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清咖</p><p class="ql-block">图片:致谢网络</p> 开头语 <p class="ql-block">生活矛盾群众评理委员会团队组织的“智慧长者”大讨论开始了,我很期待在讨论中拜读欣赏美友们畅所欲言地见解和经验。感谢“生活矛盾群众评理委员会”团队精心拟订的话题,我会积极参与。</p> 话题一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 长辈如何用生活阅历帮晚辈缓解工作中遇到的压力与迷茫?</span></p><p class="ql-block">【矛盾】NO·01</p><p class="ql-block">昵称:清咖,美篇号:1980528。歌曲《常回家看看》中有句歌词“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有了儿女就是爸爸妈妈一辈子的牵挂,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要牵挂的事。到了儿女成家立业这个阶段,养育孩子,建功立业是他(她)们的现实。我们都是从那个时候走过来的,经历过身心俱疲,委屈无奈,蹉跎岁月!怎么支招呢?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儿女,聪明,理性,道理他(她)们都懂,唯有坚韧坚持是他(她)们需要历练的。</p> 话题二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2. 子女成家后,长辈怎样既保持关心又不过多干涉小家庭生活?</span></p><p class="ql-block">【矛盾】NO·02</p><p class="ql-block">昵称:清咖,美篇号:1980528。从一件事悟到的。小外孙儿不到一岁时,我报名参团旅行。在要不要离开外孙儿去旅行,我经历了痛苦的挣扎。自打孩子出生,我接触他最多,他很腻我,女儿也是。我纠结外孙儿哭闹找我,纠结女儿扛不下来。但是,几个月带小婴儿的身心俱疲告诉我,必须换个环境,透透气了。几天后,我旅行回来,小外孙见到我有点陌生,他让女儿抱反而不腻我了。这件事告诉我,孩子们该承担的事,我不能代劳,我也要有自己的生活。</p> 话题三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3、长者用哪些看似简单的言行,悄悄影响着身边人的生活态度?</span></p><p class="ql-block">【矛盾】NO·03</p><p class="ql-block">昵称:清咖,美篇号:1980528。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上行下效。这些成语是中华文化中强调父母在子女成长中的重要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言行举止都是有样学样的榜样。不讲脏话,不随地吐痰,吃饭不能用手抓,不能自己喜欢吃的食物都扒拉到自己碗里,早晚刷牙,出门穿衣要干净整洁,尊老敬老,习惯说“您”……这些种种,父母首先做到,孩子才能知道这是样板。有的孩子在外被人骂“有人生没人养”,是做父母的最大失败。</p> 话题四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4. 长者整理旧书信时,如何从字里行间找回当年的生活热忱?</span></p><p class="ql-block">【矛盾】NO·04</p><p class="ql-block">昵称:清咖,美篇号:1980528。我有一个忘年交的长者朋友,今年93岁,我是在美国认识他的,回到北京,我们不能见面聊天就书信往来。每次他在电脑上写,邮件发来,都是洋洋洒洒三、四页纸的内容。一个话题,老先生的语言通顺,逻辑清楚,思维敏捷,表达到位。仅就这些就够我学习,激励我的啦!老先生自己给自己一个规划,每年要写多少篇文字,并且每一篇都有序号,比如,2025年第*篇。我总跟他说,就凭您这岁数写出的文字,就激励我不能懒于动脑动笔呀!</p> 话题五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5. 老年朋友间因兴趣爱好差异产生隔阂,怎样用包容拉近距离?</span></p><p class="ql-block">【矛盾】NO·05</p><p class="ql-block">昵称:清咖,美篇号:1980528。</p><p class="ql-block">在与兴趣爱好有差异的朋友相处中,求同存异,有边界感很重要。把握彼此间相处的边界就会相处融洽少隔阂。比如,他不愿意告诉你的事情不要打听,一旦打听就超越了相处的边界;有的人过度关心朋友的私事,还是出于好心想帮助解决,但人家不愿说,你再问,就是触碰了边界,效果可能就会事与愿违。俗话说,距离产生美,“美”就在于懂得彼此相处的边界,也是彼此包容融洽的边界。</p> 话题六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6. 养老过程中,如何平衡自身健康管理与不让子女过度担忧?</span></p><p class="ql-block">【矛盾】NO·06</p><p class="ql-block">昵称:清咖,美篇号:1980528。</p><p class="ql-block">我觉得,如果你平时给子女的印象是一个很独立的人,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而且解决得子女觉得也不错,那子女就不会为你担忧。相反,你平时留给子女的印象是离开子女你无所适从,事事都要子女给你拿主意,给你办事情,子女才会担忧你,不放心。我认为,认知上就觉得独立是一个人的起码能力,遇事首先想办法自己解决,由于种种原因自己能力所不为时,再求助子女,子女会安心很多。</p> 话题七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7. 长者面对人生起伏时,那份从容豁达是如何炼成的?</span></p><p class="ql-block">【矛盾】NO·07</p><p class="ql-block">昵称:清咖,美篇号:1980528。前几天朗读过一篇文章,其中有段话可以形容我遇到坎坷挫折时是怎么安慰鼓励自己的。“善待自己,学会让人生留白,不要让坏消息占满了心房,留一点空间给好消息,留一点余地,让自己思考人生。人生需要承受,同样也需要轻松,只有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才能让生命丰盈饱满”。