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说那时红星闪耀》(一)

uojen(叶军彪)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穿越时光、穿越历史的红线(一) ——一统一战线、抗战前线、隐蔽战线(上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龙剑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V腾云驾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025年09月13日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这庆贺胜利的年景,我收到了胡立东先生寄来的书《画说那时红星闪耀》画集。该画集由胡金魁之子胡立东创作,主要依据父辈人生经历之线索,选择不同时期有关人物交往故事,以画为主体,配若干文字材料,画中有史,史中有趣,图文并茂,可读可藏。一、一根穿越时空、穿越历史的红线 胡立东的父亲胡金魁1930年参加红军,任红一方面军被服厂厂长,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到陕北后任中央交际处长,曾接待并全程陪同斯诺先生首次访问陕甘宁红军。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合作期间,于1939年周恩来电请蒋介石任命胡金魁任新四军驻赣办事处上校主任。1941年皖南事变后,胡金魁受命为新四军创办印钞厂。从一无所有发展壮大成2000多人的印钞大军,为现在上海印钞厂打下人员和技术的坚实基础,抗战胜利后参与接管河南、湖北金融系统。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南局副秘书长兼中南局统战部副部长、中共湖北省委统战部长兼湖北省政协第一副主席、湖北省人大副主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 我的父亲龙飞虎曾任福州军区副司令员,1928年参加红军,1929年入党,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曾任红一方面军侦查科科长;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后,跟随周恩来副主席赴西安参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任周副主席的警卫副官。1947年解放战争保卫延安,转战陕北时任毛泽东行政秘书兼中央纵队一大队大队长;在抗日战争期间,担任八路军驻西安、太原、南京、武汉、桂林、重庆办事处副官,交通科长,长期往返重庆和延安八路军总部、云岭新四军军部之间,做统一战线工作。1940年在上饶新四军办事处曾与胡金魁有过工作交集。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图1 、左起:胡金魁、龙飞虎在上饶新四军办事处(1940年)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收到胡立东先生的画集,十分高兴,父辈的战斗情谊,父辈的革命精神,几十年后,又因这本画集,让我们后辈,可以重温那段红色的历史,走进前辈的精神世界,探寻那一代人不屈的灵魂,苦难的中国,因为有他们那一辈人不懈的努力,才换来了今天中国人民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的盛世豪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冥冥之中仿佛有一根穿越时空、穿越历史的红线,把我们紧紧的连系在一起了。 胡立东托我打听三个人,要送画集给他们,非常巧合三个人都姓叶。他的画集中,画了他们的父辈;第一位叶飞,开国上将,曾任福建省省委书记、省长、福州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海军司令员,交通部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第二位叶克守,开国少将,曾任福安军分区司令员,福建省军区副司令员。第三位叶可钰,原国民党海军上校,中共地下党员,建国后任中国人民海军舟山基地副司令员、第七舰队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船舶登记局局长助理、福建省航管局副局长。 我先联系第一位叶克守后代。原福建省军区副司令员叶克守,1935年加入红军,1936年入党,历任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班、排长,经历了闽东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期间,任新四军第三支队六团特务连长,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一师一团三营长、苏中军区二分区台北独立团副团长,参加了郭村保卫战、黄桥、上岗等战役,护送陈毅参加国共谈判,苏北军区独立团长、三野十兵团二十九军八十七师参谋长,参加了苏中七战七捷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任福建省福安军分区司令、(后改为宁德)宁德军分区司令,宁德地委书记、宁德军管会主任、福建省军区副司令、获大校军衔,是中国共产党福建省委委员,全国人大代表。 1941年7月新四军军部调派叶克守率三营担任胡金魁领导的新四军华光公司和印钞厂的警卫工作。胡金魁指挥警卫营攻打过附近三个威胁较大的日伪军镇级据点,“并俘虏了一名日本鬼子”,胡金魁亲笔记录新四军印钞厂七年工作总结:“…被迫与伪军作过三次较大的攻城战,如(南通)裕华镇、(盐城)小海镇、洗灶等战斗,都全取胜。并俘虏一名日本鬼子…”,使印钞厂的工作环境和安全得以改善。 我首先找到了叶克守的儿子叶锡全,平常有些战友聚会都会在一起,很快就让他和胡立东建立了联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图2 、叶克守原福建省军区副司令员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二就是联系叶飞的后代。叶飞,原名叶启亨,福建省南安县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从土地革命时期的闽东独立师师长,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新四军苏浙军区副司令员,再到解放战争时期的第三野战军十兵团司令员,叶飞在烽火中屡建奇功。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曾担任过福建省委书记、福建省省长、福州军区司令员、福州军区政治委员、海军第一政治委员、司令员、第六、七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我知道叶飞家几位大哥大姐的名字,但没有联系方式。 