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01 比鬼神更可怕的是人心。</p><p class="ql-block">前段时间,英国伦敦发生了一起谋杀案,不仅在当地掀起轩然大波,更隔着万里冲上了中国热搜。</p><p class="ql-block">为什么一桩国外凶案,能让国内网友彻夜讨论?</p><p class="ql-block">因为它不是简单的暴力犯罪,而是一场“农夫与蛇”的现实复刻。</p><p class="ql-block">被害的女子叫维多利亚,今年36岁,她有三个孩子,最大的12岁,最小的才5岁。</p><p class="ql-block">她住在伦敦哈默史密斯区,一座约合人民币1255万的公寓里。</p><p class="ql-block">可以说,生活算是中产,日子过得安稳体面。</p><p class="ql-block">可她偏偏有个软肋,就是共情能力太强,见不得别人受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一天,她去了伦敦流浪汉收容所。</p><p class="ql-block">遇到了39岁的非裔流浪汉阿杜姆。</p><p class="ql-block">看着对方蜷缩在角落、一副落魄无助的样子,维多利亚的同情心瞬间泛滥。</p><p class="ql-block">她也没多想,就把他带回了家,给他提供吃的、住的,让他不再流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然而几天后,有人报警称小区发生凶案。</p><p class="ql-block">等警察赶到后发现,维多利亚头朝下倒在血泊之中,头上套着黑色垃圾袋,上面还死死压了一只枕头。</p><p class="ql-block">打开后发现,她的头部后侧和侧面,有10多处被砸的伤口,而人早已没了呼吸……</p><p class="ql-block">她的死状非常惨烈,不敢想象,当木槌一下下砸向头部时,她该多么痛苦与绝望?</p><p class="ql-block">而更让人唏嘘的是:杀害她的,正是那个她好心救助的流浪汉。</p><p class="ql-block"> 02</p><p class="ql-block">原来,收留阿杜姆没几天,他就因为一个东西的归属问题,和维多利亚产生争议。</p><p class="ql-block">在维多利亚看来,我收留你在我家,你不仅不感恩还觊觎我家东西?</p><p class="ql-block">于是她便留了张字条,让阿杜姆尽快离开。</p><p class="ql-block">可在这个流浪汉的思维里,我住在哪哪里就是我的地盘,所有东西都属于我,凭什么让我走?</p><p class="ql-block">于是俩人发生了争执,他怒气之下抓起家里的木槌,就朝着维多利亚的头猛砸。</p><p class="ql-block">为了不让惨叫声传出去,还特意蒙上垃圾袋,再死死压上枕头。</p><p class="ql-block">邻居报了警,可一切都太晚了。</p><p class="ql-block">36岁的生命戛然而止,三个还没懂事的孩子没了妈妈,而维多利亚到死都不知道,自己亲手领进门的,根本不是需要帮助的可怜人,而是一个藏着獠牙的惯犯。</p><p class="ql-block">警察查了之后发现:</p><p class="ql-block">阿杜姆早有案底,之前就因抢劫、威胁女性等暴力犯罪多次被捕。</p><p class="ql-block">而更荒诞的是,他在杀人逃跑后,又返回了维多利亚的家里拿东西,简直太肆无忌惮……</p><p class="ql-block">整起案件,看得人又心疼又生气:</p><p class="ql-block">这个被害者不是太善了,而是太蠢了。</p><p class="ql-block">她就没想过,一个39岁正值壮年的男人,为什么不工作而流浪吗?</p><p class="ql-block">而面对一个素不相识的流浪汉,你可以给他一些钱、一些吃的,你甚至可以给他找一个酒店,但你为什么要把他领到家里来?</p><p class="ql-block">圣母心真的会害死人的。</p><p class="ql-block"> 03</p><p class="ql-block">知乎上一个提问:</p><p class="ql-block">有网友想资助山区里的穷人,但又担心基金会贪钱,就想自己面对面去捐助。</p><p class="ql-block">但当时有个高赞回答:</p><p class="ql-block">“建议不要直接对穷人提供帮助,更不要轻易介入对方的生活。”</p><p class="ql-block">这让我想起一个朋友,这些年他一直默默资助一些山区孩子读书,但他是直接把钱打到学校账户,所有流程都通过学校对接。</p><p class="ql-block">至今,只有校长有他的联系方式,校长多次提出,邀请他去捐助孩子家里看看,和孩子见一面,受助的孩子也常托老师转达,希望能要到他的手机号,发信息说声谢谢。</p><p class="ql-block">但每次他都拒绝了。