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黑龙潭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城北象山脚下,从丽江古城四方街沿经纬纵横的玉河溯流而上,约行一公里有一处晶莹清澈的泉潭,即为闻名的黑龙潭公园。</p> <p class="ql-block">黑龙潭,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因乾隆皇帝赐题“玉泉龙神”、嘉庆、光绪两代皇帝敕封“龙神”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黑龙潭公园,旧日名龙王庙、玉泉公园,是丽江古城的后花园,也被誉为“木氏土司皇家园林”。</p> <p class="ql-block">黑龙潭,是丽江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清澈的泉水、古建筑群和玉龙雪山倒影著称。清代满族诗人硕庆曾写过这样一副对联: “两树梅花一潭水, 四时烟雨半山云”, 高度概括了黑龙潭的自然景色。这里,是游人探古寻幽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文明坊,是黑龙潭公园的大门,始建于清朝光绪十六年,前身为文庙的牌坊,1966年移建于此,坊前的四尊明代石狮为原木府忠义坊遗物。古朴典雅的文明坊,见证了岁月变迁。</p> <p class="ql-block">踏入公园后,仿佛瞬间进入了一个清幽的世外桃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泓碧绿的潭水,仿佛镶嵌在群山之间的一颗明珠。</p> <p class="ql-block">雪山之巅,潭水静谧,倒映着蔚蓝的天空和洁白的云朵,倒映着玉龙雪山的巍峨,仿佛一切都被定格在最美好的瞬间,美到令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五凤楼又名法云阁,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原建于白沙芝山福国寺内,1979年迁至黑龙潭。融合了纳西、汉、藏等民族风格,因其飞檐如凤凰展翅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清澈的湖水倒影了五凤楼的壮观身影,小鱼在碧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p> <p class="ql-block">五孔桥,黑龙潭的出水口为九眼洞,意为九龙治水,九眼洞上建有五孔的石拱桥,将龙潭一分为二。</p> <p class="ql-block">桥边围栏上刻有石象、石狮。象和狮,是相思的谐音。故又称相思桥、玉带桥。石桥栏上的象和狮,已被来往游客的手摩挲得光滑如玉。</p> <p class="ql-block">龙神祠为黑龙潭主要建筑,坐东朝西,为四合五天井大院,大殿和门楼高耸突兀,极富庙堂气息。门楼高悬“天光云影”四字榜书。</p> <p class="ql-block">古戏台位于龙神祠前,是丽江地区最古老的戏台之一,可以欣赏到被誉为“东方音乐活化石”的纳西古乐表演。</p> <p class="ql-block">位于湖中的“一文亭”,建于清朝中叶, 原建于丽江古城木家院光碧楼前,相传是一位纳西族老太太募化铜钱,只取一文,积少成多建成此亭,故名一文亭。</p> <p class="ql-block">锁翠桥,修建于清朝嘉庆年间的一座廊屋式风雨桥,飞檐翘角、翠液飞迸,桥头有“漾青”“锁翠”古匾,被清代丽江知府许其翔誉为“惊涛撼树正睛雪,未雨垂卧曲波”。</p> <p class="ql-block">解脱林,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原为明朝皇帝朱由校御赐“福国寺”的山门,20世纪七十年代,搬迁复原在黑龙潭建筑古朴典雅,恢弘大气。</p> <p class="ql-block">万寿亭,寓意万寿无疆,是泰国M集团总裁为纪念老母80大寿而修建,亭中藏有二十四孝图,濒临湖水,掩映在苍树翠竹之中。一幅对联:“寿比玉龙山,福如金沙江”。</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小松鼠超级可爱,不怕人,它正在与小朋友一起玩。</p> <p class="ql-block">黑龙潭的泉水源自玉龙雪山雪水潜流,水质清澈甘美。作为丽江古城的水源地,素有“南方颐和园”的美誉,是古城家家流水生态系统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黑龙潭,这座隐藏在古城北端的秘境,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给我们云南游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我们走出黑龙潭,沿着水的流向走进丽江古城四方街时,感受到,水是丽江的灵魂,玉龙雪山的雪水在黑龙潭中沉淀,在古城水车旁旋转,在古街道的房门前流淌,悠然而深远。</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2日手机拍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