ql-block">戴安澜(1904年11月25日一1942年5月26日),安徽无为县人,黄埔军校第三期,陆军第五军200师师长,“七七事变”后升为旅长,1938参加台儿庄会战,荣升副师长。</p><p class="ql-block">参加武汉保卫战,痛击日军第九师团。1939年升任第五军200师师长,参加昆仑关大战,三失三克昆仑关,击毙日军前线指挥官中村正雄少将。</p><p class="ql-block">1942年3月1日,远征缅甸,坚守东瓜,苦战十二天,歼敌五千多人,取得战役胜利,名震世界。</p><p class="ql-block">1942年5月18日,200师撤退时遭遇日军,不幸受重伤于5月26日在缅甸壮烈殉国。年仅38岁。1942年7月15日在昆明举行万人公祭,10月29日,由美国总统罗斯福颁发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外国同盟军将领之杰出勋章一懋绩勋章。他是第一个受此殊荣的中国军人,1943年4月1日在广西举行全国万人追悼大会,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蒋介石、林森、李宗仁、李济深、张治中均写挽联哀悼。</p><p class="ql-block">1948年灵柩安葬在芜湖市小赭山公园,1950年,毛泽东签发了革命烈士证书。</p> <p class="ql-block">明信片</p> <p class="ql-block"> 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公园</p><p class="ql-block">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公园,原是宝鸡申新第四纺织厂所在地,位于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工业遗产、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于2016年开发建设,截至2021年7月7日,占地540亩,总建筑面积20.77万平方米。</p><p class="ql-block">1940年3月宝鸡申新纱厂建成窑洞车间。1941年4月19日,窑洞工厂正式运转,支撑了中国西北战区的棉纱供应,被林语堂称为中国抗战中最伟大的奇迹。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公园内有申福新办公大楼、窑洞车间、乐农别墅、薄壳车间以及内迁工业史展厅,再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p> <p class="ql-block">异型明信片</p> <p class="ql-block">△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在广播中宣读了《终战诏书》,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接受美、英、中、苏四国的联合公告《波茨坦公告》。</p><p class="ql-block"> 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在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军舰上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中国代表徐永昌上将在仪式上签了字。</p><p class="ql-block"> 在中国战区,日本投降仪式于1945年9月9日在南京举行,日派遣军最高指挥官岗村宁次大将代表侵华日军签署了投降书,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代表中国战区最高统帅接受侵华日军投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降书 </p><p class="ql-block">一、日本帝国政府及日本帝国大本营已向联合国最高统帅无条件投降。</p><p class="ql-block">二、联合国最高统帅第一号令规定:“在中华民国(东三省除外)台湾与越南北纬十六度以北地区内之日本全部陆海空军与辅助部队应向蒋委员长投降。”</p><p class="ql-block">三、吾等在上述区域内之全部日本陆海空军及辅助部队之将领,愿率领所属部队,向蒋委员长无条件投降。</p><p class="ql-block">四、本官当立即命令所有上第二款所述区域内之全部日本海陆空军各级指挥官,及其所属部队与所控制之部队,向蒋委员长特派受降代表中国战区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上将及何应钦上将指定之各地区受降主官投降。</p><p class="ql-block">五、投降之全部日本陆海空军立即停止敌对行动,暂留原地待命。所有武器、弹药、装具、器材、补给品、情报资料、地图、文献档案及其他一切资产等,当暂时保管。所有航空器及飞机场一切设备,舰艇、船舶、车辆、码头、工厂、仓库及一切建筑物,以及现在上第二款所述地区内日本陆海空军或其控制之部队所有或所控制之军用或民用财产,亦均保持完整,全部缴于蒋委员长及其代表何应钦上将所指定之部队长及政府机关代表接收。