</p><p class="ql-block">他从不过问资助对象的名字、性别,不与他们建立任何私人联系,他的公司长期缺人,这些孩子长大了,他也没有想过把他们安排进自己公司上班。</p><p class="ql-block">有时候我们会调侃他,做善事不就图被感恩吗?</p><p class="ql-block">这样默默付出不觉得“亏”吗?</p><p class="ql-block">他的回答让我至今印象深刻:“我帮他们是希望他们能好好读书,也是表达自己的善心,大家守好自己的边界,不扯上复杂的关系,既能保护我不被打扰,也给他们留一份体面,这就是最好的结局。”</p><p class="ql-block">为什么很多企业家喜欢匿名捐赠?</p><p class="ql-block">为什么很多明星都是捐给慈善组织?</p><p class="ql-block">这里面其实还是有一定道理的。</p><p class="ql-block"> 04</p><p class="ql-block">忽然想起前段时间一位名叫三哥的博主经历。</p><p class="ql-block">去年三哥在孟加拉旅游时,认识了贫民区的小女孩奴迪及其她的父亲扎黑。</p><p class="ql-block">扎黑靠拉三轮车谋生,一家三口辛苦干活。</p><p class="ql-block">一天也只能吃一顿饭。</p><p class="ql-block">三哥心生怜悯,便开始帮扶这家人:不仅每次去都带食品、衣物,带他们逛商场、游乐场,还带着奴迪回国治眼疾、送她去学中文。</p><p class="ql-block">甚至花9000元给扎黑买电动三轮车,还拿2万元帮他还了债,他也和这一家人深度捆绑到了一起,私生活接触越来越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对于孟加拉底层穷人来说,已经是改变命运的恩赐了,可真心没换来真心。</p><p class="ql-block">在扎黑一家人的眼中:</p><p class="ql-block">三哥是拍摄自己的视频火了,这个博主是靠拍自己赚了钱,便生出了“分钱”的贪念。</p><p class="ql-block">扎黑先把电动三轮车半价卖掉,撒谎说是“被没收”;接着又以买地为由,索要18万人民币。</p><p class="ql-block">可实际买地费用仅需4万,本质就是看三哥有钱,想榨取更多好处。</p><p class="ql-block">而更可怕的是,三哥识破谎言后,扎黑一家当场翻脸,喊来20多个当地黑社会,将三哥的车团团围住,抢走他的护照,恶狠狠地威胁:</p><p class="ql-block">“不给钱,就别想走”。</p><p class="ql-block">最让人寒心的是,扎黑用来联系同伙、对着三哥拍摄施压的手机,还是当初三哥出钱买给他们的。</p><p class="ql-block">最后三哥没办法,只能联系当地警察才能勉强脱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想那一刻,三哥心里只剩彻骨的寒凉吧?</p><p class="ql-block">不计成本帮助贫穷的一家人,最后一家人都成了白眼狼。</p><p class="ql-block">其实我们很多人,和维多利亚、三哥一样,对穷人都有天然“滤镜”,默认贫穷=可怜=善良。</p><p class="ql-block">总觉得身处困境的人,品性一定纯良,只是运气差了点;总以为只要自己真心帮一把,对方就会记着这份好,用善意回应善意。</p><p class="ql-block">可我们忘了最关键的一点:</p><p class="ql-block">贫穷只是一种生活状态,从来不是人品的“保证书”。</p><p class="ql-block">老祖宗说:</p><p class="ql-block">穷生奸计、穷生恶念,有些人一辈子处于贫穷的状态,不是没有原因的。</p><p class="ql-block"> 05</p><p class="ql-block">早前河南郑州,有家馒头店的老板做了件暖心事:</p><p class="ql-block">给起早贪黑的环卫工人免费发馒头,这一送就是一个多月。</p><p class="ql-block">她本想让辛苦的人能吃口热乎的,可这份善意,慢慢变了味。</p><p class="ql-block">有人说不要馒头,直接找老板要现钱:</p><p class="ql-block">“8毛钱一个,3个就是2块4,我不要馒头,你把钱给我。”</p><p class="ql-block">有人来晚没领到馒头,当场对着她破口大骂:</p><p class="ql-block">“这肯定是环卫公司给你钱了,这是我们该得的,你不给就是私吞爱心款。”</p><p class="ql-block">好好的爱心行动,成了白眼狼们的索取工具。</p><p class="ql-block">他们早忘了,过去一个多月里,自己每天都能从这里拿走免费的馒头,这本就不是“理所应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实这样的事,我们听过太多:</p><p class="ql-block">丛飞倾尽300多万积蓄资助183个孩子,但自己患胃癌没钱治病时,却还被受助者家长催捐,骂他是骗子。