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然亭公园-华夏名亭园

不老松

<p class="ql-block">陶然亭公园是一座非常优美的以亭著名的公园。今天我由公园南门走进这座风景秀丽的公园。</p><p class="ql-block">进入公园迎面是碧波荡漾的湖水,湖左侧就是华夏名亭园。</p> <p class="ql-block">亭,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艺术成就。我国的亭广布于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且造型绚丽多姿,一直为人们所喜闻乐见。陶然亭公园就是一个以亭景为特色的综合性公园,其中尤以华夏名亭园最为著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华夏名亭园先后选择、仿建了全国各地名亭十余座,其中有位于湖南汩罗纪念战国时期楚国伟大诗人屈原的独醒亭;位于浙江绍兴纪念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和鹅池碑亭;位于四川成都纪念唐代诗人杜甫的少陵草堂碑亭;位于江苏无锡纪念唐代文学家陆羽(世称"茶神")的二泉亭;位于江西九江纪念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浸月亭;位于安徽滁县纪念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醉翁亭;以及由北京市园林设计研究院设计的纪念诗仙李白的谪仙亭和建于中南海的云绘楼·清音阁等。茂林修竹中,亭阁座座,甍栋参差,争妍竞秀,互为映带,异彩纷呈。整个亭园,浑然一体,风光无限。</p> <p class="ql-block">离此最近的是仿照江苏无锡的锡惠公园的“二泉亭”仿建的“天下第二泉”。</p><p class="ql-block">唐朝茶圣陆羽曾亲品此水,称其为《天下第二泉》,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亲书“天下第二泉”五个大字的《二泉亭》。</p> <p class="ql-block">兰亭位于中国浙江省绍兴市兰渚山麓,其名源于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在此植兰、汉代设驿亭的历史。东晋时期,这里成为王羲之的园林住所,以自然景观幽静、文化氛围高雅著称。‌‌</p><p class="ql-block">兰亭景致和内涵可以用“一序”“三碑”“十景”来概况:“一序”即《兰亭序》;“三碑”即鹅池碑、“兰亭”碑、“御碑”。其景致包括鹅池、兰亭碑、曲水流觞、流觞亭、御碑亭、临池十八缸、王右军祠、碑林、天章寺遗址保护区、之镇等。</p> <p class="ql-block">鹅池碑亭</p> <p class="ql-block">醉翁亭</p><p class="ql-block">醉翁亭,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琅琊山麓,始建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由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命名。</p><p class="ql-block">醉翁亭总面积约1000平方米,亭园内有九院七亭:醉翁亭、宝宋斋、冯公祠、古梅亭、影香亭、意在亭、怡亭、览余台,风格各异,互不雷同,人称“醉翁九景”。醉翁亭前有“让泉”。</p><p class="ql-block">醉翁亭整个布局严谨小巧,曲折幽深,富有诗情画意。亭中新塑欧阳修立像。亭旁有一巨石,上刻圆底篆体“醉翁亭”三字。醉翁亭一带的建筑,布局紧凑别致,具有江南园林特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沧浪亭‌是中国苏州现存最古老的古典园林,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以独特的山水布局和深厚的文化积淀闻名,2000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沧浪亭</p> <p class="ql-block">北宋初创‌:庆历五年(1045年),诗人苏舜钦遭贬后购五代孙承祐旧园改建,借《楚辞》"沧浪濯缨"典故命名,开创文人寄情山水的园林范式。‌‌</p><p class="ql-block">南宋至元‌:曾为抗金名将韩世忠宅邸(称"韩园"),元代改为妙隐庵、大云庵等寺庙。‌‌</p><p class="ql-block">明清重建‌:</p><p class="ql-block">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巡抚宋荦移亭至山巅,奠定现存格局。</p><p class="ql-block">道光七年(1827年)增建五百名贤祠,收录594位与苏州相关的历史人物石刻像。‌‌</p><p class="ql-block">‌近现代保护‌:1955年正式对外开放,经历多次修缮,2006年成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p> <p class="ql-block">浸月亭浸月亭是北京陶然亭公园华夏名亭园内的仿古建筑,仿照江西省九江市甘棠湖原亭复建。亭名取自白居易《琵琶行》"别时茫茫江浸月"诗句,六角形制临水而筑,与琵琶形诗碑共同构成诗境景观。作为公园"亭文化"核心展示区的重要组成,该亭通过湖面、假山、密林等造景手法再现江南园林韵味,2016年完成景观提升改造工程。中秋期间增设夜景照明,成为北京知名的赏月胜地。</p> <p class="ql-block">吹台</p><p class="ql-block">扬州市瘦西湖公园内的清代园林建筑。吹台是扬州瘦西湖公园内的标志性景点,始建于清代,因乾隆皇帝曾在此垂钓的传说而俗称"钓鱼台"。该建筑采用三面临水的四方重檐斗角结构,通过三个圆洞门创新性运用"框景"造园手法,形成五亭桥、白塔与吹台"三星拱照"的经典景观。作为瘦西湖湖上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吹台与徐园、小金山等景点共同构成4.3公里长的水系景观带。</p> <p class="ql-block">‌谪仙亭‌是北京陶然亭公园华夏名亭园内为纪念唐代诗人李白而建的半壁亭,建于1985年,以飞檐翘角葫芦宝顶为特色,亭内刻有李白相关诗作。李白号“青莲居士”,又自称“谪仙人”,意为被贬凡间的神仙,亭名由此而来。‌‌</p> <p class="ql-block">一览亭是中国多地存在的传统景观亭,其名多取自杜甫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功能以观景为主,兼具历史人文价值,现存较著名的包括甘肃临洮岳麓山一览亭、济南千佛山一览亭、镇江江天一览亭等。</p> <p class="ql-block">‌陶然亭百坡亭‌是北京陶然亭公园华夏名亭园内的仿古桥亭,仿自四川眉山三苏祠的百坡亭,以纪念苏轼而建,兼具交通功能与景观价值。原亭为南宋嘉定七年(1214年)眉州太守魏了翁为纪念苏轼,依其《泛颍》诗中“散为百东坡”意境所建,现存三苏祠内建筑为1928年重建。‌‌</p><p class="ql-block">陶然亭仿建工程完成于1989年,按原貌复制了八角攒尖顶、筒瓦屋面等特征,成为展示巴蜀建筑艺术的跨地域文化载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