</p><p class="ql-block">六、上第二款所述区域内日本陆海空军所俘联合国战俘及拘留之人民,立予释放,并保护送至指定地点。</p><p class="ql-block">七、自此以后,所有上第二款所述区域内之日本陆海空军当即服从蒋委员长之节制,并接受蒋委员长及其代表何应钦上将所颁发之命令。</p><p class="ql-block">八、本官对本降书所列各款及蒋委员长与其代表何应钦上将以后对投降日军所颁发之命令,当立即对各级军官及士兵转达遵照。上第二款所述地区之所有日本军官佐士兵,均须负有完全履行此项命令之责。</p><p class="ql-block">九、投降之日本陆海空军中任何人员,对于本降书所列各款及蒋委员长与其代表何应钦上将嗣后所授之命令,倘有未能履行或迟延情事,各级负责官长及违反命令者愿受惩罚。</p><p class="ql-block">奉日本帝国政府及日本帝国大本营命签字人: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陆军大将冈村宁次</p><p class="ql-block">(签字盖章)昭和二十年(公历一九四五年)九月九日午前九时零分签字于中华民国南京。</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代表中华民国、美利坚合众国、大不列颠联合王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并为对日本作战之其他联合之利益接受本降书。</p><p class="ql-block">中国战区最高统帅特级上将蒋中正特派代表中国陆军总司令陆军一级上将何应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p><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3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上午9时,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并检阅部队。</p><p class="ql-block">习近平表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取得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盛世国典十八次大阅兵巡礼</p><p class="ql-block">△第一次阅兵 </p><p class="ql-block">开国大典大阅兵</p><p class="ql-block">时间:1949年10月1日</p><p class="ql-block">地点:北京天安门广场</p><p class="ql-block">时长:2小时20分钟</p><p class="ql-block">阅兵首长:朱德(总司令)</p><p class="ql-block">阅兵总指挥:聂荣臻元帅(华北军区司令员兼京津卫戍区司令员)</p><p class="ql-block">参阅人数和方队:</p><p class="ql-block">受阅部队由陆、海、空三军组成,共16400人。阅兵方队主要有12个步兵方队、8个炮兵方队、3个战车师方队、12个骑兵师方队、6个空中编队。受阅武器装备有各种火炮119门,坦克、装甲车152辆,汽车222辆,军马2344匹,飞机17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次阅兵</p><p class="ql-block">国庆一周年大阅兵</p><p class="ql-block">时间:1950年10月1日地点:北京天安门广场</p><p class="ql-block">时长:1小时20分钟</p><p class="ql-block">阅兵首长:朱德(总司令)</p><p class="ql-block">阅兵总指挥:聂荣臻元帅(华北军区司令员兼京津卫戍区司令员)</p><p class="ql-block">参阅人数和方队:</p><p class="ql-block">参加受阅官兵共24209人,是历次大阅兵人数最多的一次;受阅武器为各种火炮88门,坦克、自行火炮80辆,汽车178辆,军马2899匹,</p><p class="ql-block">飞机28架。 阅兵分列式以空军学 </p><p class="ql-block">校和海军学校的学员为先导,公安部队方队首次受阅。</p> <p class="ql-block">△第三次阅兵</p><p class="ql-block">国庆两周年大阅兵</p><p class="ql-block">时间:1951年10月1日</p><p class="ql-block">地点:北京天安门广场</p><p class="ql-block">阅兵首长:朱德(总司令)</p><p class="ql-block">阅兵总指挥:聂荣臻元帅(华北军区司令员兼京津卫戍区司令员)</p><p class="ql-block">参阅人数和方队:</p><p class="ql-block">受阅的陆海空三军部队和民兵代表13348人。地面方队13个,空中梯队3个,共16个编队。受阅武器为各种火炮128门,坦克、自行火炮80辆,汽车192辆,军马1104匹,飞机148架。