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唱响和平一一抗战胜利80周年诗歌朗诵会侧记 钱安

大海(广大)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铭记历史,唱响和平——抗战胜利八十周年诗歌朗诵会侧记 </p><p class="ql-block">钱安</p><p class="ql-block">2025 年 9 月 18 日,当历史的时针指向这个特殊的时刻,在沙坪坝区文化馆音乐厅,一场盛大而庄重的“我们胜利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诗歌朗诵会”如同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这不仅是一场文化的盛宴,更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一次对历史的深情回望,对英雄的崇高致敬,对和平的坚定守望。</p><p class="ql-block">历史回响,拉开纪念序幕</p><p class="ql-block">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音乐厅的每一个角落,仿佛在诉说着那段尘封的历史。下午 2 点,音乐声悠扬响起,如同一阵春风,轻轻地唤醒了人们内心深处的记忆。灯光渐亮,主持人华健和张影迈着坚定而自信的步伐走上舞台。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庄严和神圣,仿佛肩负着重大的使命。</p><p class="ql-block">“八十年岁月如歌,八十载精神永驻。”华健的声音浑厚而深沉,仿佛带着时光的厚重,每一个字都像是一颗历史的珍珠,串联起了八十年的沧桑巨变。“八十年前的今天,硝烟散尽,曙光初现。”张影的话语轻柔却有力,如同温暖的阳光,照亮了那段黑暗的岁月,勾勒出胜利的曙光。他们的开场白,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人们记忆的闸门,将大家带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英雄辈出的抗战年代。</p><p class="ql-block">随后,主持人热情地介绍了出席活动的领导和嘉宾。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一份荣誉和责任,每一个身影都承载着一段历史的记忆。</p><p class="ql-block">著名作家王雨先生、著名画家武辉夏先生等文化界的精英也纷纷就座。他们用自己的作品传承着历史的记忆,用艺术的力量展现着抗战的伟大精神。他们的出席,为活动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让人们感受到了文化的魅力和历史的传承。</p><p class="ql-block">领导致辞,凝聚爱国力量</p><p class="ql-block">重庆市诗词学会会长蔡有林先生首先上台讲话。他身着整洁的西装,步伐稳健地走上讲台。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激昂和慷慨,仿佛心中燃烧着一团火。他的声音洪亮而清晰,在音乐厅里回荡:“八十年前,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抗战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在新时代,我们要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他的话语掷地有声,激励着每一个人,让人们深刻认识到抗战精神的重要性和时代价值。</p><p class="ql-block">沙坪坝区作家协会主席刘清泉先生接着发言。他以作家的独特视角,讲述了抗战历史对文学创作的深远影响。“历史是文学的源泉,抗战历史更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无数的作家用他们的笔,记录了那段悲壮而伟大的历史,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英雄形象。我们要通过文学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抗战历史,传承抗战精神。”他的讲话充满了对文学事业的热爱和对传承历史的责任感,让人们感受到了文学的力量和使命。</p><p class="ql-block">沙坪坝区文化馆副馆长张岩先生在讲话中,表达了对活动的期待和对观众的感谢。“希望通过这次诗歌朗诵会,让大家在艺术的氛围中感受抗战精神的魅力,激发爱国情怀。同时,也感谢各位领导、嘉宾和观众的支持和参与,让我们共同为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贡献自己的力量。”她的话语温暖而亲切,让现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浓浓的关怀和鼓励。</p><p class="ql-block">诗韵激昂,缅怀先烈英魂</p><p class="ql-block">领导致辞结束后,表演环节正式开始。第一篇章“抗战时期诗篇集锦”,仿佛把人们带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年代。</p><p class="ql-block"> 《五月的鲜花》,光未然的经典之作,在杜建和绘莉的深情朗诵下,如同一幅美丽而悲壮的画卷,缓缓展现在人们眼前。“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曾顽强地抗战不歇。”那激昂的诗句,带着一种深深的悲痛和无尽的敬意,让人们仿佛看到了先烈们为了国家和民族,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在枪林弹雨中奋勇杀敌的场景。杜建和绘莉的朗诵声情并茂,他们的声音时而低沉,时而高亢,仿佛在诉说着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又仿佛在为他们的牺牲而哭泣。</p><p class="ql-block">臧克家的《抗战的火苗》,在飞燕的朗诵下,如同星星之火,点燃了人们心中的抗战热情。“抗战的火苗,在我们的血管里燃烧,我们要用热血,把侵略者赶跑。”飞燕的声音充满了力量和激情,她用自己的声音诠释了抗战时期人们的坚定信念和不屈意志。每一个字都像是一颗火种,在人们的心中燃烧,激发着人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p><p class="ql-block">郭沫若的《血肉的长城》,罗辉用雄浑的声音朗诵,仿佛让人们看到了无数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长城。“我们要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把侵略者埋葬在我们的脚下。”那慷慨激昂的诗句,让人们对先辈们的英勇事迹肃然起敬。罗辉的朗诵声如洪钟,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灵,让人们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在抗战时期的团结和力量。</p><p class="ql-block">当《保卫黄河》的朗诵声响起,杜建、绘莉、飞燕和罗辉四人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如同黄河的波涛,汹涌澎湃。“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那激昂的旋律,让人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磅礴力量。