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于东西上澳塘港畔

天高云淡

<p class="ql-block">  上澳塘港,是上海市徐汇区西部重要的区级河道港口,由东上澳塘港和西上澳塘港两部分构成。先来看东上澳塘港,南起张家塘港,北入漕河泾港,全长1.77公里,2024年初完成整治工程,通过彩色沥青步道贯通与文化元素植入,从而转型为连接沿途上海师范大学、桂林公园等文化地标的“书香水巷”。确切地说,起点位于近沪闵路的虹漕南路桥,桥西是张家塘港,桥东为东上澳塘港。</p> <p class="ql-block">  东上澳塘是一条与桂花源远流长的河道,它见证了桂林路的历史变迁,它陪伴莘莘学子前行,桂子香气沿水巷,绵远悠长。改造故以“桂子巷”为名,意在打造一条传承书香、桂香的水巷,让河道成为文化的载体,实现人水和谐相处,改善人居生态环境。墙上显示,上澳塘桥建于1922年,但没有指出位置,不知在哪里?上澳塘的河水清澈见底,沿着河边漫步,每一口呼吸都充满了新鲜与自然,凭借其出色的水质和生态环境,成功跻身首批“上海市2024年度美丽幸福河湖名单”,并荣获“十大典型案例”称号。</p> <p class="ql-block">  桂林西街(南段)过后沿上澳塘的浦北路375号康健绿苑,一个属于康健新村街道的城市口袋公园,2024年10月完成改造,是上海市首个设立草药园中园的口袋公园,并设置科普廊架展示24节气中草药知识。园内保留原有高大乔木,新增彩叶树种,打造四季有景的绿地景观,同时融入梅、兰、松、竹等植物形成特色功能分区。现内有:健身区、旱溪、清心圃、童梦乐园、科普廊架、党群服务中心、阳光草坪及滨水步道。</p> <p class="ql-block">  浦北路与桂林路夹角中的东上澳塘港西岸有两个关注点:一是浦北路380号上海市世界外国语小学,二是桂林路46号五月苑。世外小学,创办于1993年, 是由徐汇区政府与社会各界共同创办的一所公立转制学校,学校的培养目标为“有全球胜任力的中国人”;2005年转为民办学校,包括两个校区、三个学部,西部校区(境内部)在桂林西街101弄56号,此地为东部校区(双语部和融合部),原为世外中学校区。五月苑,则以“焕彩绿链”为设计理念,力求打造简约通透、全龄共享、温馨宜人的花园街区,更是徐汇区工人文化体育中心门前的一座美丽花园。</p> <p class="ql-block">  桂林东街之后,河东为钦州南路531弄康乐小区。我沿河西向北,很快来到钦州南路,桥堍东南侧一幢五层红色面砖房子,即为钦州南路567号中共徐汇区委党校,含徐汇区行政学院和徐汇区城市治理学院。</p> <p class="ql-block">  一过钦州南路,东上澳塘港或者说与上澳塘并行的桂林路两边,都是上海师范大学徐汇校区范围。1950年代,这片农田空地出现了4所高等院校,分别是上海师范学院(桂林路100号)、上海音乐专科学校(桂林路81号)、上海化工专科学校(漕宝路120号)、上海冶金专科学校(漕宝路121号)。其中紧邻上澳塘的上海音乐专科学校,于1956年改名上海音乐学院,1958年迁去汾阳路20号,后来该校舍并入了上海师范学院(今上海师范大学),成为其东校区。</p> <p class="ql-block">  隔冠生园路,就是桂林路91号康健园了,经一座跨东上澳塘港的园桥入园,桥北的上澳塘水流入漕河泾,意味着东上澳塘港到此为止。康健园始建于1937年抗战前,直到抗战后的1947年落成,前身系游乐场性质的私营康健园农场,由“大世界”知名魔术师鲍琴轩集资创办,建国后经过整修于1953年改名康健园重新对外开放,1956年向南扩园,文革十年动乱中一度停止开放,1978年后园地继续向南扩展,1985年曾改名上海科普公园,详情可见我的美篇《<a href="https://www.meipian.cn/56qpegu4" target="_blank">悠悠漕河泾</a>》。</p> <p class="ql-block">  走到这里,不得不再介绍一下马路斜对面的桂林路128号桂林公园,原系旧上海帮会头目黄金荣的私人别墅和家祠,名为黄家花园,始建于民国时期的1929~1932年,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园内关帝庙、内宅、静观庐等建筑被日军毁坏,抗战胜利后黄曾作修葺但在解放前夕又遭国民党军队的严重破坏,解放后的1957年由上海市园林管理处管理并进行了全面修复,因园内遍植金桂、银桂、紫桂、籽桂、四季桂等20多种、1000余株桂花树,故易名桂林公园对外开放,详情亦写入了我的美篇《<a href="https://www.meipian.cn/56qpegu4" target="_blank">悠悠漕河泾</a>》。不过,桂林公园已于今年7月16日起闭园修缮,工期预计一年,旨在解决古建筑老化、基础设施等问题。</p> <p class="ql-block">  沿漕河泾港往西,与东上澳塘港相距约1.1公里处,则有一条西上澳塘港,它南起漕河泾,北入蒲汇塘,其总长度约为1.94公里。