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经纬:在笔墨间穿梭的灵魂自由人》

木舒心斋

<p class="ql-block">  你问我能否穿越时空?就看我书架上那排沉甸甸的200万字的笔记本吧!2016年那篇写满刺痛的日记,是我内心最深处的觉醒印记; 2018年步入北大哲学大门展开的思考,让理性之光首次照进生命;2020年父亲离世后,我握起他留下的画笔,在艺术世界中重新找到了呼吸的方式。当指尖抚过这些泛黄纸页,刹那间肉身仍是此刻肉身,灵魂却已站在昨日的阳光下微笑。原来最神奇的时光机,早已被我们先祖发明:它叫文字,它叫笔墨,它叫一颗不甘被时间束缚的心。</p><p class="ql-block"> 中华智慧讲"经纬天地",我谓人生亦有经纬:时间是纵线,串联起2016年的觉醒、2018年的探索、2020年的重生;体验是横线,编织着思考者、记录者、艺术家的多重身份。我们在时空网格上自由跳跃——上午用王羲之的腕力写书法,下午以李白的胸襟吟新诗,晚间带着苏东坡的豁达品茶论道。这不是逃避现实,而是以"温故知新"的智慧,让每个当下都获得历史的厚度与未来的亮度。</p><p class="ql-block"> 《周易》云"穷则变,变则通",这种穿越何尝不是生命的变通之道?当我们从痛苦时光中提炼出力量,从哲思时刻中凝聚成智慧,便实现了《道德经》中"反者道之动"的循环升华。2016年的刺痛教会我坚强,2018年的哲思赋予我深度,2020年的失去让我在艺术中获得永恒——每一段经历都是修炼的道场,每次回望都是悟道的契机。</p><p class="ql-block">活在当下不是固守一隅,而是如庄子所言"乘物以游心"。我的身体坐在2024年的书桌前,思维却可与2016年的自己对话、与2018年的哲思共鸣、与2020年的艺术初心相认。这种跨越维度的存在,正是中华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当代诠释。</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同时成为历史的读者、当下的执笔人、未来的创作者,生命便不再是单行线,而成了立体交织的锦绣。每个角色转换都是生命力的迸发,每次穿越都是对人生宝藏的深度开挖。你看那敦煌壁画上的飞天衣带飘扬——何尝不是先人对我们跨越时空的生动预言?</p><p class="ql-block"> 生命最妙的不是与时间赛跑,而是在时光长河中同时成为舟、成为水、成为摆渡人。当我们以笔墨为桨,以智慧为帆,便能在每一个当下同时抵达过去与未来。这或许就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终极奥义——在永恒的更新中,成就生命的永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