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之约》的咏叹

子晓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春天之约》的咏叹</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子晓</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春天之约》一书,是桂森老领导在大病初愈后写的一本书。可谓容量宽泛,内涵深刻,历史久远,具有现实意义的一本好书。是用他一生写就的生命的长歌,人性的祈祷,亲情的眷恋,心路的历程。有很强的可读性,这也是我在此书发行时候的感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生命的长歌</b></p><p class="ql-block"> 是一位敢于与命运抗争的人。从脆弱幼小生命的开始,到多次遇险差点丢命的少年、青年,以至在坎坷的政治命运中他都抗争过来,就是在他做大手术前,他还饱蘸笔墨写就《为生命喝彩》的诗篇,他用大无畏精神唱响了生命的长歌。《约》中提到在他青少年时遇到过三件险事。玩射箭比赛让别的孩子射中左眼,眼睛险些瞎了,可谓福大造化大;放学他骑自行车,下坡时为躲开撞到别的孩子,结果自己被后面的大客车撞倒,在大客车下昏了过去,这一次他可是舍己救人,精神可嘉;工作后,他下矿路过铁路,因天黑、视角不好,没有看到火车过来,只差半步就被火车撞到,这可谓命大。《约》中又提到他十三岁患伤寒死里逃生;因病,他一次胃穿孔、两次胃部大手术,四次胃部大出血,更重的一次是心脏搭桥。用他的话说:“我命里多灾多难。”面对着这种种灾祸和病魔,他一次次与死亡擦肩而过,显示他那大无畏的、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特别是在他心脏搭桥手术前后,所表现出来的乐观主义,令人佩服。他在心脏手术前,没有被死亡吓倒,而是静下心来,用七天时间写下了《为生命喝彩》这本令人敬佩的书。他在《病榻抒怀》中写道“沉疴不起亦心焦,暂借书中慰寂寥”。这与病魔作斗争,苦中作乐精神实在令人敬佩、赞叹!他的生命力如此坚强,也可能是他与猫缘有关。他刚出生时脸憋得发紫,没有一点气息,是好心邻居张大娘用刚生下一窝九只小猫仔与他嘴对嘴的呼吸、换气,还有那一声声的猫叫,硬是把他从死亡线拽了回来,可谓他“猫有九命”。</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他有顽强的生命力,那他的政治生命力更强。在他四十五年的工作生涯中,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与文秘打交道的,哪苦累是一般人受不了的。可是就这样还要忍辱负重,委曲求全 。《约》中说:“工作上我是依靠对象,政治我是异己对象”政治上是十分不平等,这样前后有二十年。李老在诗中曰:“向隅暗洒伤心泪,人前强作欢笑声”。特别是文革动乱时期,飞来的横祸,让他始料不及。第一个挨整,第一个挨斗,第一个进牛棚。什么罪名、什么十八般武器全用他身上了,那罪遭的惨不忍睹。那场浩劫,给人们在心灵上、肉体上打击很大,那简直是人间第一个大地狱,可谓“焚心煮骨”。就这样还是没有把他打倒,在他身上体现了顽强的生命力。</p><p class="ql-block"> 通过《约》这浓浓的墨香我不仅闻到他对生命的渴求,也体会到他对人性的祈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人性的祈祷</b></p><p class="ql-block">无论在任何的情况下,或命运坎坷、挫折;或时运顺达、辉煌的时期,他都能显现人的本能和理性的真实。把个大写的人塑造得可歌可泣,令人更加钦佩赞美。他一直把坦诚做人,勤奋学习,甘于奉献作为人性的祈祷。从他第一次舍己救人,到他默默无闻耕耘文秘那块田地,又到走上领导岗位,当好公仆都显示他人性的一面;从他年年考试前三名,到他成为全市文秘泰斗,以至于他那娟秀、奔放的诗文和那呼之欲出的《春天之约》的书,都显示他发奋读书,肯于专研,勤于思考的优秀品学精神。从《约》中读到做文秘工作很辛苦,这是一件默默无闻、呕心沥血、挥汗如雨、腰酸驼背,不讨好的工作。个中的滋味只有从事文秘工作的人才能理解。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胡子蹭蹭长,头发哗哗掉,喝墨水,尿黄尿,省了媳妇,费灯泡,一宿干了一个大材,还不知领导要不要。”这至今也是从事这项工作的写照。《约》中提到:市里召开党代会,他打了五天五夜班,赶写党代会报告,每天睡觉不超过两小时,报告写完了,人也进医院了。他在《约》的诗词中写道:“文秘工作无名氏,一生辛苦有党知。”甘当人民公仆是他人生的追求。他没当过多少年有实质性的官,但是在他担任政府秘书长、常务副市长和矿务局副局长十几年中,他始终做到把老百姓放在心中,并身体力行为老百姓做实事,做好事。他满腔热忱的认真接待每个来访者,积极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不到三年时间,他与同志们把全市历史积案全部结完了。