人生的路本就不平坦,充满荆棘,但这是必须要承受的,因为由不得自己。开解自己,让自己做主能做主的那部分就好嘞。</p> 话题八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8. 子女面临异地工作选择,长辈如何既尊重决定又表达牵挂?</span></p><p class="ql-block">【矛盾】NO·08</p><p class="ql-block">昵称:清咖,美篇号:1980528。</p><p class="ql-block">女儿大学毕业后就到国外留学,后又在国外工作。我记得第一次在回国的航班上,面对10多个小时的长途飞行,我思忖,今后我的生活就是这样“候鸟式”不停地迁徙了,我想现在国内跟我一样的老年朋友很多吧。纪伯伦在《致孩子》中写到“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想,孩子有自己的生活,我们各自安好,安排好自己,才是正解!</p> 话题九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9. 社区矛盾调解中,长者的哪些沟通技巧能让双方更易接受?</span></p><p class="ql-block">【矛盾】NO·09</p><p class="ql-block">昵称:清咖,美篇号:1980528。社区邻里一般来讲应该和睦相处,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但是,有个误解,或者就是相互不对付的人住在了一起,也是难免的事。咋办?我觉得,一是相互各退一步,海阔天空;二是如果不是原则问题,大度一方迁就另一方;三是社区的领导联系双方坐下来把心里的疙疙瘩瘩说出来,达成谅解,握手言和。邻里关系处理不好,整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确实很不舒服,不轻松,所以,选择邻里很重要。</p> 话题十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0. 长者遇到网络诈骗时,自已要如何去预防风险?</span></p><p class="ql-block">【矛盾】NO·10</p><p class="ql-block">昵称:清咖,美篇号:1980528。现在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花样翻新,而且专门对付老年人。就在前几天,我妹给我打电话说有个快递寄到妈妈这里,让我去取,并把短信发给了我。领取快递通知上有两个电话号码,一个不熟悉的收货点,还有一个二维码。我查了查经常购买东西的网络平台,该收到的快递都已收到。疑惑间,突然想到最近时有利用快递诈骗的报道,此时,我妹也意识到可能是快递诈骗,我俩儿决定不理它。</p> 话题十一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1. 家庭聚餐时晚辈过度玩手机,长者如何巧妙提醒又不扫兴致?</span></p><p class="ql-block">【矛盾】NO·11</p><p class="ql-block">昵称:清咖,美篇号:1980528。看到一个形容过度玩手机的段子“我觉得我应该去申请一个吉尼斯纪录——最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不眨眼”。有人对手机的依赖程度,简直比鱼儿离不开水还要深。一家人聚餐是团圆幸福的日子,年轻人还在沉迷手机,巧妙的办法,讲大道理没用,因为他们都懂,他们只是控制不了自己的大脑和手指。我认为,问个他们有兴趣的话题,比如,也想去他们刚去过的旅行地,问他们哪几个景点好玩之类的话题,引开他们玩手机的注意力。</p> 话题十二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2. 晚辈想学做长辈拿手菜却总学不好,长者怎样耐心传授技巧?</span></p><p class="ql-block">【矛盾】NO·12</p><p class="ql-block">昵称:清咖,美篇号:1980528。在国外,孩子们吃西餐,中国的面条,饺子,包子喜欢吃但不会做。我包饺子时,小外孙儿洗洗手,站在我旁边想学,我先教他拿擀面杖擀皮,他不会转圈擀圆,东西南北各擀一下,而后拿起来用手转圈捏,我想只要能包馅就行吧。包馅捏好是个技术活儿,馅少不好吃,馅多合不起来。我教他,饺皮放手弯起来的小窝里,把馅填满手窝,手窝外的两个半圈合起来,捏住,就这样一个个包,这孩子包了九个。</p> 话题十三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3. 晚辈对长辈的养老方式有不同想法,怎样沟通能达成双赢?</span></p><p class="ql-block">【矛盾】NO·13</p><p class="ql-block">昵称:清咖,美篇号:1980528。儿女疼爱父母,会以自己对于养老的认知理解和自己的生活方式指导父母应该如何如何,就是我们经常对儿女说的“这是对你好”!不否认,儿女的关心,指导,是好心,一定是从对父母好的本心出发的。但是,年纪大了,老了的父母有他身体功能逐渐衰退的无奈,有他习惯的生活方式使然。与儿女在养老问题上有不同看法,一是和儿女讲清楚自己的想法;二是分析儿女看法的可采纳部分,充实到自己的养老认知和行动中。</p> 话题十四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4.长者在日常相处中,用哪些细节传递出待人接物的智慧?</span></p><p class="ql-block">【矛盾】NO·14</p><p class="ql-block">昵称:清咖,美篇号:1980528。子女在成长过程中,父母是第一个老师。子女走上社会,上学,工作,结婚,在与各种人打交道,相处中,无时不刻体现着父母教育的细节。比如,见到人要微笑问好;不随地吐痰扔垃圾;不说粗话;为人处世要诚实正派;工作要勤奋认真;尊重长者爱护幼童;习惯称呼“您”;还有吃饭不叭嗒嘴……太多了。总之,一个人如果让别人说出“父母没教育好他”,就是父母最大的失败。</p> 结束语 <p class="ql-block">“智慧长者”大讨论7天14个话题讨论结束了。团队组织者策划的活动,拟订的话题讨论题,既接地气充满烟火气,又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时常出现,不能忽视,不能回避的问题。拜读美友回答14个话题中的智慧,正能量,在拓展视角的同时也学习到很多,收获快乐,获益多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