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古城

亮子

<p class="ql-block">图/文 亮子 (原创)</p><p class="ql-block"> 《咏泉州》</p><p class="ql-block"> 郭沫若</p><p class="ql-block">刺桐花谢刺桐城,法界桑莲接大瀛。</p><p class="ql-block">石塔双擎天浩浩,香炉独剩铁铮铮。</p><p class="ql-block">亚非自古多兄弟,唐宋以来有会盟。</p><p class="ql-block">收复台澎今又届,乘风破浪待群英。</p> <p class="ql-block">泉州古城古称温陵、刺桐、鲤城,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素有“海滨邹鲁”、“文献之都”美誉,世界宗教博物馆,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遗产城市,首届东亚文化之都。6.41平方公里的古城范围之内,共有8处世界遗产点、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69处古建筑及近现代重要史迹、代表建筑等传统风貌建筑。有不可移动文物234处,列入福建省重点旅游度假区。</p> <p class="ql-block">自盛唐时起,泉州古城开始兴建,五代时期及宋、元、明,随着海外航运和对外贸易的繁荣与兴盛,刺桐港的海上贸易活动达到空前繁盛,帆樯林立,远航万国。留下了“涨海声中万国商”,“市井十洲人”的繁华图景。</p> <p class="ql-block">泉州港(古称刺桐港)是宋元时期世界级贸易枢纽,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做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起点,其鼎盛时期的贸易网络覆盖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构成了人类历史上首个全球性海洋商贸体系。</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潮汕高铁站出发,乘坐D2282次动车,</p><p class="ql-block">11.40开车,13.35分到泉州站,运行1小时55分,二等座票价119元。在火车站前乘公交车1元坐到泉州古城开元寺西门站,找民宿住下,100元一天,价钱还算便宜吧。接下来就要好好的逛逛这座千年之前就闻名海内外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港口城市。</p> <p class="ql-block">泉州开元寺~位于泉州城西门外,南临城内东西向主街道,是东南沿海地区重要的文物古迹,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始建于唐重拱二年(686年),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始建于公元7世纪,10世纪奠定主体格局,保存着中国古代大型佛寺建造形制发展成型初期的典型布局,即在中轴院落的东西两侧另建塔院,非常珍贵。</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院坐北朝南,中轴线主要建筑包括自南向北依次为紫云屏、天王殿及拜亭、拜亭及东西廊、大雄宝殿、甘露戒坛、藏经阁及其东侧檀越池。东西两侧矗立着镇国塔、仁寿塔两座宋代石塔,整体占地面积约8万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麒麟壁立于开元寺西塔旁东北侧,原放置城北大城隍庙前,“文革”期间因建学校移置开元寺内。据历史记载,麒麟壁建于清乾隆六年(1741年),迄今已有270多年历史。壁高5米、宽19米、厚0.6米。仔细观赏,壁分三垛,主体正中粉壁上用交趾陶镶嵌硕大麒麟一只,是古人敬奉的四灵之一。龙首牛尾,麟身兽蹄,作步步回首顾盼状,嘴咬铜钱,铜铃大的眼睛盯着钱币状的太阳,下面配嵌砖雕元宝、如意等吉祥物。左右两垛各嵌砖刻的灵芝、牡丹、鹿、鹤,以及莲花、珊瑚、羽扇、犀角、葫芦、蜂猴、松、竹、梅等,工艺精湛,气韵盎然。</p> <p class="ql-block">泉州东西塔~位于开元寺内,东西二塔巍然对峙,相距约200米。东西塔是中国最高,也是最大的一对石塔,东塔即镇国塔,高48.27米,始建于唐咸通六年(865年),西塔称仁寿塔,高45.06米,始建于五代梁贞明二年(916年),东西双塔集建筑艺术、绘画、雕刻、宗教文化于一体,具有典型的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特色,堪称塔中明珠。</p> <p class="ql-block">镇国塔下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西塔仁寿塔在晚霞中的美丽庄严景色</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庙宇上悬挂“桑莲法界”的匾额,还有一段奇妙的传说。</p> <p class="ql-block">泉州开元寺原为唐代富商黄守恭的桑园,相传黄守恭梦见僧人匡护禅师求地建寺庙,因不舍桑园,便提出“若桑树三日内开白莲即献地”的条件,结果桑树奇迹般绽放白莲,黄守恭受佛法感化,遂捐地建寺,寺院初名莲花寺,刻匾额“桑莲法界”。唐玄宗时期更名“开元寺”。</p> <p class="ql-block">寺庙殿堂两侧古树参天,郁郁葱葱。</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院内游人虽然众多,但环境卫生干净整洁。</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秀美风光</p> <p class="ql-block">带着簪花拍照的美女比比皆是</p> <p class="ql-block">弘一法师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弘一法师纪念馆~位于开元寺内尊胜院,是我国新文化运动先驱之一、近代高僧弘一法师(李叔同 1880~1942年)晚年居所纪念地。馆内陈列其最后14年居泉州其间的史料、照片、著作及墨宝等珍贵文物,系统呈现其“二十文章惊海内”的艺术成就。作为首传西方音乐者,《送别歌》传唱至今。书法造诣达“朴拙圆满”之境界,更开创中国画坛人体写生教学先河。同时还展现其由艺术巨擘蜕变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的佛学轨迹。