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是一名退休老兵,早已退休多年,但我始终坚持对生活的热爱,对学习的兴趣。除正常和老伴一起干点家务活,参加北陵休养所的有关活动,帮助孩子们做点事外,经常走路逛公园,偶尔打打乒乓球。坚持每天看新闻,每天读新闻,每天看闲书,写闲文。经常看喜欢的影视作品,如每年的热播影视,这些日积月累的坚持,丰富了我的退休生活,也使我学有所得。去年底,历时十年写作的诗文,对生活的记录,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感恩军旅》一书。我所参加的辽宁省散文学会,在今年三月,还组织了一场新书分享会。这既是一个支持和鼓励,但也给我增加了麻烦,让我谈谈创作体会。其实,我哪有那么多体会啊?只是军旅几十年的磨炼,是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挖掘的富矿,有情有趣的退休生活是我写作的丰富资源,对党和国家的忠诚,对国防和军队的热爱,对亲朋好友的友善,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常怀感恩之心来回报大家的想法,是我退休生活新的支点。有了这些,才有了学习和写作的快乐。但没想到,我所在的北陵休养所,九月中旬,让我登上讲台,以普通党员、普通老兵、普通休干的身份为全所工休人员讲党课,这让我始料不及,推了三次没推掉,只好硬着头皮上台去交流了。过去的党课,都是专家、学者和教授上讲台,我没有他们的学识和理论,但我有部队和战友,我有绿色军营火热生活的历炼,于是,我就以《我的战友我的团》为题,在两个场地,分别与大家分享我的老部队和身边战友的英雄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石激起千层浪。</b><span style="font-size:22px;">北陵休养所安排的是党课,但我内心的想法就是如实向大家作个汇报。讲讲团队二郎山筑路的光荣历史;官兵抗洪抢险的英雄事迹;英雄传人在新时代的发展。说说心里话,唠唠家常磕,全程脱稿介绍情况一个半小时,大家静心倾听,都有一种现场感,代入感。不少退休老兵当场泪洒会场。和我一起参加98抗洪的黄作信军医,拄着拐杖来听课,因为他当年为抗洪一线战友包扎过伤口,为战友们送医送药。课后,他动情的说"我一看当年的情景就激动,听你一讲,眼泪再也止不住了"他还拉我和几位老兵照了张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尤其是所领导宋艳,动情主持,事后又以力宣笔名,在我写的美篇中大段留言。她是这样说的"我含泪听了两堂本所退休老兵讲的党课《我的战友我的团》,讲得生动感人、讲得惊心动魄、讲得泪眼朦胧、讲得热血沸腾。他又一次回答了“谁是最可爱的人?”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和平年代,我们的军人一样流血流汗、掉皮掉肉,甚至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在筑路、漕渡、抗洪、抗震各种灾难面前,我们的军人用生命护卫生命,他们是救人民于生死的保护神。能陪伴这样一群可爱、可亲、可敬的人安度晚年,是我此生的荣幸。希望在风平浪静的日子里,我们会想起他们;在花好月圆的时候,我们会感恩他们。感谢曾经的战斗员,现的宣传员的宣讲。致敬他的战友他的团,致敬我们军休干部的昨天"。这种感人至深,长短不一的留言,还有很多,这些留言使我很受感动。所领导留言写的好,做的更好。北陵军休所的工作人员,从所长、副所长到工作人员,对军休人员热心服务的事,非常多,这里都列举不过来。</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美篇老师给厚爱。</b><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因为是写退休老兵的快乐生活,就把反映这次活动的文章《退休快乐一堂课》投到了"退休生活快乐驿站"栏目,没想到,</span><b style="font-size:22px;">十月梅</b><span style="font-size:22px;">老师大力支持鼓励,很快加"精选"推送。 </span><b style="font-size:20px;">风潇潇</b><span style="font-size:22px;">老师饱含深情留下感人至深的雅评,我不敢取舍老师的评语,所以原文搬上,这也是对我文章内容的提炼和升华:"读罢“平平淡淡”老师《退休快乐一堂课》的文字,仿佛跟着走进那两场满是感动的党课现场。