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美篇昵称:吴灶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美篇号:60252948</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图/网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原创</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次说到支持孩子异地发展,我就想到了我们语文课堂上,我们做老师的经常说给学生的一句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是呀,读书再多,也是书本知识,也就是间接经验;行万里路,我们才会见到形形色色的人,各行各业都有,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各种穿着,各种打扮,各种长相,各种心态,各种想法。也就是俗话说的“百人百性”,对不同的人的想法,慢慢地,我们就能接受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用实用主义的观点来说,就是生存法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比方,我们经常告诫学生要谦虚,谦逊,低调,放下自己的架子,认真做事,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可是,那只是说教而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等到孩子到了异地,“人生地不熟”的时候,他(她)们一定会明白“谦虚”的含义,比方和陌生人打交道,他们一定理解“人离乡贱”的真实含义,也就会放下自己原来的高高在上的架子,谦虚向别人请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再说现实生活中的消费观念。从小,我们做父母的,就要培养孩子的金钱观念,告诉孩子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啊,而且要身体力行地教育孩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这里,我经常和家长分享我们夫妻俩的“育儿心得”——那个夏天,我们的儿子十岁了!平时花钱大手大脚,从来不懂的节俭的儿子,一下子明白了“金钱的概念”——我们一家三口约好,让儿子体验一下钱的概念,主要任务就是“捡饮料瓶”:一个饮料瓶一分钱,每天捡100个,有1块钱的零花钱,以此类推,捡的多,零花钱就多了——当然了,天气很热,喝饮料的人很多,饮料喝完了,瓶子随手就扔掉了,也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儿子起先很带劲啊,慢慢地,就累了——最后,儿子主动给我们说,“爸爸妈妈,以后我再也不乱花钱了。我今天忙了一天,才有4.5元的零花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是呀,这样的教育方式,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接受,但是,我们夫妻俩都要这样教育孩子“懂得金钱的概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要知道,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但是,提前培养孩子的金钱观念,对孩子只有好处,没有坏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做父母的,爱孩子,疼孩子,本来无可厚非;但是,我们不能惯孩子,啥事都顺着孩子的意思来,到了超市,孩子啥都想要,那是不行的——“有多大的本事,端多大的碗;有多少钱,买多少东西,这就是量力而行”,“穿衣吃饭称家当”,爱孩子,就让孩子知道,每一分钱都是血汗钱,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把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这是人生的必修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让孩子到异地发展,就是给孩子独立做事的机会——做父母的,我们不可能陪孩子一辈子,让孩子学会用好每一分钱,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好,孩子独立了,我们做父母的才轻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块宝和一株草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然了,在所有的父母眼里,儿女都是“一块宝”;可是,作为成熟的成年人,我们一定要明白,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的孩子也是一样的——爱孩子,就必须和孩子沟通这个观念,我们爱你们,但是,到了异地,你们就要独立生活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到了社会上,到了单位,和学校生活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我们只是“一株草”罢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现实生活中,也是特别残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次,我总喜欢拿“工资”说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个,我觉得都是成年人,必须明白这个道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为“收入决定家庭的幸福指数”,这一点,我相信所有的人都能理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打个比方,在我们老家(陕西西安),平均工资2450元,管吃不管住,也就是说,我们夫妻俩个上班的话,一个月的工资不会超过5000元,还要租房子,一个月房租在1000元左右,最后,实际到手也就是4000元不到;那么,在异地(浙江宁波)上班,我们除了基本工资,还有加班费,高温补贴,还有工龄奖金,我们夫妻俩有超过一万元的月工资,除了日常消费,最起码有超过8000元的到手收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所以,作为长辈,必须明白孩子的实际情况,同样的做一份工作,在异地收入高于本地的情况下,当然应该支持孩子异地发展,这是大实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实,就是人家说的那句话,太对了,“不是为了生活,谁会背井离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是呀,生活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月工资决定一个家庭的生活品质,这是成年人必须去面对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异地发展,当然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还有就是“语言交流”的问题,比方“方言”和“普通话”的差异——“浙江话”,我们外地人是听不懂的,这也是不争的事实,还有就是生活习惯的问题,说通俗一点,就是浙江的生活节奏太快了(这个,回老家的话题,体会特别明显,老家还在上山砍柴烧,浙里全是电气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成年人都明白,工资高,可以支配的空间相对就比较大,给老人买东西,或者给零花钱,我们做儿女的,给父母的就比较多,给长辈的零花钱相对就比较多一些,长辈也会支持我们做孩子的异地发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再一个,在单位,我们只是“一株草”,不是我们不重要,而是每一个人都很重要,都是普通人,谁也不会宠着我们,也不会“惯着我们”——我们做儿女的,要学会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也要照顾好自己的生活——身体是工作的资本,有好身体,才会更好地发展自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就是我们同事之间也经常开玩笑说的那样,“我不敢可怜你,我可怜你,没有用啊,天太热,工作还得继续呀,我可怜你,让你下班,你没有工资拿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付出,当然不会有回报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支持孩子异地发展,我们都是成年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人说,我还是放心不下孩子,孩子留在身边,我能够看到孩子,这也是很多家长的共同心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实,“爱孩子,就要尊重孩子的选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现在,交通方便了,从宁波回西安老家,坐飞机很快的,坐高铁也是很快的,再说了,现在还可以视频通话,距离不是问题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现实生活中,谁也代替不了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做父母的,要想明白,孩子大了,就有了自己的想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成年人的世界,不是演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选择异地发展,肯定有自己的安排——“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到底孩子适合不适合在异地发展,这个需要交给时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拿我们姊妹三个来说,我和爱人在浙江宁波上班,我的大舅哥夫妻俩在江苏淮安上班,我的孩子的大姨和姨夫在昆山上班——我的岳父岳母都特别支持我们三个孩子异地发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次回老家,每次打电话,说的最多的就是我们的一家老小,“孩子怎么样,对象怎么样,老人怎么样?”几乎都是对于日常生活的交流,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发展自己的事业,做自己的事情,逢年过节,给老人家寄东西,也特别方便——“啥都买了,过两天,记得去拿一下”,长辈也很开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为工作原因,我们放弃了本地工作,不是我们不爱本地,而是因为异地更适合我们发展自己的事业——我们做父母的,要理解孩子的选择,多给予孩子支持,可能就是一句话,就够了——“娃呀,要好好上班,把一家人照顾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父母给我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藏着浓浓的爱意,也是父母对于孩子最大的“牵挂”的表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也许,有些话实在,但是,很多的话还是浓缩在父母双亲这一句朴实无华的叮嘱里——“孩子呀,好好上班,把一家人照顾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