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顺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今常听人说“对自己好点”,这话听起来似乎无可厚非。谁不想过得舒服些呢?可细想一层,这话背后藏着一种叫人不安的意思:若是人人都只顾着自己好,这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假使在家里,人人都只想着“对自己好点”,那母亲便只顾自己,不再悉心照料孩子;丈夫也只管自己快活,不再体贴妻子。一家人坐车,怕是都要抢座位;只剩一瓶水,也各自盘算如何独享。这般情景,岂不是将家庭变成了战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推及社会,便更是如此。人人都只顾着自己,见到老人不让座,见到弱者不伸手,见到困难不帮忙,人人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这般的“对自己好点”,说穿了就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若成了一个民族的性格,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必将消失殆尽,剩下的只有冷漠与算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观念其实是从外洋传来的,跟咱们老祖宗留下的教导大相径庭。中国传统文化向来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赞美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情义。这些传统美德,培养了中国人重视家庭、关爱他人、顾全大局的性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并不是说人非得苦着自己。适度的自我照顾是应当的,但若把“对自己好点”当成处世的根本原则,那就走偏了。人活在世上,从来不是孤岛。我们的快乐,常常与他人的快乐相连;我们的幸福,往往离不开家人的支持、朋友的帮助和社会的关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真正的好生活,不在于你占了多少便宜,得了多少享受,而在于你与身边的人能否相互扶持,共同创造温暖和谐的生活。对自己好固然没错,但对别人好,才能让这份“好”变得更有意义,更加长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愿我们能在善待自己的同时,不忘善待他人。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温暖,我们的生活才会真正美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