八十多岁老党员拄杖而来,王远臣、周振云老兵两场连听还兼摄影,一个半小时鸦雀无声的秩序,课下含泪的互动——这些细节哪是普通听课场景,分明是一群老兵对峥嵘岁月的集体回望。老师讲二郎山筑路的艰险,讲大渡河漕渡的艰难,讲4963名英烈血洒川藏路,讲1998年“三江”抗洪25个日夜的舍生忘死,每一段都带着岁月的重量。《歌唱二郎山》的旋律未响,却早已在字里行间回荡,那是老团队的精神烙印。更动人的是“传承”二字。隋续杰救民于洪、吴再兴三赴震区、孙启华接棒雷锋团,这些后来者的故事,让“二郎山精神”不止停在历史里,更活在新时代的强军路上。老师说“永远不改军人志,不忘初心跟党走”,哪是一句口号?是退休后仍愿为党课倾心准备,是回忆战友时眼里的光,是对现有生活的感恩知足。这堂课,是一位老兵对老团队的深情告白,也是一群老兵对军旅生涯的集体致敬。字里行间没有华丽辞藻,却因真实的经历、滚烫的情感,让人读得心头发热——原来最动人的故事,从来都藏在这些带着岁月温度的亲历里,藏在永远炽热的军魂里"我和退休的老战友,真心感谢美篇老师如此的投入和鼓励。</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梦回军旅又动情。</b><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课上是如此的场面,在课后,我又写成文章,在美篇平台传播,相识和不相识的,短短三天多时间,就有1.3万多人阅读和众多的点赞留言。让我更加感动的是我的老部队的战友们,有众多人读文章留长言,和我共同参加抗洪抢险的战友,朴龙万、何国忠、朱玉军、隋续杰、孙启华、吴再兴等当年荣立一等功、二等功的英模,都纷纷点赞留言,因为我讲的就是他们真实的故事,他们脑子里的倒影机,又重现了当年的情景。田兵、巴海涛等众多亲历者,也都点赞留言。一位笔名金色秋天的老兵还写了长文和诗来谈感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最具代表性的,是原部队退休老兵回成都的张怀林长篇留言。他说:"以党课为题,二郎山筑路、98抗洪……等故事为引,注释了工程兵、舟桥兵的职业特点,展现了老团队的光辉历程以及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个人先进事迹,诠释了人民军队的宗旨!我亦是老团队极普通的一员,有幸曾经生活、工作过这个团队,有幸得到过那些德高望重的首长们的培养教诲,有幸得到过那些德才兼备的战友们的帮助和影响,真是人生幸事,军旅幸事!如今我也享受着快乐的退休生活!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感恩我曾经生活工作过的部队!感恩首长!感恩战友!政委讲的党课也是给读者讲的党课,是回顾、提醒、勉励"。留在光阴中的故事,把如今退休的老战友,都带入了当年火热的军旅生活之中,掏心掏肺的真心留言,让我感动不已。</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党课学习互动是一种交流,尤其是退休老兵的集中党课学习,一个季度才安排一次。在美篇平台上,尤其是"退休生活快乐驿站"栏目学习交流,范围更大,传播更广。我简简单单的的一个交流发言,引起这么多人关注,给了我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人生感受。十.一国庆节快要到了,水有源,树有根,快乐生活报党恩。我们这些退休老兵,能够在沈阳军休北陵所快乐生活,得益于党和国家的发展强大,得益于党和国家的制度性安排设计,得益于全体工作人员如儿女一样贴心的服务和管理。所以,我和老兵战友们,永远感恩党和国家,不忘初心,军装不褪色,生活不止步,快乐在心中。在国庆节到来之时,再次唱响《祝福祖国》这支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文字:平平淡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图片:王远臣、孙永凯、王曼、门睿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歌曲:《祝福祖国》</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