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与“赏”的区别

🐯

<p class="ql-block">〔灯谜赏析〕</p><p class="ql-block">{一枝一叶总关情}</p><p class="ql-block">谜面:“贫”与“赏”的区别 </p><p class="ql-block">谜目:(打发型二,2字+3字)</p><p class="ql-block">谜底:分头、和尚头</p><p class="ql-block">制谜:卢志文</p><p class="ql-block">评析:纪培明</p><p class="ql-block"> 推陈出新,时代命题</p><p class="ql-block">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要求文艺工作者勇于创新创造,用精湛艺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p><p class="ql-block"> 新时期中华谜坛出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新气象,谜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创新创造。在网络灯谜蓬勃兴起的当下,每天产生海量的谜作,一个新词的出现,立刻就有很多谜作产生。</p><p class="ql-block"> 由于灯谜素材的局限性,创作手法的单一性,也就产生大量的“撞车”谜作,出现著作权纠纷等问题。如何有效破解这一难题?</p><p class="ql-block"> 以郭少敏、陈继耿为代表的网络谜人以具体行动回答这一“时代命题”。</p><p class="ql-block"> 郭少敏《由“造底”现象谈新世纪灯谜创作的创新》论文,以剖析风靡谜界的“造底现象”入手,畅谈灯谜创新的时代性、必要性、艺术性。</p><p class="ql-block"> 陈继耿《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创新灯谜创作思路》论文,则论述如何借助网络信息工具,发展和创新灯谜创作思路,提高制谜速度和质量。</p><p class="ql-block"> 第四届中华灯谜文化节组委会坚持“传统与创新”方向,从赛题命题、赛制设计、评判形式到主持风格,始终贯穿一个“新”字,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命题风格“百花齐放”,佳构好谜层出不穷。</p><p class="ql-block"> 通俗易懂,时代要求</p><p class="ql-block"> 新时期党确立了“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这就要求文艺工作者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正能量。具体而讲,谜事活动要围绕“群众性、通俗性”来开展,要创作通俗易懂、为“下里巴人”服务的作品,切忌创作“阳春白雪”、孤芳自赏的灯谜。</p><p class="ql-block"> 第四届中华灯谜文化节坚持“二为”方向,创作大量雅俗共赏、老少咸宜的谜作。卢志文先生的谜作,从谜面设计到谜底安排,面无生硬之意,目无生造之嫌,底无生僻之难,平铺直叙,通俗易懂,凸显“草根”特性。谜面赋予“俗”字积极意义,于“俗”中见大义,于“俗”中见精神。</p> <p class="ql-block">  一个“贫”字,直面当前全党、全社会“扶贫”中心工作。一个“赏”字,固然有“赏赐、给予”之意,彰显的却是同舟共济、扶贫济困之精神。</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当前,东西部地区发展还不平衡,先富起来的东部地区要从财力、智力上“精准扶贫”,“给予、帮助”西部贫困地区“精准脱贫”。</p> <p class="ql-block">  这则谜作看似“平凡通俗”,实则“俗中寓雅”。谜作源自生活,高于生活,意味深长,尽显“超凡脱俗”之美,彰显“二为方向”之功。</p><p class="ql-block"> “一枝一叶总关情”,谜人关注贫困问题,弘扬慈善精神,我想,现实中的谜家应该也是一位慈善家。</p><p class="ql-block"> 妙趣横生,时代特质</p><p class="ql-block"> 灯谜的灵魂在于趣味性,一则妙趣横生的谜作流传最广,最使人回味无穷。</p><p class="ql-block"> 灯谜创作的时代特质,贵在创新,妙在趣味。纵观佳谜评选,大多以趣取胜,以趣悦人。笔者认为,这则灯谜充满谜趣元素,诙谐幽默,至少有5个“谜趣”值得点赞。</p><p class="ql-block"> 一是“形雅”之趣</p><p class="ql-block"> 谜面“贫”与“赏”在字形上属于上下结构,两字并列,雍容典雅,相形见趣。</p><p class="ql-block"> 二是“意妙”之趣</p><p class="ql-block"> “贫”与“赏”,一“穷”一“富”,一“弱”一“强”,互为矛盾,对立统一,意趣盎然。</p><p class="ql-block"> 三是“问巧”之趣</p><p class="ql-block"> 谜面谜底,设问作答,问之有趣,答之巧妙,互回其辞,修辞得体,掷地有声。</p><p class="ql-block"> 四是“数美”之趣</p><p class="ql-block"> “贫”与“赏”,如分数式,“贝”为公分母,“分”“尚”为分子,将数学模式引入谜作,趣中见美,义理情趣。</p><p class="ql-block"> 五是“断壮”之趣</p><p class="ql-block"> 以“贫”“赏”上部的“分头”和“尚头”来区分回答谜面提问,再以断读“分头”“和尚头”解释谜目要求。</p><p class="ql-block"> “和”字乃谜眼,一作“连词”,一作“名词”。“分头/和尚头”的“2/3”结构,经断读为“分头/和/尚头”的“2/1/2”结构。</p><p class="ql-block"> 一个“和”字,“断趣”横生,乐趣无限。难怪谜题一出,便引来满堂喝彩,卢氏谜作之风趣,跃然纸上。</p><p class="ql-block"> 妙哉斯谜,情趣风致,当推佳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