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哈尔滨 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b></p> <p class="ql-block">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保护街区,是集文化、旅游、休闲娱乐、餐饮、购物、体验、住宿于一体的具有多元化文化旅游商业街区,位于哈尔滨市道外区中部,是中国国内现存最完整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群之一,也是哈尔滨民族工商业的发源地。</p><p class="ql-block">20世纪20年代,道外街区逐渐形成中华巴洛克建筑群。2007年,中华巴洛克保护更新计划被列入哈市政府重点工程。2010年,被列入哈尔滨“中兴”建设10项重点工程之一的“建筑遗产保护利用工程”。截至2017年6月,保护更新一期、二期项目已完成改造。2021年11月,启动中华巴洛克街区三期改造项目。2023年11月,被评定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p><p class="ql-block">街区北起靖宇街,南至南勋街,西起景阳街,东到南四道街。涵盖四合院、三合院,以及两进、多进等院落形式。在业态布局上,规划为综合型时尚商业街区和文化旅游商务特色街区两个主题区;在功能定位上,划分为传统餐饮文化服务区、新文化创意产业园、商住文化体验区三个特色片区。</p><p class="ql-block">2023年11月1日,街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公示名单。2024年8月,获批全国“文艺两新”集聚实践基地。街区内有富有传统气息的商业文化、餐饮文化和民俗文化等非物质文化资源,对挖掘哈尔滨城市文化内涵、传承哈尔滨市文脉有深远意义。</p> <p class="ql-block"><b>巴洛克建筑</b></p><p class="ql-block">兴起于17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建筑风格,是欧洲最伟大的建筑风格之一,“中华巴洛克”简单来说就是中国化的巴洛克建筑,主要特点是:建筑临街的侧立面是巴洛克建筑风格,而局部装饰的图案则取材于中国传统的祈福文化元素,比如石榴、葡萄象征多子,蝙蝠、牡丹、如意、铜钱、卷草等则表达了福、禄、寿、吉祥之意,立面背后的空间是典型的中国四合院,平面布局和功能都是传统民族的,这种“前店后宅”、四合院式的民居商市建筑,就被称作“中华巴洛克”,是一种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AI消除的对比图</p> <p class="ql-block">首次体验相册的“魔法消除”-“智能去人”,惊奇这个功能的智能!如今,AI的加持,已然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游人如织的地方,拍张满意的照片,实属不易。不是这个人的背影,就是那个人的脸面,若要对照片进行处理,往往需要花费不少时间,效果也不一定让人称心如意,因为要对图像处理软件操作十分熟悉。</p><p class="ql-block">现在打开手机相册的AI功能,仅仅确认要消除的路人,几秒钟后的效果,让人不敢相信,消除的如此彻底,背景还原的如此真实,的确服了AI的强大。</p> <p class="ql-block"><b>关公雕像</b></p><p class="ql-block">由龙商文化衍生而来,旨在传承诚信重义的商业精神。20世纪初,哈尔滨作为商业重镇,以傅家店、同济商场等为代表,形成了独特的龙商群体文化。关公像的设立,体现了当地对诚信经营的重视,成为商家精神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5年9月18日晚,天气晴7~2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