然而,从漕河泾港北侧康健路西行至虹漕南路就走到头了,转走南岸的虹漕南路128弄保利天悦北侧也最多深入100米,随后又被杨家桥61~99号万象园小区挡住了去路。这时只能左拐向南走到万象园小区南侧的虹漕南路158弄,再折向西来到桂平路258、260、296弄桂平小区东门前的漕河泾港桥上,在此北望可见漕河泾港由东折向南,弯道处就是相接的西上澳塘港起始位置。不同于由西向北呈弧形的东上澳塘港,西上澳塘港是一条笔直的南北向河道。</p> <p class="ql-block">  由于漕宝路以南的这一小段西上澳塘河道位于单位之间,两岸均未打通,且在漕宝路前有一水闸,所以西上澳塘港实际上要从漕宝路三号桥走起。西上澳塘港两岸,是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1988年批准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1991年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0年成为APEC国际科技工业园区。在建设开发区的同时,园区内的道路网络同步完成,与西上澳塘港平行的桂箐路是其中之一,但没有查到桂箐路筑成时间,根据开发区内较早建成的桂箐路69号桂箐园竣工于1995年可知,马路筑成时间或许更早。而桂箐路与上澳塘西岸间的沿线滨水绿地,亦是开发区内较早形成的一条绿化带。</p> <p class="ql-block">  上澳塘沿岸综合整治工程始于2018年,在沿线企业的配合下让出了一些空间,从而使得贯通步道建设顺利完成。2022年东岸步道贯通,为跨越漕宝路401号园区还修建了一条“水上彩虹”人行天桥。走到近全州路,东岸可见2024年6月迁来的虹梅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全州路81号)。要知道,西上澳塘港基本上都在虹梅街道境内。</p> <p class="ql-block">  全州路起的西上澳塘港,东岸步道设计了很长一排彩虹顶棚,顶棚设计以彩虹色为主,阳光透过半透明材质的顶棚洒下斑斓光影,为步道增添了梦幻氛围。至田林路口,西北角是一家美国3M公司的中国有限公司漕河泾工厂和3M中国研发中心(田林路222号),附近一块巨石上写着“高端产业 低碳发展”。3M公司为世界知名的个人安全防护产品生产商,涉及的领域包括:工业、化工、电子、电气、通信、交通、汽车、航空、医疗、安全、建筑、文教办公、商业及家庭消费品。该公司诞生于1902年,1997年入选《财富》全球行业领袖。其中国子公司成立于1984年,为上海市首家外商独资企业,1994年落户在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开发区内现集聚了3600多家中外高科技企业,含81家世界500强企业设立的136家分支机构,2024年在集成电路、生命健康、元宇宙等新兴产业集聚效应显著。‌‌‌‌</p> <p class="ql-block">  田林路后的西上澳塘港东岸,是2016年竣工的虹漕路39、77号华鑫慧享城,一个集智慧产业、高品质写字楼和优质配套设施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区。A区是精品商务楼,B区为高层研发楼及独栋企业总部。其中的模速空间(B3栋),由徐汇区政府与上海仪电集团联合打造,聚焦垂类模型、算力平台与场景落地协同,构建AI全链条生态,未来这里将全力打造成为上海人工智能高地的核心引擎。</p> <p class="ql-block">  原上海市仪表电讯工业局、今上海仪电(集团)有限公司也入驻在同一园区内的田林路168号,小路旁草地中竖着一座“荣耀百年 奋进仪电(1923-2023)”造型。1923年1月23日晚,“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首次播音,收音机正式进入上海人民的视野,成为那个年代的新宠。也正是在那时,中国首家民族无线电私营企业——亚美无线电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诞生,收听无线电广播、组装收音机等一系列新生事物从此走进上海人的娱乐生活。</p> <p class="ql-block">  宜州路以西、上澳港东岸的A区华鑫天地(田林路200号),经过一家瑞幸咖啡后,突然发现了一个上海无线电博物馆。以无线电为主要展示内容,由上海仪电(集团)有限公司投建,藏品约2300件,涵盖收音机、录音机、电视机、收发报机等十余个品类,主要由沪上知名收藏家张明律先生捐赠。488件展品,以“无线电”为主题,“博物”为基础,“趣味互动”为衬托,分别设置了“无线印象”“历史光影”“岁月留声”“无限致远”四个展区。我饶有兴趣地入内参观,触景生情,让我的思绪回到了55年前。当年,我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无线电爱好者,从装矿石收音机开始,拆修过电子管收音机,自装过晶体管收音机,也尝试过电子管、晶体管混合的所谓胆石收音机,当然后来也组装过流行的落地音响(立体功放)和黑白电视机,唯一没有玩过的是彩色电视机,不过兴趣很快转向自装电脑(台式计算机)了。