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漫步在青岛老街里,阳光正好,洒在石板路上泛着微光。街道两旁的店铺琳琅满目,招牌五彩斑斓,像是把整座城市的热闹都挂在了空中。行人三三两两,有的驻足拍照,有的拎着刚买的甜点笑着走过。远处那两座带十字架的天主教堂静静矗立,仿佛在低语着百年前的往事。花箱里盛开着各色鲜花,连风都带着一丝节日的甜味。走在这条街上,脚步不自觉地慢了下来,心也跟着轻盈起来。</p> <p class="ql-block">一抹鲜红撞进眼里——那是个巨大的心形雕塑,上面写着“我爱你中国 I LOVE CHINA”。绿树环绕中,它显得格外庄重又热烈。一位穿浅色衣服的女子站在前方的小平台上,正举起手机拍照,她的背影融入这幅画面,像是在与整座城市合影。那一刻,爱国不再是抽象的词,而是阳光下的温度,是脚下这片土地真实的呼吸。</p> <p class="ql-block">再往前,整条街像是被花海悬挂在空中。彩色的花朵从头顶垂落,随风轻轻摇曳,像是为行人撑起一道流动的花廊。高大的树木投下斑驳的树影,商铺的招牌在光影里忽明忽暗,像在玩捉迷藏。阳光穿过叶隙洒在肩头,暖而不燥。走在这里,仿佛不是在逛街,而是在一场永不落幕的春日梦境里穿行。</p> <p class="ql-block">一面墙突然吸引了我的目光,上面画着“我爱青岛”几个大字,背景是红顶老屋与湛蓝天空。那画里的风景,此刻正真实地在我眼前延展。墙边摆着几盆绿植,窗框漆成绿色,壁灯泛着旧时光的光泽。这墙不说一句话,却把整座城市的深情都写在了脸上。</p> <p class="ql-block">“猫的天空之城”书店门口,几簇鲜花开得正艳。一位穿白裙的女子站在门前,帽檐下光影温柔。她没进店,只是静静站着,像是在等一个老朋友…。</p> <p class="ql-block">这条街像是被调色盘打翻过——粉的、黄的、蓝的,每一栋房子都穿着节日的衣裳。“猫的天后”几个字挂在半空,俏皮又张扬。头顶巨大的花朵装饰随风轻晃,像是随时会飘走。街边摆着小摊,卖着手作饰品和卡通玩偶,孩子们笑着跑过,手里攥着棉花糖。这里的空气里,连呼吸都带着甜味。</p> <p class="ql-block">一座红砖老楼静静立在街角,墙上大大地写着“青岛”两个字。没有喧嚣,没有广告,只有阳光静静铺在砖面上,映出岁月的肌理。小广场的石砖被踩得发亮,绿树在风中轻摇。站在这里,仿佛听见了百年前的脚步声,从德租时期的石板路,一路走到今天。</p> <p class="ql-block">一面老墙斑驳不堪,红砖裂开,露出里面的泥土,像一道未愈合的伤口。可就在墙角,几株绿藤倔强地钻出来,迎着光生长。阳光斜照在墙上,明暗交错,像是一张老照片的底片。那些空荡的窗户,像是无数双眼睛,看着时代的车轮碾过,却始终沉默地守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这位是我现在的摄影的刘国符老师,他摄影技术全面,为人热情,这是我们3个月前来这里实习给他留下的特写镜头…。</p> <p class="ql-block"> 光兴里位于青岛市市北区海泊路63号,呈井字形路口布局,是青岛里院形成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典型代表。其历史可追溯至1897年,由德国设计师阿尔弗莱德·希姆森设计,1901年广东会馆奠基,1912年三江会馆扩建形成围合式里院…。</p><p class="ql-block">没想到现在成为年轻新人拍婚纱照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一对新人站在石墙前,穿着传统的红黑礼服,笑容像阳光一样明亮。黑底金字的“里興廣”牌匾挂在身后,藤蔓从上方垂落,像天然的花环。男子手中握着一个红绸包着的物件,女子低头浅笑,手中也捧着精致的红色小物。右边墙上“今日结婚”几个红字格外醒目,整条街仿佛都在为他们祝福。这一刻,老街不只是背景,而是见证。</p> <p class="ql-block">这对新人挺会玩啊,新娘手中挥动的红绸带在风中划出一道弧线,像是一句未说完的情话。背景是石砌老楼,“里兴广”的牌匾静静悬挂,旁边那辆装饰着红绸的自行车,像是准备载着他们驶向下一个十年。二楼的绿植与红栏杆层层叠叠,把浪漫衬得更加生动。</p> <p class="ql-block">抬头一看,墙头竟飘着一个巨大的卡通气球,黑发黄花,冲着路人咧嘴笑。蓝天作背景,红瓦屋顶作舞台,这画面荒诞又可爱。谁说老街只能庄重?它也可以调皮地眨眨眼,逗你一笑。</p> <p class="ql-block">穿过一道拱门,上面写着“太兴里”,中英文并列,像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门。左边咖啡店的标志微微晃动,右边信息牌上贴着活动预告。门内红楼梯蜿蜒向上,像是通往某个秘密花园。站在这里,仿佛一脚踩在历史里,一脚踏进新生活。</p> <p class="ql-block">街道两旁是欧式老楼,浅墙红瓦,黑框百叶窗整齐排列。绿植点缀其间,招牌色彩明快,远处现代高楼若隐若现。新与旧在这里不争不抢,反倒和谐地融成一幅画。阳光洒在石板路上,行人慢悠悠走着,连时间都变得柔软。</p> <p class="ql-block">“双合园”门前,一个写着“青岛”的木亭静静立着,红灯笼在风中轻晃。绿植环绕,一位白衣女子站在亭前,身影清瘦。节日的装饰还未撤去,像是这座城市总在庆祝什么——也许是每一天的平凡美好。</p> <p class="ql-block">一面墙上挂满了照片,黑白的、彩色的,有街角的老人,有奔跑的孩子,有雨中的长椅,也有阳光下的车流。每一张都像一句低语,讲述着这座城市的日常。我停下脚步,仿佛听见了无数个“我”的声音,在老街的风里轻轻回响。</p> <p class="ql-block">平康五里美术馆广告左侧,石墙老屋与“他的城”广告牌并立。黑白老照片陈列在牌上,记录着青岛的旧时光…。</p> <p class="ql-block">“SHANGJIELI”橙色拱门高高架起,云朵与花朵装饰在两侧,像一场欢迎仪式。街道两旁建筑风格各异,欧式、现代、老里院…</p> <p class="ql-block">青岛啤酒的户外吧台热闹非凡,粉色圆柱广告牌格外抢眼。啤酒龙头一字排开,菜单在阳光下反着光。人们围坐在桌边,碰杯、说笑,空气中飘着麦芽香。树影婆娑,云朵悠悠,这一刻,快乐简单得就像一杯冰镇啤酒。</p> <p class="ql-block">又见“青岛”牌坊,红底金字,写着“SINCE 1900”。灯笼高挂,整条街被染成喜庆的红。传统建筑静静伫立,像是百年前的模样。走过这里,仿佛也走过了百年光阴——老街不老,它只是把岁月酿成了酒,等你来尝一口。</p> <p class="ql-block">最后我们快乐的离开了老街里,摄影快乐,快乐摄影…。</p><p class="ql-block">摄影者:金柱子(宋其先);</p><p class="ql-block">摄影时间:2025年5月~2025年9月17日;</p><p class="ql-block">文章发布:2025年9月19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