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石筑梦处,艺脉永流传——寻访陈天然故居里的家国情怀

张工资

<p class="ql-block">巩义市河洛镇柏沟岭的山坳间,一座由红石垒砌的城堡式建筑静静矗立,这便是当代书画家、版画家陈天然(1926年4月20日-2018年1月5日)的故居——天然山庄。</p> <p class="ql-block">推开厚重的木门,青石板路蜿蜒向前,廊柱上斑驳的木纹里藏着岁月的痕迹,也镌刻着一个艺术世家的传承与一位艺术大师的一生。在这里,每一块红石都在诉说着陈家的过往,每一扇窗棂都映照着陈天然的艺术轨迹,循着故居的脉络,我们得以走近这位从河洛大地走出、享年92岁的艺术巨匠。</p> <p class="ql-block">天然山庄的建筑风格兼具实用与雅致,红石墙体历经风雨却依旧坚固,屋顶的灰瓦层层叠叠,勾勒出古朴的轮廓。步入院内,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方小小的天井,阳光透过天井洒下,照亮了墙角摆放的几盆绿植,也照亮了墙上悬挂的陈天然早年临摹的《多宝塔碑》拓片。这方院落,正是陈天然年少时生活与学习的地方,也是他艺术梦想萌芽的土壤。</p> <p class="ql-block">陈天然的家世,为他的成长埋下了文化的种子。陈家在柏沟岭是有名的大户人家,先祖东海公秉持“耕读自持”的家风,家中藏书数千册,诸子百家、经史子集堆满书橱,成为家族最珍贵的财富。为了让后代接受良好教育,陈家还兴办私塾,聘请先生教授子弟,浓厚的文化氛围浸润着每一个陈家人。</p> <p class="ql-block">陈天然的爷爷陈东海对他疼爱有加,亲自为他取名“陈冉”,并送他亲笔题名的《三字经》,开启了他的启蒙之路。奶奶娘家亦是书香门第,侄子辈多为大学毕业,有医生、教师、法官等,这样的家庭环境,让1926年出生的陈天然从小便对知识与文化充满向往。</p> <p class="ql-block">父亲和爷爷走亲访友时,总会带回四大名著、康有为与梁启超等先贤的著作,陈天然常常抱着这些书爱不释手,在文字的世界里汲取养分。而真正点燃他艺术热情的,是表叔的指引。表叔毕业于北平艺专,深知陈天然的兴趣所在,便送给他绘画入门经典《芥子园图谱》。</p> <p class="ql-block">拿到书的那一刻,陈天然如获至宝,反复临摹数百遍,一笔一画间,勾勒出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正是这样的家世传承与家庭熏陶,为陈天然日后的艺术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年少时的陈天然,在天然山庄的院落里,一边诵读《四书》《诗经》等传统经典,一边临摹书法、练习绘画。清晨,他伴着鸟鸣起床,在院中铺开宣纸,蘸墨挥毫;夜晚,他在油灯下翻阅古籍,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创作灵感。</p> <p class="ql-block">1945年,19岁的陈天然成为一名农村教师,站在讲台上传道授业的同时,他始终没有放弃艺术梦想。得知中华全国木刻协会开办函授班后,他立刻报名参加,通过书信往来学习木刻技艺。白天忙于教学,夜晚便在灯下钻研木刻刀法,一块块木板在他的手中变成了生动的作品,也让他在艺术之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p> <p class="ql-block">1948年,陈天然迎来了人生的重要转折,他离开家乡,前往《新洛阳报》担任美术编辑,从此正式踏入艺术领域。此后,他又先后在《湖北日报》、湖北省美术工作室、湖北艺术学院等单位任职,在版画创作与美术教育领域不断深耕。</p> <p class="ql-block">在湖北艺术学院担任讲师和版画教研室主任期间,他潜心研究版画技艺,将河洛大地的风土人情融入作品,创作了《牛群》《套耙》等经典版画。这些作品以细腻的刀法、质朴的风格,展现了农村生活的鲜活场景,不仅在全国美术展览中广受好评,还走出国门,被多国博物馆收藏。</p> <p class="ql-block">1966年,陈天然回到河南工作,尽管期间经历了下放农村劳动四年的艰难岁月,但他从未停下创作的脚步。在农村的日子里,他与农民朝夕相处,亲眼见证了他们的勤劳与坚韧,这些经历成为他创作的宝贵素材。</p> <p class="ql-block">1978年之后,陈天然的艺术事业迎来了新的高峰,他先后担任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书画院院长等职务,还五次率团访问日本,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在书法领域,他独创“枯藤体”,笔墨肥厚、恣意浪漫,打破了传统书法的束缚,形成了极具个人特色的艺术风格,被誉为“开一代门派”的书法大家。</p> <p class="ql-block">在天然山庄的展厅里,陈列着陈天然不同时期的作品,从早期的木刻习作到晚年的书法精品,每一件作品都承载着他的情感与思考。版画《山地冬播》中,农民在冬日的田野里播种希望的场景,充满了对土地的热爱;书法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里,“大江东去”的豪迈气势在笔墨间尽显。展厅的一角,还摆放着他荣获的“鲁迅版画奖”“日本国际版画研究会凤凰金奖”等荣誉证书,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他艺术成就的肯定,更是他一生执着于艺术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除了艺术创作,陈天然还致力于文化传承与教育事业。他出版了《陈天然画集》《陈天然书画集》《陈天然诗稿》等著作,将自己的艺术经验与感悟分享给后人;他培养了大批美术人才,为河南乃至全国的美术事业发展注入了活力。而天然山庄,作为他成长的摇篮,如今已成为传承其艺术精神的重要场所,每年都有众多艺术爱好者慕名而来,在这里感受他的艺术魅力,聆听他1926年至2018年间的人生故事。</p> <p class="ql-block">离开天然山庄时,夕阳为红石墙体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光。回望这座古朴的建筑,仿佛能看到年少的陈天然在院中读书作画的身影,能听到他创作时木刻刀与木板碰撞的声响。</p> <p class="ql-block">陈天然的一生,是与艺术相伴的一生,是传承文化、扎根大地的一生。他的家世赋予他文化底蕴,他的努力成就了艺术传奇,而天然山庄,则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让这位1926年出生、2018年逝世的艺术家的艺术精神与家国情怀,在岁月的流转中永远流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