这次阅兵,军事院校方队、伞兵部队、探照灯部队、民兵方队、喷气式飞机首次编队参加国庆阅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四次阅兵</p><p class="ql-block">国庆三周年大阅兵</p><p class="ql-block">时间:1952年10月1日</p><p class="ql-block">地点:北京天安门广场</p><p class="ql-block">时长:1小时5分钟</p><p class="ql-block">阅兵首长:朱德(总司令)</p><p class="ql-block">阅兵总指挥:聂荣臻元师(华北军区司令员兼京津卫戍区司令员)</p><p class="ql-block">参阅人数和方队:</p><p class="ql-block">阅兵史上时间最短的大阅兵;受阅部队共组成57个地面方队、9个空中梯队,共11300人。受阅武器装备为各种火炮112门,坦克,自行火炮99辆、装甲车16辆,汽车156辆,三轮摩托车160辆,军马1104匹,飞机153架,1950年11月成立的公安部队方队、仪仗兵方队和少数民族民兵方队第一次编队受阅。</p> <p class="ql-block">△第五次阅兵</p><p class="ql-block">国庆四周年大阅兵</p><p class="ql-block">时间:1953年10月1日</p><p class="ql-block">地点:北京天安门广场</p><p class="ql-block">阅兵首长:朱德(总司令)</p><p class="ql-block">阅兵总指挥:张宗逊上将(京津卫戍区副司令员兼华北军区副总参谋长)</p><p class="ql-block">参阅人数和方队:</p><p class="ql-block">陆海空军代表11035人参加受阅,48个地面方队和6个空中梯队。“喀秋莎”火箭炮兵方队、黄色战马方队首次编队受阅。“拖拉机拖炮”成为国庆四周年阅兵的一道风景线。受阅武器为各种火炮144门,坦克、自行火炮67辆,汽车168辆,三轮摩托车165辆,军马770匹,飞机96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六次阅兵</p><p class="ql-block">国庆五周年大阅兵</p><p class="ql-block">时间:1954年10月1日</p><p class="ql-block">地点:北京天安门广场</p><p class="ql-block">阅兵首长:彭德怀(国防部长)</p><p class="ql-block">阅兵总指挥:杨成武上将(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p><p class="ql-block">参阅人数和方队:</p><p class="ql-block">陆海空三军受阅部队地面38个方队、空中4个飞行梯队,共10384人。其中军事院校就有7个方队,骑兵编成了6个方队。伞兵首次亮相,骑兵部队最后一次在国庆阅兵中接受检阅。受阅部队的武器装备基本上是苏式的,受阅部队主要由陆军组成,反映了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壮大。</p> <p class="ql-block">△第七次阅兵</p><p class="ql-block">国庆六周年大阅兵</p><p class="ql-block">时间:1955年10月1日</p><p class="ql-block">地点:北京天安门广场</p><p class="ql-block">阅兵首长:彭德怀(国防部长)</p><p class="ql-block">阅兵总指挥:杨成武上将(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p><p class="ql-block">参阅人数和方队:</p><p class="ql-block">陆海空三军受阅部队10344人,组成38个地面方队和若干飞行梯队。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后的首次阅兵,陆海空三军受阅部队各个方队官兵全部着新式军服,佩戴军衔、领章,意气风发,精神抖擞,展示了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后的新面貌。这次阅兵,在军事院校方队,还出现了将军领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八次阅兵</p><p class="ql-block">国庆七周年大阅兵</p><p class="ql-block">时间:1956年10月1日</p><p class="ql-block">地点:北京天安门广场</p><p class="ql-block">阅兵首长:彭德怀(国防部长)</p><p class="ql-block">阅兵总指挥:杨成武上将(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p><p class="ql-block">参阅人数和方队:</p><p class="ql-block">参阅部队11929人,编成29个地面方队和若干飞行梯队参阅。参阅部队官兵乘坐国产解放牌汽车接受检阅。空中梯队因下雨未能受阅。阅兵式在滂沱大雨中进行,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庆阅兵中唯一一次雨中阅兵。