</p> <p class="ql-block">泉州西街是西街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沿线有开元寺、东西塔、城心塔、名人宅第、近代洋楼等文物古迹。</p><p class="ql-block">泉州西街于唐开元年间形成,于唐天祐二年(905年)延伸,于民国12年(1923年)改建马路。</p><p class="ql-block">泉州西街东起钟楼,西至城西路,全长1700米,宽10米,是泉州重要的商业街。</p> <p class="ql-block">西街钟楼</p> <p class="ql-block">西街钟楼~泉州西街钟楼是泉州市中心地标建筑,始建于1934年,1935年完工,位于中山路与东、西街交叉口,由留英设计师设计。钟楼高13.8米,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白色外观融合欧洲风格与闽南元素,顶部设四面时钟及避雷设施,底部由四根水泥柱支撑,兼具计时与交通指引功能。</p> <p class="ql-block">泉州中山路步行街~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联排式骑楼建筑商业街,全长2.5公里,融合闽南传统与南洋建筑精华,以独特的历史风貌和鲜活的文化体验著称。</p> <p class="ql-block">中山路教堂~全名泉州泉南基督教堂,始建于1863年,由英国长老会创立,1877年完成主体建设。该教堂总占地面积3500余平方米,新堂建筑高41.5米,可容纳2500人进行宗教活动。</p> <p class="ql-block">泉州西湖公园~位于泉州市区西北部,紧邻国家级风景区清源山,总占地面积100公顷,水域面积82.28公顷,陆地面积17.72公顷。因环境好,风景优美,获多项国际、国内大奖。</p> <p class="ql-block">全园由四岛三桥、三长堤、三片水域组成。</p> <p class="ql-block">四岛分别是枫林岛、桃花岛、生态岛、花果岛。</p> <p class="ql-block">三桥分别是21孔桥(仿北京颐和园17孔桥)、单孔(仿吴江玉带桥)、五孔桥(仿扬州瘦西湖五亭桥)。</p> <p class="ql-block">松风鹤露石牌坊</p> <p class="ql-block">西湖公园繁花锦簇,波光潋滟,鱼虾欢跃,白鹭栖息,湖光山色浑然一体,是泉州市区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古典园林。</p> <p class="ql-block">海天春晓</p> <p class="ql-block">欢迎到泉州来</p> <p class="ql-block">泉州府文庙</p> <p class="ql-block">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中山路,唐开元末年始建,初为“鲁司寇庙”,唐末五代改为“宣圣庙”,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4年)移至现址,南宋绍兴七年(1137年)重建,至嘉泰元年(1201年)建造棂星门,规模逐渐形成。</p> <p class="ql-block">历代屡经修葺,清乾隆年间对殿、庑、庭院、仪门等进行大面积修缮。</p> <p class="ql-block">泉州府文庙是中国东南地区现存规模最大,包含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建筑形式于一体的孔庙古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整体建筑坐北朝南,主体建筑贯穿于南北中轴线上,有大成门、金声门、玉振门、东西庑、大成殿等,皆保留着宋代石质建筑基础,台基等,建筑木构件为清代按原貌复建。</p> <p class="ql-block">2001年6月25日,泉州府文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泉州蟳埔村</p> <p class="ql-block">蟳埔村是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东海街道的渔村,以国家级非遗“簪花围”习俗和“蚵壳厝”建筑闻名,核心景区包括簪花文化街、蚵壳厝建筑群和蟳埔渔港。</p> <p class="ql-block">房屋外墙由宋元时期从非洲运回的海蛎壳砌成,兼具隔热防潮功能,部分建筑雕刻海浪、渔网纹饰,见证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蟳埔村名源于宋代形成的青蟹交易港口,“蟳”指青蟹,“埔”意为临水平地。</p> <p class="ql-block">泉州承天寺~又名月台寺,位于泉州市崇阳门东南、南俊巷东侧。承天寺屡修屡废,历经千年,建筑规模却越来越大,与开元寺、崇福寺并称为“泉州三大丛林”。</p> <p class="ql-block">承天寺原系五代节度使留从效的南园故地,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重修,全寺占地七十余亩,方位坐北朝南。</p> <p class="ql-block">承天寺总体布局为三路,中路为寺院主要殿堂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等。东路有圆常祠、光孝寺、毗卢殿等。西路有功德祠、留公祠等建筑。</p> <p class="ql-block">泉南佛国</p> <p class="ql-block">承天寺环境清幽,颇俱城市山林之概,是闹市中难得的一片园林绿地。</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被称为“城市山林”十奇景的:偃松清风、方池梅影、卷帘朝日、榕径午荫、塔无栖禽、瑶台明月、推蓬雨夜、啸庵竹声、鹦歌暮云、石如鹦鹉。</p> <p class="ql-block">闽南甲刹</p> <p class="ql-block">泉州铜佛寺~位于泉州市鲤城区百源川池畔,原名百源庵,始建于明万历年间。</p> <p class="ql-block">百源川池风光</p> <p class="ql-block">民宿室外拍照片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夕阳西下,古塔在霞光中巍然矗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