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以下言之并非是说全国各地的朋友在待人接物方面没有边界感,而是由于地域差异,各地有各自的交往方式和处事习惯,还望美友理解为佳!我呢,身为上海人,应该讲对本土的处事风格和人际关系比较了解和熟知,当然这并不说明阿拉上海人,在处事方式和待人接物上都千篇一律,难免也会有人在做人做事方面并非很得当,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说起阿拉上海人的“边界感”在有些事情上确实非常鲜明,可以说它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一门生活艺术。但是上海人的“边界感”并非是疏离和冷漠,更不是有些人认为的“排外〞,而我们是尽可能的想做好自己,尽量不去影响和打扰到别人,尊重他人是上海人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大部分的上海人呢,都比较低调务实,办任何事一般不轻易夸下海口,这种特质渗透在平时的言行举止中。当然这并非是缺乏自信和办事能力,更主要的是倾向于用具体的行动和结果来证明自己,追求的是靠谱和诚信,其实这也是一种非常可贵和值得信赖的品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比如说邻里交往,虽然见面也很亲切,但比较注重界限,邻里间的和睦尤其重要,可是需要把握好分寸感,必须尊重彼此间的私人空间。邻居见面更多的是点头微笑,很少有长时间驻足闲聊或随意串门,这种讲究礼貌的距离感,让彼此都会觉得比较轻松自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是特别崇尚“君子之交淡如水”的结交方式,这是种纯净不带私利与利益,平静而又恬淡的人际关系,并且能保持着自然且又长久的友情。另外结交三观吻合的朋友很重要,彼此信任扶持、相互滋养、自然、舒适、既能享受深度交流的轻松和快乐,也能安于无声的陪伴,相聚时无需刻意伪装,舒舒服服的做自己,氛围往往更轻松、愉悦、让人享受到满满的幸福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人生的幸事之一就是能结交到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不在数量而是实实在在的志趣相投、三观一致,无论是追求理想也好,探索爱好也罢,都能在彼此的支持和陪伴下走得更远,由衷的希望美友们都能成为幸福之人。</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配乐 / 相知如镜</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