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琅琊山、采石矶、徽州古城、屯溪老街</p> <p class="ql-block"> 琅琊山--位于滁州市境内,山色绚丽,林深木秀,景色宜人,自然风光秀美,人文景观丰富,有“皖东第一名胜”之赞誉。琅琊山半山腰上有中国四大名亭之一的醉翁亭,亭中有苏轼手书的《醉翁亭记》碑刻,被称为“欧文苏字”。欧阳修以一篇《醉翁亭记》使醉翁亭名闻天下。</p> <p class="ql-block">伴芳亭</p> <p class="ql-block">醉翁亭始建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山僧智仙为欧阳修而建,欧阳修命亭名并撰《醉翁亭记》一文而闻名遐迩。醉翁亭居全国四大名亭之首,有“天下第一亭”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醉翁行乐处--这里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被贬滁州时,常与宾客饮酒作乐、寄情山水的地方,其《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等描述,便是对当时情景的生动写照 。</p> <p class="ql-block">欧阳修作记,苏东坡书写的欧文苏字《醉翁亭记》原碑已残,字迹难辨,后人按故宫珍藏的拓本复刻石碑,存于宝宋新斋内,另按比例缩小的石碑存于醉翁亭旁。</p> <p class="ql-block">宝宋新斋</p> <p class="ql-block">“天外孑遗”亭中的菱溪石是一块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观赏石。欧阳修任滁州知州时在滁东菱溪发现。该石色泽紫红,表面多孔,内里皆通,四面可观,形似太湖石,质如灵璧石,玲珑坚硬,嶙峋奇特。欧阳修对其情有独钟,作《菱溪石记》和《菱溪大石》诗,苏轼、苏舜钦、米芾等宋代文人也纷纷为之吟诗作文。</p> <p class="ql-block">古梅亭</p> <p class="ql-block">欧阳修手植梅--俗称“欧梅”,位于醉翁亭旁,是全国四大“梅寿星”之一 。欧梅树高8米,华盖约50平方米,有四枝主干,每年2月份开始开花。</p> <p class="ql-block">琅琊寺--我国东南名刹,建于唐代大历年间(766-770年)。</p> <p class="ql-block">明月观</p> <p class="ql-block">采石矶--位于马鞍山市南,与南京燕子矶、岳阳城陵矶合称“长江三矶”。采石矶临江兀立,壁陡岩峭,遥向挟江对峙的天门山,万里长江浩荡而来,气势磅礴。</p> <p class="ql-block">万竹坞</p> <p class="ql-block">伯牙台--源自春秋时期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相传钟子期的家乡在马鞍山钟村,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就发生于此。这组雕塑作品《知音》再现了伯牙抚琴,子期倾听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圆梦园</p> <p class="ql-block">三公亭</p> <p class="ql-block">沉香亭</p> <p class="ql-block">清风亭--- 因李白的诗句而声名远扬。亭内正中立有《清风亭重建记》碑石,楹柱上挂有楹联“自公一去无狂客,此地千秋有盛名”。</p> <p class="ql-block">唐李公青莲祠</p> <p class="ql-block">李白祠</p> <p class="ql-block">太白楼--始建于唐元和年间,与湖南岳阳楼、湖北黄鹤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长江著名的“三楼一阁”。</p> <p class="ql-block">李白纪念馆--采石矶与李白有着深厚的渊源,李白一生曾七次来到马鞍山,大多与采石矶有关,他多次登临采石矶,留下了《望天门山》《夜泊牛渚怀古》《横江词》《姑孰十咏》等多首脍炙人口的诗篇。</p> <p class="ql-block">燃犀亭</p> <p class="ql-block">蛾眉亭</p> <p class="ql-block">采石矶--位于长江咽喉,历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曾发生过孙策渡江袭牛渚、宋金采石矶大战等著名战争20余次。</p> <p class="ql-block">三台阁--采石矶的制高点,也是李白文化的重要展示地 。阁内多处设置有李白雕像和相关介绍。登上三台阁,可南望天门中断,西眺大江奔流,东睹古镇采石,北看九华风光,尽览采石矶及周边的壮丽景色。</p> <p class="ql-block">徽州古城--又名歙县古城,始建于秦朝,是我国四大古城之一。徽州是徽学发祥地,被誉为“东南邹鲁”、“礼仪之邦”。古城分内城、外廊,有东南西北四个门,至今还保留着瓮城、城门、古街、古巷等。</p> <p class="ql-block">徽州府</p> <p class="ql-block">阳和门</p> <p class="ql-block">谯楼</p> <p class="ql-block">大学士牌坊即许国石坊,位于歙县徽州古城的中和街,是徽州牌坊中的杰出代表 。许国是歙县人,历经嘉隆万三朝,官至礼部尚书、少保兼太子太保等,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许国因平乱有功,神宗赐建牌坊,以旌表功勋。</p> <p class="ql-block">许国石坊又名“八脚牌楼”,是全国现存唯一的一座八角牌楼。为仿木构造建筑。石坊四面八柱,柱上12块靠背石为狮子圆雕,形态生动活泼。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内外侧都有精美的图饰。</p> <p class="ql-block">斗山街--位于徽州古城内,建于明清时期,集古民居、古街、古雕、古井、古牌坊于一体,犹如一幅长长的历史画卷。</p> <p class="ql-block">屯溪老街--我国保留最完整、最具南宋和明清建筑风格的古代街市,由不同年代建成的300余幢徽派建筑构成,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一。</p> <p class="ql-block">屯溪老街的商品丰富多样,充满浓郁的徽州特色。商品以歙砚、徽墨最为著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是文人墨客喜爱的珍品。还有包括砖雕、木雕、石雕、竹雕的徽州四雕。</p> <p class="ql-block">老街上有著名徽菜臭鳜鱼以及毛豆腐、黄山烧饼等小吃。</p> <p class="ql-block">新安江畔的屯溪老街</p> <p class="ql-block">镇海桥--又名屯溪老大桥,位于新安江、率水、横江交汇处的横江口,东西贯穿屯溪老街与黎阳古镇,是一座六墩七孔石质拱桥,初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有“徽州第一古桥”的美誉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