</p> <p class="ql-block">△第九次阅兵</p><p class="ql-block">国庆八周年大阅兵</p><p class="ql-block">时间:1957年10月1日时长:50分钟</p><p class="ql-block">地点:北京天安门广场</p><p class="ql-block">阌兵首长:彭德怀(国防部长)</p><p class="ql-block">阅兵总指挥:杨成武上将(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p><p class="ql-block">参阅人数和方队:</p><p class="ql-block">参加受阅的部队共有29个方队和5个空中梯队,受阅人数7064名,是新中国阅兵中人数最少的一次。受阅各种装备车辆226台,火炮112门,飞机81架。我国自行生产的伊尔-28型喷气式轰炸机、歼5型歼击机首次参加国庆阅兵。公安军部队的最后一次国庆阅兵亮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十次阅兵</p><p class="ql-block">国庆九周年大阅兵</p><p class="ql-block">时间:1958年10月1日</p><p class="ql-block">地点:北京天安门广场</p><p class="ql-block">时长:50分钟</p><p class="ql-block">阅兵首长:彭德怀(国防部长)</p><p class="ql-block">阅兵总指挥:杨成武上将(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p><p class="ql-block">参阅人数和方队:</p><p class="ql-block">参阅部队官兵和民兵共7856人,组成15个徒步方队、14个车辆方队和6个空中梯队接受检阅。“首都民兵师”首次出现在受阅队伍中,7个首都民兵师参阅,女民兵方队首次编队受阅。三轮摩托车方队、士兵船形帽方阵最后一次出现在国庆阅兵式上。</p> <p class="ql-block">△第十一次阅兵</p><p class="ql-block">国庆十周年大阅兵</p><p class="ql-block">时间:1959年10月1日</p><p class="ql-block">地点:北京天安门广场</p><p class="ql-block">阅兵首长:林彪(国防部长)</p><p class="ql-block">阅兵总指挥:杨勇上将(北京军区司令员兼副总参谋长)</p><p class="ql-block">参阅人数和方队:</p><p class="ql-block">受阅部队11018人,共35个编队,其中15个徒步方队、14个车辆方队,6个空中梯队,受阅飞机155架,受阅部队官兵身着新式军服,佩戴军衔。参加典礼的各界群众是以往国庆阅兵中人数最多的一次,达70万人。中国制造的第一代主战坦克“五九”式中型坦克首次亮相。飞机和空中梯队数量与前几次阅兵相比,是最多的一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十二次阅兵</p><p class="ql-block">国庆三十五周年大阅兵</p><p class="ql-block">时间:1984年10月1日</p><p class="ql-block">地点:北京天安门广场</p><p class="ql-block">阅兵首长:邓小平(军委主席)</p><p class="ql-block">阅兵总指挥:秦基伟上将(北京军区司令员)</p><p class="ql-block">参阅人数和方队:</p><p class="ql-block">受阅部队10370人,共46个方(梯)队。地面方队42个,其中机械化方队24个、徒步方队18个,机械化方队比以往阅兵都多,反映了我军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提升。空中梯队4个,飞机94架。此次战略导弹部队、武警部队和女兵方队第一次参加国庆受阅。群众游行队伍中出现“小平您好”横幅,成为阅兵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第十三次阅兵</p><p class="ql-block">国庆五十周年大阅兵</p><p class="ql-block">时间:1999年10月1日</p><p class="ql-block">地点:北京天安门广场</p><p class="ql-block">阅兵首长:江泽民(军委主席)</p><p class="ql-block">阅兵总指挥:李新良上将(北京军区司令员)</p><p class="ql-block">参阅人数和方队:</p><p class="ql-block">人民解放军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预备役部队11000多人组成42个地面方队和10个空中梯队共52个编队接受了检阅。陆军航空兵、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武警特警和预备役部队第一次编队受阅。空中加油机等首次参阅。阅兵方队横排面为25人,创造了世界之最。