人们称他为“李青天”。他为四百户解决吃水的故事;大年三十供水管道冻裂了,他与工人奋战在抢修工地上事迹,令人称赞,等等。这一切都源于他祖父还有他五叔对他的影响,老领导和好朋友的影响,特别是保尔柯察金对他的影响最大,他不仅把保尔人生的格言背诵下来,还铭记在心里,永远激励和鞭策自己。</p><p class="ql-block"> 《约》不仅向世人展示他光辉人性的一面,也道白了他对亲人的眷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亲人的眷恋</b></p><p class="ql-block"> 在他的亲人中他是非常令人佩服的。在父母面前是个大孝子,在妻子面前他是个好丈夫,在子女面前他是个好父亲。他用心与他们沟通,他用爱去呵护,就是在他的亲属邻里中也是一个令人敬佩的人。他用爱心书写了对亲人的眷恋。李老十三岁离开家乡到城里读书,十六岁母亲去世,他没有来得及服侍过母亲。但每年腊月初九那一天,他都早早的来到灵前拜祭,以寄托哀思。十七岁与妻子结婚,在生活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他与长他两岁的妻子,操持全家六口人的生活,服侍有病的父亲。特别要提及的是他的妻子,对家贡献最大,这是他几次提到的,也是他在她生命最后阶段一直陪伴的理由,深爱切肤。他在《约》中深情的写道:“在这六十年岁月里,我和玉兰经历了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少年的时代,结婚后又经历了历尽艰辛,相濡以沫的漫长岁月,现在正在经历夕阳无限好,晚霞尚满天的老年时代,……”他用十二个字对他的爱妻进行概括:“勤奋、孝顺、贤淑、和睦、仁爱、忠贞”。他把天下最美的词都用在他的爱妻身上,还觉得“挂一漏万”。足见他对妻子的深切的爱意。从他妻子发病到逝去,每一个细节他都了如指掌,包括用药、膳食、穿衣和适当运动、遛弯,他都一一照料,细致入微。他特别注意报纸和电视各类有关治疗妻子病的消息,什么支持疗法、基因疗法、美国的依瑞沙疗法,等等。不在乎钱多少,只要有一线希望,管用就尝试,可谓十分用心。他在《约》中这样写道:“病魔未除含恨去,余生对影总成哀。”他有三女一男四个孩子,每个子女与他的感情都很深,他对四个子女言传身教,关爱有加。在每个孩子发展的重要阶段,他都能及时去指导,去帮助。每次有病时他都十分想念亲人,做手术前都要写信给孩子她们,但每每都没发,只有手术成功后再发信,他怕亲人们担心。他对亲人是这样,对朋友和邻里也是关照有佳,与之和睦相处。对老领导、老工友特别有责任心。有的去世了,他都能亲自到场送葬,并善待他们遗孤。</p><p class="ql-block"> 在《约》一书不仅向世人吐露对亲人的爱,也袒露了境界高远的心路历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心路的历程</b></p><p class="ql-block"> 在灵与肉变奏曲中,他用内心的灵动、睿智、情感演绎人生,象一条涌动河在流淌,诉说着每一时期他的思想变化,由萌动到成熟,低级到高级,由自然王国一步步走向自由王国,闪现出他心思灵敏,情感丰富,心驰神往,境界高远的心路历程。每个人思想变化都与他的成长过程有关。在少年时期。是他爷爷只身闯关东,靠勤劳打拼家业的经历,教育他从十六岁走出家门,独立走人生;又是他爷爷和叔叔散财大办慈善事业,抚养流浪儿,赈济逃荒者的善举,影响他一生为民的品德;是爷爷“忠孝传家远,诗书继世长”的古训,是恩师徐海岚高超教义,是母亲严教慈爱培养了他无论学什么、做什么,都想争先,不甘落后的精神。在青年时期。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保尔,那种坚强不屈、百折不回的革命意志和身残志坚、顽强奋斗的惊人毅力激励他战胜各种病魔和各种磨难。走上工作后,他遇上许多好领导、好同志对他的影响很大,完成了人生的塑造。用他的话说:“他们有的是我的启蒙老师,有的是革命阅历十分丰富的老同志,我就是不断向这些老师们学习的过程中走完自己工作历程的。”从最初启蒙老师马泰来、武树义,教会了他如何去学习、去工作;到历届市委书记中的梁成义、霍方侠,教会了他肯动脑筋、有理论、有见解、重实干作风;还有曲绍文、于洪恩同志。特别是于洪恩同志对他的影响最大。用他的话讲有三条:“一是他坚持原则,雷厉风行,以身作则,敢抓敢管,有不战则已,战则必胜的好思想、好作风;二是他心中装着广大矿工,始终不忘矿工的安全和疾苦;三是他始终不忘家乡父老,不忘那些一起战斗过的老同志,对家乡的建设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经常挂在心上,给予多方面的帮助”。</p><p class="ql-block"> 他这样说道:“我可以说,我对于朋友的优点和长处,总是能虚心的学习,从来不会忌贤妒能,我深信‘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句至理名言,‘见贤思齐’焉!”他有一首诗最能说明对人生的认知:“天高地厚党恩长,结草衔环难补偿。平生愿学焦裕禄,肝脑涂地又何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