</p><p class="ql-block">孙俪资助贫困大学生,对方却因欲望不满反咬一口,孙俪暂停捐助之后,对方在报纸上发文污蔑。</p><p class="ql-block">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受助者恶意”。</p><p class="ql-block">你以为掏心帮人会换来感恩,可最后得到的,往往是怨恨与不解。</p><p class="ql-block">这也是我为什么劝你,一定要和帮助的人保持距离,因为善良是很容易滋生贪欲的。</p><p class="ql-block">你第一次帮他,他会觉得是幸运;你第二次、第三次帮他,他会觉得是应得的,索取会越来越多。</p><p class="ql-block">这时一旦你满足不了,之前所有的付出都会被清零,在他眼里,你不再是恩人,而是“亏欠者”,只剩下满是怨气的指责。</p><p class="ql-block">而这个时候如果你和他们离得太近,往往就会遭到反噬。</p><p class="ql-block">就像孙俪资助的那个人,知道她是明星,就故意用舆论施压。</p><p class="ql-block">就像丛飞,知道他是歌手,所以故意给他道德绑架。</p><p class="ql-block">有些人,一旦你和他们走得近,你的生活细节、工作地址,甚至家人的情况都会被摸清。</p><p class="ql-block">他们知道你怕什么、在乎什么,要么死缠烂打介入你的私生活,要么拿你的软肋当要挟筹码,就算你想躲,都防不胜防。</p><p class="ql-block">就像曾仕强说过那句话一样:</p><p class="ql-block">我们有太多人的苦难,就是从想要拯救一个人开始的。</p><p class="ql-block">面对这些人,你可以给他一些钱、一些吃的,可以帮他联系救助中心、指条明路,但千万别介入他们的生活,更别想着拯救他的人生。</p><p class="ql-block"> 06</p><p class="ql-block">之前有个扶贫案例:</p><p class="ql-block">国家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无数扶贫干部扎根基层,给贫困户送房屋、分田地、发猪羊、补粮油,把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到手里,帮不少人走出了贫困。</p><p class="ql-block">可有人刚有了稳定生活,就向扶贫干部提新要求:</p><p class="ql-block">“你得给我弄个女人来!”</p><p class="ql-block">干部劝他先收拾好家里、改善自身状态,他却理直气壮地反驳:“你不把女人弄来,我怎么整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有些“心穷”的人,一辈子都救不起来的。</p><p class="ql-block">之前网上有个段子:</p><p class="ql-block">人生有四大多管闲事:</p><p class="ql-block">扶烂泥,雕朽木,翻咸鱼,烫死猪。</p><p class="ql-block">生活里,一些人可能会有“救世主心态”:</p><p class="ql-block">见别人日子过得难,就忍不住想伸手救一把。</p><p class="ql-block">可很多时候,有些人的穷,是自己选的。</p><p class="ql-block">你帮他解决了吃饭问题,他就想要房子;你帮他弄到房子,他又想要钱;你给他找了工作,他嫌累不想干。</p><p class="ql-block">对这样的人,你的热心反而会激发人性里的贪婪。</p><p class="ql-block">所以老话说“救急不救穷”,一时缺钱的,帮一把能站起来;可那种懒得动、只想靠别人的,你再帮也是白搭,还容易把自己搭进去。</p><p class="ql-block">电视剧《繁花》中,金科长在奉劝徒弟小汪时,说过一句话:</p><p class="ql-block">做事情时,心可以热,头一定要冷。</p><p class="ql-block">心热,是让这个世间有温暖;头冷,是对自己和家人的保护。</p><p class="ql-block">人与人之间,还是要有一定的界限感,你可以送饥肠辘辘的人一碗饭,但别把自己大门毫无保留敞开;你可以给迷茫的人指一条路,但别把人往自家致命的地方去引。</p><p class="ql-block">我们总被教导要善良,可西方有句谚语:</p><p class="ql-block">“通往地狱的道路,往往是善意的石头铺成的。”</p><p class="ql-block">不做“救世主”,不贪“被感恩”,帮人时留一分分寸,相处时守一份边界,这才是对自己和家人最大的负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