这段经历,在我的美篇《<a href="https://www.meipian.cn/5b5buufg" target="_blank">聊聊我们这代人的乐趣</a>》中曾有叙述。</p> <p class="ql-block">  跨过一座造型别致的人行便桥,来到上澳塘西岸,继续滨水前行。东望对岸,一排白色伞形顶棚在阳光照射下格外醒目。其后带两个金顶的雄伟建筑,是宜山路329号海博综合楼,犹如一颗璀璨明珠熠熠生辉,刚才在游华鑫慧享城时瞧见,其宜州路大门口有同一集团(原市农垦局、后市农场局、今光明食品集团)旗下的“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字样。站在宜山路桥堍,又见一家华住集团旗下的桔子水晶酒店矗立在河边,位于光明乳业之北,这幢大楼好像也是海博的(同上址),品牌灵感源自美国加州桔子郡的简约时尚风格,定位为高端品牌酒店,其客房设施达到五星级标准,注重艺术氛围与科技体验的结合。‌‌</p> <p class="ql-block">  宜山路过后经钦江路到钦州北路段的西上澳塘港,只有河西至桂箐路旁的绿化带可通行了。显然形成时间较早,绿化形式单一:河边一条石板小路,中间是林带,外侧以草地为主。林子应该很久没有修剪了,有一种“原始森林”的感觉。一路上连个坐凳也没有,我觉得这不符合当今绿化与休闲结合的理念,相信不久的将来定会重新改造的。</p> <p class="ql-block">  从钦州北路桥上向北眺望,又是一座水闸挡住了视线。河道东西,分别是钦州北路1066号钦汇园和钦州北路1122号新汇园两家写字楼办公地。从一旁新汇园入内向北走到底,就是西上澳塘与蒲汇塘的汇流处,还好是用铁栅栏隔离,对视线和拍照影响不大。</p> <p class="ql-block">  此外,可以从吴中路511弄古北新城走到蒲汇塘对岸观察。从小区的古北路3号门入、南侧4号门出,沿蒲汇塘北畔有一片很大的园林,因为古北路蒲汇塘桥堍旁的入口被封住了,变成了古北新城的独家花园(称“古北新城绿地”),这处秘境已经写入我的另一美篇《<a href="https://www.meipian.cn/576ds6ku" target="_blank">花开蒲汇塘</a>》。只是蒲汇塘边为确保安全密布着灌木丛,西上澳塘港北口只能“窥一斑而见全貌”了。</p> <p class="ql-block">  然而,上澳塘到此并未真正结束,在古北新城绿地西侧,蒲汇塘又向北延伸出一条支流河道,河口水闸建筑上有“上澳塘泵站”五个字。</p> <p class="ql-block">  从古北新城2号门或1号门出来,吴中路对面是前面提到过的光明乳业旧址(原吴中路222号、今吴中路578/580号)。1992年,上海乳品二厂从前身为1911年成立的英商可的牛奶公司(俗称“牛奶棚”)、今为上海图书馆的淮海中路1555号迁到此地,东边还有1956年成立、从西藏路泥城桥迁至枫林路再迁此的乳品二厂所在公司“光明乳业”(原上海市牛奶公司)的办公大楼。如今,光明乳业办公大楼和乳品二厂车间均已拆光,仅剩一座像是修缮过的乳品二厂办公楼,大门前和楼顶处的“光明乳业”字样仍在,难道还要搬回来?“光明”品牌其实来自益民食品厂,1958年可的牛奶公司与益民厂的一个乳制品生产车间合并建立了乳品二厂,并带来了上海益民食品一厂于1951年注册、取形火炬的“光明牌”商标,最终成为家喻户晓的“光明乳业”公司名称,甚至成为了由上海市农场局改制的“光明食品”集团名称。当时的益民食品厂还是上海市轻工业局下属企业,想不到60年后都成一家人了。</p> <p class="ql-block">  西面不远就是上澳塘吴中路桥了,然而走过去一看,桥名竟叫“上岙塘桥”。虽把“澳”改成了“岙”,同音不同字却并不奇怪,正如上澳塘曾叫“上沃塘”一样,改变不了同一水系的事实却方便区分,桥堍旁的公示图就明确标明了“西上澳塘”。我想,这是之前数十年里河道被截弯取直的结果,弯道并入了主河道或部分被另一条河道取代,它从一个侧面见证了历史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  上岙塘东岸后来辟通一条翠钰南路,所以沿着这条马路可观上岙塘全景。红松东路1000号上海古北·原竹琥珀,原为四星级酒店,经改造后成为包含商业、办公、居住的迷你综合体,项目涵盖各国融合餐厅、咖啡馆、SPA、会展、高端服务式公寓和艺术展厅等业态。不过上岙塘是条断头河,今至古羊路1129号名都城后的虹五路就断流了,西上澳塘港到这儿也就全部走完。</p> <p class="ql-block">上一篇:<a href="https://www.meipian.cn/5fzq6o6v"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小闸镇彻底消失了</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