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阿尔茨海默症‍ 用爱与科学,守护记忆不褪色

涉县木井乡卫生院

<p class="ql-block">  当熟悉的脸庞变得陌生,当珍贵的回忆像沙子般从指缝溜走,当曾经鲜活的人渐渐困在时间的迷宫里——这便是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与家属正在经历的困境。作为一种起病隐匿、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它不仅侵蚀患者的认知与行动能力,更考验着家庭与社会的关爱温度。</p> <p class="ql-block">一、认识“记忆的橡皮擦”:阿尔茨海默症不是“老糊涂”</p><p class="ql-block">很多人误以为“老了记性差”是正常现象,却忽略了阿尔茨海默症的早期信号。它并非简单的“衰老”,而是一种需要警惕的疾病:</p><p class="ql-block"> • 早期可能出现“近事遗忘”,比如刚说过的话、刚做过的事转身就忘,却能清晰回忆起多年前的琐事;</p><p class="ql-block"> • 逐渐出现语言表达困难,想不起常用物品的名字,说话颠三倒四;</p><p class="ql-block"> • 方向感变差,即使是熟悉的家、常走的路,也可能迷路;</p><p class="ql-block"> • 情绪波动大,可能突然暴躁、抑郁,甚至出现性格改变。</p><p class="ql-block">这些症状并非“老糊涂”,而是大脑发出的“求救信号”。尽早识别、及时干预,才能为患者争取更多有质量的时光。</p><p class="ql-block">二、早防早治:为认知健康筑起防线</p><p class="ql-block">目前,阿尔茨海默症尚无根治方法,但“早发现、早干预”能有效延缓病情进展。我们可以从两方面行动:</p><p class="ql-block"> 1. 科学预防,从日常做起</p><p class="ql-block">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守护大脑的关键:坚持规律运动,如散步、太极拳,促进脑部血液循环;保持均衡饮食,多吃富含Omega-3的深海鱼、新鲜蔬果;勤动脑、多社交,比如下棋、读书、参加社区活动,避免大脑“闲置”;保证充足睡眠,让大脑得到充分休息。</p><p class="ql-block"> 2. 及时筛查,不忽视“小异常”</p><p class="ql-block">若家中老人出现上述早期症状,别抱有“再等等”的侥幸心理,应尽早带老人到正规医院的神经内科或记忆门诊进行检查。通过认知评估、脑部影像等检查,医生能及时判断情况,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帮助患者维持认知功能、改善生活质量。</p><p class="ql-block">三、用爱陪伴:做患者的“记忆守护者”</p><p class="ql-block">对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来说,家人的陪伴与理解比任何药物都更温暖。陪伴时,不妨试着:</p><p class="ql-block"> • 多一点耐心:当患者反复提问、说话不清时,别急着打断或纠正,用温和的语气慢慢回应,像对待孩子一样给予包容;</p><p class="ql-block"> • 多一点细节:把家里常用物品放在固定位置,贴上简单标签;出门时带上写有家庭地址和电话的卡片,避免患者迷路;</p><p class="ql-block"> • 多一点回忆:翻看老照片、聊过去的趣事,帮患者唤醒记忆碎片,让他们感受到“被记得”的安全感;</p><p class="ql-block"> • 多一点支持:家属也需要关注自身情绪,避免陷入焦虑与疲惫。可以加入患者家属互助群,和有相同经历的人交流经验、互相打气,也可以寻求专业心理支持。</p> <p class="ql-block">阿尔茨海默症或许会偷走记忆,但偷不走爱与陪伴。每一个患者都曾是鲜活的、热爱生活的人,他们值得被温柔以待。</p><p class="ql-block">让我们一起,从了解开始,用科学的态度预防,用温暖的陪伴守护,为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撑起一片有爱的天空,让记忆的光芒,不被时光轻易熄灭。</p> <p class="ql-block">涉县木井乡卫生院</p><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