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秋夜聆雨</p><p class="ql-block"> 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李宪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当夜幕如一块巨大的深蓝色绸缎,缓缓地笼罩住整个世界,秋雨,便如同一位不知疲倦的演奏家,拉开了它那悠扬且略带哀愁的乐章序幕。那雨丝,细密而绵长,宛如手中轻轻抖落的银线,在夜的怀抱里悠悠飘洒,缓缓奏响一曲只属于秋夜的独特旋律。</p><p class="ql-block"> 我独自静静地坐在窗前,仿佛与这喧嚣的世界隔绝开来,全身心地沉浸在这雨的私语之中。此刻,我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向了古代,想起了何逊笔下那“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的场景。在那幽深的夜晚,雨滴轻轻敲打着空荡荡的台阶,发出清脆而又略显孤寂的声响,而屋内那盏昏黄的灯,在微风的吹拂下摇曳不定,仿佛也在为离别而黯然神伤。何逊笔下的夜雨,带着一种离别的黯淡与惆怅,而此刻,这窗外的雨,也如同一只无形的手,拨动着我心中那根敏感的琴弦,勾起了我丝丝缕缕的惆怅。</p><p class="ql-block"> 你听,那雨滴打在窗棂上,噼里啪啦作响,仿佛是时光匆匆而又无情的脚步声。每一滴雨,都像是一个小小的使者,带着岁月的痕迹,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它们打在玻璃上,溅起一朵朵小小的水花,又消失不见,只留下一道道的水痕,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短暂与易逝。</p><p class="ql-block"> 我又想起了李商隐,在那遥远的蜀地,他独自身处巴山,面对着那淅淅沥沥的秋雨,心中涌起了对亲友的深深思念。于是,他挥笔写下了“巴山夜雨涨秋池”的千古名句。那绵绵的秋雨,如同他心中无尽的思念,不断地汇聚、涨满,仿佛要将整个秋池都填满。而这跨越千年依旧带着那份深情与牵挂,穿越了时空,滴落在世间。我仿佛能看到,在那同样的秋雨之夜,李商隐独自一人坐在窗前,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无尽的思念与惆怅,他在雨声中辗转反侧,心事难平,手中的笔在纸上不停地挥舞,试图将心中的思念倾诉殆尽。</p><p class="ql-block"> 雨势渐渐大了起来,原本细密的雨丝变成了粗大的雨滴,如万马奔腾般从天空中倾泻而下,又似千军呐喊着冲锋陷阵。那声音,震耳欲聋,仿佛要将整个世界都淹没。然而,在这喧嚣的雨声中,我却感受到了一种别样的宁静,那是心灵的宁静。就像在一片波涛汹涌的大海中,找到了一座宁静的小岛,让我的心灵得到了片刻的栖息。</p><p class="ql-block"> 我想起了李商隐在那枯荷旁静静地聆听雨声,“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在那秋意渐浓的时节,天空中的阴云久久不散,寒霜也迟迟未至,而那池中的枯荷,在风中摇曳着,发出沙沙的声响。李商隐于枯荷旁听雨,品味着生命的沧桑与坚韧。那枯荷,虽然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但它依然在风雨中坚守着,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生命的顽强与不屈。</p><p class="ql-block"> 而此刻,我坐在这现代的小窗前,听着这雨声,也感受着生活的起伏与沉淀。这秋雨,就像是一位神奇的魔法师,它飘洒着,洗去了夏日的浮躁与喧嚣,带来了冬日的沉静与内敛。它让整个世界都变得安静下来,让我的心灵也得到了一次彻底的洗礼。</p><p class="ql-block"> 在这雨声中,我仿佛与古人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我与何逊一同感受着离别的惆怅,与李商隐一同倾诉着对亲友的思念,一同品味着生命的沧桑与坚韧。我的思绪随着雨飘远,在历史的长河中自由穿梭,找寻着那一份属于自己的宁静与感悟。</p><p class="ql-block"> 直至夜深,雨仍淅淅沥沥地下着,我躺在床上,渐渐进入甜甜的梦乡。在梦中,我依然沉浸在这秋夜的雨声中,与古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感受着那份跨越时空的美好与宁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18日夜</p><p class="ql-block"> 写于岱下</p> <p class="ql-block">何逊,字仲言,(约466年—519年)山东郯城人,南朝梁代诗人。以其山水诗和离别诗著称,其诗以写景抒情见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商隐,字义山,(约813年—858年)河南沁阳人,唐朝著名诗人。《夜雨寄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等诗中的句子都成为千古名句。</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创作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