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德国总督楼 旧址纪影

刘青岛

<p class="ql-block">昵 称:刘青岛</p><p class="ql-block">美篇号:76991483</p> <p class="ql-block">  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是青岛极具代表性的城市文化遗产。文物建筑于1905年动工,1907年落成,建筑面积4083平方米,是一座石、砖、钢、木混合体的四层建筑。1996年11月20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作为博物馆对公众开放,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具有丰富的历史、科学、艺术、社会、文化价值,是青岛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支撑之一:建筑初为1897年至1914年德国租借青岛期间,德国驻青岛最高军政长官的官邸,1912年第四任胶澳总督曾在此接待孙中山一行来访;1914至1932年间,先后作为日本驻青岛守备军司令、胶澳商埠督办官邸、南京国民政府青岛市长官邸;1932年沈鸿烈任青岛市长,后将此建筑作为接待宾馆,并定名为‘迎宾馆”。</p> <p class="ql-block">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接待过宋美龄、宋子文、蒋经国、汪精卫等众多历史风云人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陈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在此下榻;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在此开会;越南胡志明主席、東埔寨西哈努克亲王、阿尔巴尼亚部长会议主席谢胡、澳大利亚共产党主席希尔等曾在此下榻。</p> <p class="ql-block">  在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的右前方摆放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标识碑。</p> <p class="ql-block"> 花房</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处花香盈溢的透明空间,中心设有喷泉。欧洲皇宫中通常设有这种蕴涵田园情调的温室、风格上可追溯到十七、十八世纪的巴洛克式暖房,而钢架玻璃弯顶则体现了20世纪初的世界最高工艺水准。</p> <p class="ql-block">  这是青岛德国总督府旧址的花房。其天花板由钢板打造,借助绳索与滑道装置,能够将天花板拉开,让阳光透入,形成通透的采光效果。早在1903年,德国人就采用了这样先进的设计工艺,充分彰显出德国人严谨的工匠精神与出色的建筑智慧,具有很高的历史与建筑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  图中展示的是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的花房外观。建筑采用了大量石材,搭配精致的雕刻工艺,石柱等部分细节满满,同时还有大面积的玻璃构件,整体风格既体现出德国建筑的严谨与工艺水准,又因石材与玻璃的结合,显得较为雅致,充满历史厚重感与独特的艺术氛围。</p> <p class="ql-block">  石柱顶部雕刻有精美的花卉、枝叶等纹饰 ,色彩搭配丰富,兼具艺术美感与历史厚重感,体现了德国殖民统治时期的建筑风格与工艺水准。</p> <p class="ql-block"> 德国总督府楼顶的龙头</p><p class="ql-block"> 在航海文化里,龙常被赋予掌控海洋、护佑航行的象征,德国把这样的元素置于总督府,既彰显其航海强国的地位与实力,传递出“海上力量不可战胜”的威慑感,助力殖民统治权威的塑造;同时,龙头朝向东北德国方向,也暗含着殖民者对母国的思念与精神联结。</p> <p class="ql-block">  青岛是一座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城市,有着大量军事文化遗产。除了德占时期建造的青岛要塞外,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期间也建造了大批炮台、碉楼、地堡等军事工程。该调堡就是建造于这个时期。</p> <p class="ql-block">  这座石椅名为将军椅,是世界上三座著名石椅之一,由著名史学家许倬云先生研究发现,它经人工凿成,是当年德国总督、海军上将特鲁泊使用的,功能是总督坐在石椅上传授口令,旗手或副官在右边用旗语指挥正前方士兵操练,象征着总督的威严与权势。</p> <p class="ql-block">  这是壁炉,每个房间的壁炉都非常精美,都不一样。同时他们还安装了暖气,有两套取暖设备。</p> <p class="ql-block">  这是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内的落地钟。这类落地钟在当时的欧洲贵族家庭中较为常见, 不仅具有实用的计时功能,其精致的木质外壳和独特的钟摆设计,也彰显出了德国精湛的工艺水平,是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内体现德国殖民时期生活风貌与工艺水准的珍贵陈设之一。</p> <p class="ql-block">  壁画上面窗户里是德国总督的卧室。上面是猫眼,他可以看到楼下来的客人,但客人看不到屋里面的人。</p> <p class="ql-block">  这是德国总督府旧址音乐厅兼舞厅</p> <p class="ql-block">  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内的这盏水晶吊灯,工艺精湛,采用了大量水晶材质,重量达1吨多。它不仅是一件精美的照明器具,更是德国殖民时期建筑装饰艺术的体现,承载着过去的工艺水准与文化记忆。</p> <p class="ql-block">  这是当年毛主席来德国总督府旧址下榻时,江青用过的钢琴,没有遭到红卫兵的破坏。</p> <p class="ql-block">  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的室内装饰极具特色。图中展示的是带有玫瑰花纹饰的建筑装饰细节,这些装饰体现了德国殖民时期的建筑艺术风格,具有较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不同房间有着各异的花纹设计,这既体现了当时高超的工艺水平,也展现出独特的艺术审美与设计巧思,每一处装饰都仿佛在诉说着历史,为这座承载着岁月记忆的建筑增添了更多的魅力与底蕴。</p> <p class="ql-block"> 总督夫妇卧室</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套典型的欧洲贵族居室,视野开阔,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大海。前面还有大阳台,便于内外观察,体现了精密的设计思想,弥漫着具有德国皇家色彩的居室文化色彩配以中式博古架,更具韵味。1947年,蒋经国曾在此居住。新中国成立后,越南领导人胡志明、阿尔巴尼亚领导人谢胡及東埔寨西哈努克亲王等外国贵宾亦曾下榻于此。</p> <p class="ql-block">  这是德国人制作的枪柜。门上的锁眼是装饰。开门的机关在两侧圆柱的后面,小孩够不到,避免了危险。这就是德国人的严谨精神。</p> <p class="ql-block">  这是女管家保管的总督楼所有房间的开门钥匙。</p> <p class="ql-block">  这是女管家的房间,比其他房间低四个蹬。德国的等级制度非常严格,据说低三下四就这么来的。林彪来时就住在此房间。因为在北向没有阳光,林彪怕阳光。</p> <p class="ql-block">  这是二楼的走廊。上面的吊灯都是从德国运输来的水晶制作,非常精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