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职5241的美篇

陕职5241

<p class="ql-block">那天的教室格外安静,阳光透过半拉的蓝色窗帘洒进来,照在每个人的课桌上。投影屏幕上,“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思政大课”几个字格外醒目,像是一声温柔的召唤,把我们的心都拢在了一起。我低头翻开笔记本,笔尖还没落下,心却已经沉静下来。墙上的标语“博学笃行 自强不息”静静悬挂,不是装饰,更像是一种提醒——在这间普通的教室里,我们正参与着一场不普通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四周的同学都低着头,有的快速记着笔记,有的凝神望着屏幕,连翻书的声音都显得格外清晰。我旁边那个总爱穿连帽衫的男生,今天也收起了往日的随意,眉头微皱,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投影。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堂课,更像是一次集体的精神共振。我们来自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城市,却在同一时间,被同一段话语牵动了思绪。</p> <p class="ql-block">讲台前的老师没有照本宣科,而是站在屏幕旁,声音平稳却有力地讲解着。他偶尔转身在黑板上写下几个关键词,粉笔划过黑板的沙沙声,和投影里讲师的语调交织在一起,像一首低沉的协奏曲。我抬头看去,黑板上已经写满了字,密密麻麻,却条理分明。那些字迹不只是知识的痕迹,更像是思想的脚印,一步步引领我们往深处走。</p> <p class="ql-block">窗外的风轻轻掀动窗帘,教室里却仿佛凝固着一种专注的热流。我写下“青年当有为”几个字,笔尖顿了顿。忽然想起墙上那句“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小时候背得滚瓜烂熟,如今在这样的课堂里,才真正品出了它的分量。原来,读书不只是为了考试,更是为了在关键时刻,能站得稳、说得清、行得正。</p> <p class="ql-block">有些班级统一着装,整齐划一地坐在座位上,像一支即将出征的队伍。而我们班则五颜六色,T恤、卫衣、衬衫混杂着,却同样安静、同样投入。我忽然觉得,这种差异反而更真实——我们不是被复制的模板,而是带着各自生活印记的个体,却在这一刻,因共同的信念而同频共振。</p> <p class="ql-block">投影切换到一段历史影像,黑白画面里是几十年前的青年学生,他们走在街头,眼神坚定。教室里一片寂静,仿佛时间被拉长了。我看着屏幕,又看了看身边埋头记录的同学,忽然觉得,那股热血从未断流,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流淌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血管里。</p> <p class="ql-block">课程接近尾声,屏幕上的内容换成了新时代青年的奋斗故事。有支教的学长,有科研攻坚的学姐,还有在基层默默奉献的毕业生。他们的脸并不陌生,就像我们每天在校园里擦肩而过的某个人。可正是这些平凡的身影,让“自强不息”四个字不再抽象,而是变得具体、可感、可追。</p> <p class="ql-block">下课铃响了,没人急着起身。有人合上笔记本,轻轻呼出一口气;有人还盯着屏幕,仿佛舍不得那段话落下帷幕。我坐在座位上,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充实。这堂课没有考试,也不算学分,可它给我的东西,比任何一节专业课都更沉、更重。</p> <p class="ql-block">走出教室时,阳光正好。我回头看了一眼那条红色的标语,忽然笑了。原来,我们一直都在被照亮,只是有时候忘了抬头。这堂课,像一次温柔的唤醒,提醒我们:作为大学生,不只是知识的接收者,更是时代的回应者。</p> <p class="ql-block">回宿舍的路上,我听见几个同学在讨论课上的内容,语气认真,眼神发亮。那一刻我知道,这堂课的回声,不会止于教室的四壁。它会随着我们走进图书馆、走进实验室、走进未来的每一个选择里,悄悄生长,终成参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