他们的朗诵配合默契,声音此起彼伏,仿佛把人们带到了黄河岸边,看到了黄河水奔腾不息,听到了黄河的怒吼声。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首中华民族的战歌,激励着人们为了保卫祖国的山河而奋勇拼搏。</p><p class="ql-block"> 《毕业歌》《救亡进行曲》等诗篇,也在朗诵者们的精彩演绎下,展现出了那个时代青年们的爱国情怀和壮志豪情。他们用诗歌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对自由的向往,对侵略者的愤怒。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这些诗歌就像是一把把利剑,刺向敌人的心脏;又像是一面面旗帜,引领着青年们走向革命的道路。</p><p class="ql-block"> 钢琴独奏《我的祖国》,王觅用灵动的手指在琴键上跳跃,优美的旋律如潺潺流水,滋润着人们的心田。那熟悉的旋律,让人们想起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想起了和平的来之不易。每一个音符都像是一颗星星,点缀着祖国的天空;又像是一朵鲜花,盛开在人们的心中。王觅的演奏技艺精湛,他用自己的音乐诠释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和平的向往。</p><p class="ql-block">时代新声,展望和平未来</p><p class="ql-block">第二篇章“穿越时代的新声”,则展现了新时代人们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和平的向往。</p><p class="ql-block">《卢沟桥的枪声响了》,杨开显的这首诗,在罗希、高歌和苏勤的朗诵下,让人们再次感受到了那段屈辱的历史。“卢沟桥的枪声响了,打破了夜的宁静,惊醒了沉睡的雄狮。”那沉重的诗句,仿佛带着历史的伤痛,让人们铭记历史,不忘国耻。罗希、高歌和苏勤的朗诵声充满了悲愤和激昂,他们用自己的声音表达了对侵略者的愤怒和对祖国的热爱。</p><p class="ql-block">《卢沟桥的辙痕》《勿忘国耻、铭记九一八》等诗篇,也让人们深刻认识到了历史的教训。“历史的辙痕,刻在我们的心中,我们要永远铭记,勿忘国耻。”朗诵者们用深情的声音,提醒着每一个人,要珍惜和平,努力奋斗。这些诗篇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展望,它们让人们明白,只有铭记历史,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p><p class="ql-block">男声小合唱《喀秋莎》《啊 朋友再见》,渝莺合唱团的成员们用悠扬的歌声,传递着友谊和和平的信息。那欢快的旋律,让人们感受到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共同向往。在抗战时期,这些歌曲曾经激励着无数的战士奋勇杀敌,如今,它们依然在我们的心中奏响,提醒着我们和平的来之不易。渝莺合唱团的演唱配合默契,歌声整齐悦耳,仿佛把人们带到了一个和平、美好的世界。</p><p class="ql-block">情景剧《乳娘》,飞燕和雨虹用生动的表演,展现了抗战时期军民鱼水情的感人故事。乳娘用自己的乳汁喂养着革命战士的孩子,她的无私奉献和伟大母爱,让人们深受感动。在那个艰苦的年代,军民之间的情谊就像一家人一样深厚,他们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共同抗击敌人。飞燕和雨虹的表演细腻入微,他们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和表情,诠释了乳娘的善良和伟大,让人们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p><p class="ql-block">在这个篇章中,每一首诗、每一个节目都充满了时代的气息,展现了新时代人们对历史的尊重和对和平的追求。它们如同一束束光,照亮了人们前行的道路;又像是一声声号角,激励着人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奋勇前进。</p><p class="ql-block">活动落幕,传承精神前行</p><p class="ql-block">随着最后一首女声二重唱《如愿》的歌声响起,活动接近了尾声。华健和张影再次走上舞台,他们的声音充满了感慨和祝福。“八十载春秋更迭,抗战精神已融入民族血脉;新时代征程壮阔,历史回响将激励我们永续前行。”他们的话语,如同一面旗帜,引领着人们在新时代的道路上奋勇前进。</p><p class="ql-block">随后,主持人介绍了演出人员和诗歌创作人员,对他们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一份努力和奉献,他们用自己的才华和汗水,为活动的成功举办做出了贡献。杨开显、李海庆、罗希等诗歌创作人员,他们用自己的笔,记录了历史的记忆,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杜建、绘莉、飞燕等朗诵者,他们用自己的声音,诠释了诗歌的内涵,传递了抗战精神。</p><p class="ql-block">最后,全体演员和观众合唱《歌唱祖国》,激昂的歌声在音乐厅里回荡。那歌声,唱出了人们对祖国的热爱,对和平的向往,对未来的信心。大家手拉手,心连心,共同合影留念,将这美好的瞬间定格在历史的长河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场诗歌朗诵会虽然结束了,但抗战精神却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它将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中,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让我们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奏响和平的时代强音!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让我们的祖国在和平与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p><p class="ql-block">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要将抗战精神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用它来激励我们克服困难,勇往直前。我们要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要珍惜和平,维护和平,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因为我们知道,和平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铭记历史,让历史的教训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我们要传承精神,让抗战精神成为我们民族的灵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辜负先烈们的期望,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我们的祖国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p><p class="ql-block">责任编辑:钱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图文转自大象新闻ap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