被人们亲切地称为“世纪大阅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十四次阅兵</p><p class="ql-block">国庆六十周年大阅兵</p><p class="ql-block">时间:2009年10月1日</p><p class="ql-block">地点:北京天安门广场</p><p class="ql-block">阅兵首长:胡锦涛(军委主席)</p><p class="ql-block">阅兵总指挥:房封辉上将(北京军区司令员)</p><p class="ql-block">参阅人数和方队:</p><p class="ql-block">受阅部队和民兵预备役8000多人,共56个方(梯)队,其中徒步方队14个,装备方队30个,空中梯队12个,是新中国历次国庆阅兵中方(梯)队最多的一次。特种兵方队,第二炮兵学员徒步方队,三军女兵方队、无人机方队、通信兵方队、后勤装备方队首次亮祖国庆阅兵场。</p> <p class="ql-block">△第十五次阅兵</p><p class="ql-block">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大阅兵</p><p class="ql-block">时间:2015年9月3日</p><p class="ql-block">地点:北京天安门广场</p><p class="ql-block">阅兵首长:习近平(军委主席)</p><p class="ql-block">阅兵总指挥:宋普选上将(北京军区司令员)</p><p class="ql-block">参阅人数和方队:</p><p class="ql-block">参加受阅部队1.2万人,共编为50个方(梯)队。抗战英模部队代表单独组成方队受阅。邀请了17个外军方队和代表队近千名官兵参加阅。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以纪念抗战胜利为主题举行的阅兵;首次邀请外国军队代表参加分列式;首次组织抗战老兵包括国民党老兵参阅;首次编组英模部队方队受阅;首次按作战体系编排装备方队;首次由将军担任领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十六次阅兵</p><p class="ql-block">建军九十周年大阅兵</p><p class="ql-block">时间:2017年7月30日</p><p class="ql-block">地点:内蒙古朱日和训练基地</p><p class="ql-block">阅兵首长:习近平(军委主席)</p><p class="ql-block">阅兵总指挥:韩卫国上将(中部战区司令员)</p><p class="ql-block">参阅人数和方队:</p><p class="ql-block">12000名受阅官兵、600多台受阅车辆装备和100多架战机组成34个地面方队和空中梯队,构成陆上作战群、信息作战群、特种作战群、防空反导作战群、海上作战群、空中作战群、综合保障群、反恐维稳群、战略打击群9个作战群,按作战编组依次通过检阅台。这是解放军史上首次沙场阅兵,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为建军节举行的阅兵。</p> <p class="ql-block">△第十七次阅兵</p><p class="ql-block">国庆七十周年大阅兵</p><p class="ql-block">时间:2019年10月1日</p><p class="ql-block">地点:北京天安门广场</p><p class="ql-block">阅兵首长:习近平(军委主席)</p><p class="ql-block">阅兵总指挥:乙晓光空军上将(中部战区司令员)</p><p class="ql-block">参阅人数和方队:</p><p class="ql-block">20余万军民以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欢庆共和国70华诞。受阅部队由15个徒步方队、32个装备方队、12个空中梯队组成。陆上作战、海上作战、防空反导、信息作战、无人作战、后装保障、战略打击7个模块,按照联合作战编成接受检阅。这一年受阅的装备全部为中国制造,40%为首次亮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十八次阅兵</p><p class="ql-block">抗战胜利八十周年大阅兵</p><p class="ql-block">时间:2025年9月3日</p><p class="ql-block">地点:北京天安门广场时长:70分钟</p><p class="ql-block">阅兵首长:习近平(军委主席)</p><p class="ql-block">阅兵总指挥:韩胜延中将(中部战区空军司令员)</p><p class="ql-block">参阅人数和方队:</p><p class="ql-block">这次大阅兵是继2015年之后第2次举行抗战胜利纪念阅兵。参阅人数1万多人;阅兵活动按照阅兵式、分列式两个步骤进行。阅兵编设有45个方(梯)队受阅。分列式环节按空中护旗梯队、徒步方队、战旗方队、装备方队、空中梯队的顺序,依次通过天安门广场。擎军兵种军旗和武警部队旗首次集中亮相。</p> <p class="ql-block">共计42贴(MB)</p><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28日清点(其中16贴在藏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