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19日上午9.30分钟,武汉浮生艺术馆内,一场特殊的“画室课”正悄然展开。江岸区老年大学山水花鸟班的22名学员,在李建华老师和张丽荣班长的带领下,漫步于“武汉老年大学书画作品展”的展厅中。这里没有传统的课桌与黑板,取而代之的是一幅幅浸润着岁月墨香的丹青佳作,而李老师的讲解声与学员们的惊叹声,交织成秋日里最动人的艺术和弦。</p> 一、艺术馆里的“流动课堂” <p class="ql-block"> 看这幅作品,用淡墨渲染山石,浓墨点缀远山,虚实之间尽显山水之灵。”李老师驻足在一幅山水画前,手指轻点画面,为学员们剖析笔法。张班长则适时补充:“作者是老年大学校友,退休后才提笔学画,如今已能参展了。”学员们围拢过来,有人掏出笔记本记录,有人用手机拍下细节,还有人低声讨论:“原来枯笔皴擦能画出石头的质感!”</p> <p class="ql-block"> 浮生艺术馆的玻璃幕墙将自然光引入展厅,洒在宣纸装裱的作品上,仿佛为每一幅画镀上了金边。学员们穿梭于工笔花鸟、写意山水之间,时而屏息凝视,时而会心一笑。这场“沉浸式课堂”,让书画不再局限于纸上的技法,更成为可触摸、可对话的生命表达。</p> 二、银发丹青背后的故事 <p class="ql-block"> 展厅中央,一幅幅作品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但张丽荣班长画的竹更吸眼球”,李老师看到一幅画后说:“我更喜欢班长画的竹”。艺术馆策展人介绍,本次参展的60余幅作品,创作者平均年龄68岁,他们用画笔重新定义“退休生活”——有的从零基础起步,有的将人生阅历凝练成色彩,每一笔都是对时光的深情回望。</p> <p class="ql-block"> “原来老年大学不是‘打发时间’,而是‘创造时间’。”一位参观者感慨道。她的速写本上已记满心得:“李老师说画画要有深浅、远近,我得回去多练习。”</p> 三、一堂课,一场心灵之旅 <p class="ql-block"> 参观结束后,学员们在休息区分享感悟:“以前总觉得老了学不会新东西,今天看到这些作品,我也有信心了!”李老师则总结道:“艺术没有年龄界限,关键是用心观察生活。”</p> <p class="ql-block"> 离开时,艺术馆外的梧桐叶正随风飘落。学员们恋恋不舍,仿佛捧着一份沉甸甸的灵感。这场特殊的“画室课”,不仅教会我们如何用笔墨捕捉光影,更让他们明白:艺术是永不退休的旅程,而衰老的只是岁月,不是热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