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松江广富林景区(2025.9.)

XIE@

<p class="ql-block">广富林遗址位于上海市松江区,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昔称皇甫林。清乾隆年间市肆较盛,后大都弃商务农。广富林遗址面积约15万平方米,西北和西面有佘山、辰山、凤凰山等小山峰,周围地势平坦。遗址主要分布在原佘山镇富林村北、施家浜河道及两岸。广富林遗址的发现获得了“广富林文化”的考古学命名,填补了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谱系的空白。1977年,广富林遗址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点。</p><p class="ql-block">2013年3月5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相传唐代晚期,知也禅师云游至松江九峰,经十年化缘建成原寺及知也桥。该寺于20世纪60年代被毁,2009年由多方力量启动重建,2013年正式对外开放。寺内现存明代石柱等历史遗存,记录着寺庙的悠久历史。 ‌</p><p class="ql-block">建筑特色寺院采用仿唐建筑风格,沿中轴线布局,包含山门殿、钟楼、鼓楼、大雄宝殿等建筑。其中,五方文殊殿为上海唯一供奉五方文殊菩萨的殿堂,以文殊智慧为核心修学理念。</p> <p class="ql-block">陈子龙明末文学家、民族英雄,((1608年7月12日~1647年6月15日)更字卧子,又字懋中,号轶符、海士,晚年自号大樽。南直隶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人。</p><p class="ql-block">工部侍郎陈所闻之子。明朝末年大臣、学者、文学家、民族英雄。</p><p class="ql-block">陈子龙早年曾受夏允彝推崇,于崇祯初年参加以张溥、张采为首的“复社”,又与夏允彝、徐孚远、周立勋等结“几社”,为“几社六子”之一。崇祯十年(1637年),中进士,选授惠州司理,随后丁母忧;服除后授绍兴府推官。</p><p class="ql-block">明亡后,以兵科给事中起复。顺治二年(弘光元年,1645年),与沈犹龙起兵松江开展抗清活动,后事败隐居。隆武年间加入吴昜义军,隆武帝授兵部左待郎、左都御史,鲁王监国授兵部尚书、节制七省漕务。</p><p class="ql-block">顺治四年(永历元年,1647年),为提督吴胜兆作书潜通明守将黄斌卿反正。讨论最终遭泄密被捕,于五月十三日投水殉国,享年四十岁。乾隆朝谥“忠裕”。</p><p class="ql-block">陈子龙是明末重要作家,其诗歌成就较高,形成沉雄瑰丽的独特风貌,为云间诗派首席,被誉为“明诗殿军”。亦工词,为婉约词名家、云间词派盟主,被誉为“明代第一词人”、清词中兴的开创者。骈文精妙,奏疏与策论功底深厚,小品文自成一格。曾主编《皇明经世文编》,删改徐光启《农政全书》并定稿。著有《安雅堂稿》18卷(明末刊本),诗集《湘真阁稿》6卷(明末刊本)等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