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首,二进娄山关

金锁

<p class="ql-block">2025,9,12</p> <p class="ql-block">一九七五至二〇二五年,整整半个世纪。当年在遵义医科大学求学的日子仿佛还在昨日,老师带着我们上娄山关军训打靶,五十发子弹打出去,青春也随着枪声飞向山涧。如今再回望,我们都已年过七旬,白发苍苍,步履不再轻快,但心却比任何时候都更贴近那片红色的土地。这一次,我们不是来打靶的,是来寻根的——寻那段红军长征路上浴血奋战的魂,寻我们自己年轻时的理想与热血。</p> <p class="ql-block">走进娄山关景区服务中心,门楣上的字依旧醒目,五角星在灰蒙蒙的天空下静静闪耀。石板路湿漉漉的,像是刚下过一场细雨,踩上去有微微的回响。这地方比记忆中规整了许多,多了指引牌、服务台,却少了几分当年的粗粝与野性。可正是这份宁静,让人更容易听见历史的脚步声。</p> <p class="ql-block">转过一个弯,迎面就是那面刻着“娄山关”的石壁。几位游客正笑着合影,红字在绿树掩映中格外鲜明。我们也站了过去,没有喊口号,只是默默并肩而立。五十年前,我们在这里奔跑、卧倒、装弹;今天,我们站得笔直,不是为了阅兵,而是为了致敬——致敬那些永远年轻的战士,也致敬我们自己未曾老去的信念。</p> <p class="ql-block">沿着石板小路往深处走,一块写着“西风揽月”的古碑静静立着。一位同伴抬起手,轻轻指向那两个字,仿佛在提醒大家:看啊,就是这样的风,吹过娄山关的夜,也吹亮了长征路上的星火。碑顶的檐角微微翘起,像一只欲飞的鸟。我们站了一会儿,没人说话,只有风穿过林间,带着山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再往前,“西风揽胜”四个字映入眼帘。几位游客正开心地拍照,笑声在雾气中荡开。我们也停下脚步,让镜头留下这一刻。背景是朦胧的远山,像一幅未干的水墨画。有人打趣说:“当年咱们打靶,可看不清靶心;现在拍照,倒要把历史拍清楚。”大家都笑了,笑声里没有沧桑,只有释然。</p> <p class="ql-block">雾气渐浓时,一座雕塑出现在眼前——一位战士高举孩子,目光坚毅地望向远方。一位穿绿衣的女士轻轻扶着底座,像是在和那段岁月对话。孩子象征着希望,战士代表着牺牲,而我们这些白发人,是见证者,也是传承者。站在这座雕塑前,忽然觉得,我们这一代人,既是被时代托起的一代,也是把火种往下传的一代。</p> <p class="ql-block">另一处纪念雕塑前,红旗在薄雾中轻轻飘动。雕塑群刻画的是冲锋的瞬间,有人持枪跃起,有人俯身掩护,每一尊都凝固着生死一刻的英勇。我站在石板路上,望着那面旗,想起五十年前军训时唱的歌:“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那时唱得豪迈,今天听来,竟有几分哽咽。</p> <p class="ql-block">两位游客在纪念碑前合影,笑容温暖。庄严肃穆的雕像与轻松愉快的人群形成奇妙的和谐。历史不是冰冷的石头,它活在每一次凝视、每一张笑脸、每一句低语里。我们走过的每一步石板路,都像是在和过去握手。</p> <p class="ql-block">绿树成荫的石墙边,有人背手而立,望着墙上刻下的文字。那些字迹或许已被风雨侵蚀,但精神却愈发清晰。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在讲述同一个故事:信仰如何穿越枪林弹雨,抵达今天。</p> <p class="ql-block">三位游客站在书法石墙前,中间的女士正用手机记录。她不是在自拍,而是在拍历史。文化从不只存在于书本,它写在山间,刻在石上,也留在每一个愿意驻足的人心里。</p> <p class="ql-block">我扶着栏杆,望着那面红字石壁,背后是葱茏的绿植。自然与人文在这里交融,就像我们的记忆——既有山河的厚重,也有人情的温度。这道关,不只是地理上的险要,更是精神上的高地。</p> <p class="ql-block">走过一座悬索桥,红旗下方游人如织。桥下溪流潺潺,桥上笑语不断。年轻的一代在奔跑,我们这一代在回望。但无论前行还是回首,脚下的路,都通向同一个方向。</p> <p class="ql-block">景区入口处,一面红色装饰物熠熠生辉,金纹如火焰般升腾。右侧的浮雕墙上,“娄山关”三个大字苍劲有力。游客们来来往往,有人拍照,有人默念诗句。这里不再是战场,却依然是心灵的战场——关于铭记,关于敬畏,关于如何做一个不忘来路的人。</p> <p class="ql-block">浮雕上,两位战士紧紧握手,像在传递某种誓言。背景的“娄山关”石墙沉默如初。我们站在这里,不需要言语。五十年光阴,把我们从学生变成了老人,但只要站在这片土地上,我们就还是当年那个热血未冷的自己。</p> <p class="ql-block">来自云南两位老同学“王跃忠”,“陈菊秋”在雕塑前微笑合影,雾气轻轻环绕。他们的笑容让我想起我们这一群老同学——曾经并肩读书,如今并肩回首。岁月带走了速度,却给了我们更深的重量。</p> <p class="ql-block">一尊士兵雕像旁,有游客驻足凝视。绿树与雾气交织,仿佛时间在此停驻。我忽然明白,我们一次次回来,并不是为了怀旧,而是为了确认:那些曾经照亮黑夜的光,是否还在我们心里燃烧。</p> <p class="ql-block">最后回望,两尊士兵雕像肃立古墙前,石板路上影子拉得很长。斑驳的墙,沉默的兵,缭绕的雾——这一切都在说:有些关,一生只能过一次;有些精神,却要反复穿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再回首,二进娄山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老了,但山河依旧,初心未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