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沽散笔》(319):爬出井口——践行认知探寻之旅(5)

衔泥斋主人(胡光)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美篇号:19022656</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津沽散笔》(319):</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爬出井口——践行认知探寻之旅(5)</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引言:封闭空间里的认知,不一定都是真理,爬出井口,走出自己的局限,践行认知探寻之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79年1月9日,我从北大荒农场通过“病退”回到天津。从在农场月薪38元,到回津后失去了工作,吃饭穿衣要继续依靠已经年迈的父母,一时间我在食无甘味、夜不能寝的日子里,痛苦且忧郁至极。口舌生疮、精神萎靡……夜里,我经常反复做的梦是:自己孤身一人,在崎岖的山路上艰难的跋涉,抬头总是看不到前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春节刚过,一天,我所在的西南角街道干部老赵来到我家,通知我去街党委报到,让我参加落实政策小组工作,为文革期间无辜蒙冤被斗抄家的街道居民进行复查平反,一天一元报酬……三个月之中,我凭借在农场曾经的组织监察科工作实践、积累的工作能力及经验,出色圆满地完成了任务……之后,街道党委介绍我到公安南开分局西南角派出所做协勤,也是一天一元报酬。我每天参加治安巡逻、抓捕违法犯罪分子、审讯、整卷、报卷等工作。期间,所长指派我配合市局大案队侦查员,对当年一男子专门尾随妇女,用铁锥将人刺伤之后逃匿,作案数十起的恶性案件,进行线索排查,或背负烈日或风雨无阻……经过全局有关单位的协同作战,最终将罪犯抓捕归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半年之后的一个傍晚,夕阳西下,我拖着疲惫的身躯,从派出所刚刚回到家中,街道干部老赵敲响我家屋门,给我带来喜讯:经过街道党委讨论,决定把天津市公安局招聘在西南角街唯一的一个名额,交给我,我知道当时街道有几千男女待业青年……喜从天降,喜出望外,我万分感激感恩党组织!直到现在年逾古稀,我仍然感念人生这件事情:在事先我不知情,没有任何请客送礼之举的情况下,我终于在从农场归来失业九个多月之后,又能自食其力了,不再给父母添麻烦了。这一切,都是街道党委清廉执政、秉公理事的结果……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那一夜,老城厢四合院墨色的天空,一轮皎洁的明月升起,圆圆的清澈的辉晕穿过窗口,投射在我的脸庞,我久久不能入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重新工作当然可喜,但并未能让我对历史现象的思考停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于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标志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是党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是‌否定“两个凡是”‌,其核心是打破僵化的思想束缚,强调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奠定了思想基础。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拨乱反正,解放思想,为我们理性深刻地认识文化大革命,当然包括文革中大规模运动式甚至带有某些强制性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等打开了思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紧接着,1981年6月27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并对文化大革命做了定性:“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造成的危害是全面而严重的。历史已充分证明,“文化大革命”在理论和实践上是完全错误的,它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认为: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既是一项组织决议,也是一种理论表达。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明确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定义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决议从根本上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作出了实事求是的评价,科学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这也对包括我在内的、关心国家命运前途的、我们这一代以及亿万人民提供了坚锐的思想武器及官方理论依据,给了我们探索真理性思想认知的勇气,促使我们在思想认知上进一步深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返城之后,我日益深切体味到自己的文化水平跟不上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遂产生充电学习的念头。于是我在积极工作的同时,业余认真准备复习文化知识,报名了参加全国统考,科目为语文、政治经济学、哲学、历史四门,最终在全市万名考生之中,以总分第三被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总分第一也是我们天津市公安局的,系预审处一位六六届高中毕业生。我当时倍感自豪(但这成绩背后的超常的艰辛努力付出,只有我自己知道),因为我只不过是六八届初中毕业生,实事求是地讲,我考入南开中学之后,只读了不到一年的书,就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准确的说是小学毕业+的水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与此同时,为遂我在北大荒农场期间,向一位上海女知青朋友立下的志愿:有生之年一定要写出一本书(其实,迄今为止,我已写出八部著作,其中包括58万余字的长篇传记小说《白楼梦》,总计将近二百万字,早已超额实现了夙愿),我参加了南开文学社文学讲习班的学习,一年期间,先后领教了中国现代、当代著名作家及学者孙犁、梁斌、杨润身、石英、袁静、柳溪、蒋子龙、林希、鲍昌、周骥良、宁宗一等先生的文学指导,或现场聆听了上述其中很多老师的讲座,近距离接触到这么多文学界的大师级人物,是我一生的荣幸!我在获得文学创作有关知识的同时,也大大开阔了我的思想认知的天地!因为文学创作的本质,是在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过程中,客观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而对社会生活的深刻认知,从来都是作家的在形象创作中的重要表现,作家的本质是思想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由此说来,改革开放、解放思想的社会背景氛围和参加电大及南开文学社学习,是我的认知视野努力从井口爬出的阶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反思历史的同时,我常常反省自己,为什么在人生的很多时长里,总是人云亦云?总是随波逐流?文化大革命的发生,除了领导者的责任,作为普通人有没有责任?作为普通人当中的一员,我有没有责任?我们这些人是不是在某个时期充当了极端思潮的社会基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写了一首小诗,抒发了我要不断反省自己的心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和自己》</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和自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常常面对面谈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把九曲回肠的探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缕思想的升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都摄入人生的日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早晨,我向自己设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晚间,我对自己眉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携着刚刚及格的成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咀嚼着苦涩和甘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走进一个新的梦境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此首拙作发表于1983年第一期《南开文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在《爬出井口》(4)前文提及的文革期间,一位南开中学学姐在批斗亲奶奶的场合,为表明自己的阶级立场,抡起那壮实的青春手臂,狠狠地抽了老人家一个响亮的耳光,这就不是单纯社会潮流与认知的影响与驱使,而是被禁锢的原始人性之恶砰然撞出围栏使然,这不是个人的道德伦理问题是什么?当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时过境迁,我相信我的这位学姐也一定对自己有了深刻的痛心反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反思文革是重要前提,但我们这一代亲身经历了文革全过程的人们,也要深刻反省自己,唯有如此,全社会才能不断进步,负重砥砺前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全文未完待续,敬请读者朋友们继续关注下文。谢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作于2025年9月19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在八十年代初,发表在《南开文艺》的小诗,至今喜爱。</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