图3 、叶飞 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8月22号,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邀请我出席纪念福州解放76年暨《从苏沪到八闽》---许亚奋斗足迹新书发布会,我和叶飞在北京的长子叶小宇都是受邀发言的嘉宾;许亚叔叔和我父亲龙飞虎同庚,是一起参与解放福建、 建设福建的亲历者。我父亲曾任福州军区后勤部长、福州军区副司令员兼后勤部长;许亚叔叔1950年起就担任福州市长,曾任福建省副省长、福建省农林水办公室主任、福建省林业厅厅长和福建省计划委员会主任,他们经常在一起配合工作。福建省是面对台、彭、金、马的海防前线,福建省的经济建设和军队的戍边海防,战备训练可以说密不可分;他们俩人是军民携手共同保卫海防、建设新福建的具体领导者和执行人。许亚叔叔在海防支前工作、保障部队物资供应、军需用品供应和国防工业三线建设以及军民合作等方面,都做出了很大贡献。真是冥冥之中仿佛有一根穿越时空、穿越历史的红线,把我们牵到一起,会后立即联系双方互加微信,了却胡立东所托之事。</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图4、叶小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成功的三个法宝之一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撰写《〈共产党人〉发刊词》、论述新民主主义理论时,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绩,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成绩。”“全民族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逐渐形成了两条战线、两个战场。一个是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武装斗争,这是革命的主战场;一个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在国民党统治区(以下简称国统区)的地下工作战场。” 1938年10月,随着广州、武汉的沦陷,中国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对侵华政策作出重大调整,对国民党政府从以军事进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转变为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国民党内的投降、分裂、倒退倾向日益显现。 1938年12月,以汪精卫为首的亲日派公开投降日本。1939年1月,国民党召开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溶共”“防共”“限共”方针,颁发了《防制异党活动办法》等文件,国共合作的抗战局面面临着逆转危险。 面对如此形势,中共中央在领导对日军、伪军进行军事斗争的同时,更加强调政治斗争,特别是进一步发展了党在南方国统区工作,维护、巩固和发展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9年1月5日,中共中央书记处批准了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中央西南局成员名单;13日,中共中央根据周恩来等人的建议,改中共中央西南局为中共中央南方局,并决定由周恩来任书记,周恩来、博古、凯丰、吴克坚、叶剑英、董必武为常委;16日,中共中央南方局向中央书记处报告领导成员分工情况,得到批准。 至此,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正式成立,在中共中央正确领导下,高举抗日民主两大旗帜,领导起南方国统区和部分沦陷区的中共党组织,涵盖云南、四川、贵州、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江苏、上海、江西、福建、香港、澳门等地,以及在此范围内设立的八路军(新四军)办事处、《新华日报》、《群众》周刊等公开机构。 “南方局的成立,是中共中央为了开辟与抗日根据地斗争紧密配合的国统区战场,加强党在国统区的工作,广泛组织和动员国统区人民参加抗战、争取民主,开拓国统区工作新局面采取的重要组织保障。同时,更是中共中央为维护国共合作抗战局面,阻止国民党顽固派妥协、倒退、投降危险,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争取抗战胜利和人民民主所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摘自人民的抗战|抗日民主 南方局高举两大旗帜--来源:重庆日报) 以下我重点阐述在寻找叶可钰后人时,重新认识到我党统一战线工作的伟大功绩,非常感人的真实的事迹。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第三位要寻找叶可钰的后代,不知如何开始,查查百度,果然有叶可钰的信息,在福州也有他的后代两人,已退休了。还是冥冥之中仿佛有一根穿越时空、穿越历史的红线又让我们相逢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8月31日,“胜利·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在福州市三山人文纪念园举行。抗日志士及后人代表、专家学者、青年学生等社会各界人士近400人齐聚一堂,共同缅怀历史、致敬英雄。 我作为福建省新四军研究会的火炬手光荣的出席了点燃长明灯的仪式,、而福马海军联谊会的代表也出席了这次活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图5、 龙剑辉与新四军老战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025年8月31日上午,福建省新四军研究会、福州市三山人文纪念园等共图为6同举办“胜利·和平——中国人民通过这个活动机缘,我和叶可钰的儿子叶延华联系上了,了解了他父亲从一个国民党海军上校如何成为中国共产党地下党员的传奇经历。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图6、 叶延华(左六)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叶可钰的传奇人生 叶可钰(1898-1980),生于福州杨桥路雅亮里。叶家满门海军,将星闪耀。叶可钰之父叶祖铿是晚清中国海军统帅叶祖珪的胞弟。1915年考入福州海军制造学校,后转烟台海军军官学校、南京海军鱼雷枪炮学校学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25年,叶可钰毕业于烟台海军学校第十七届驾驶专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29年上半年任职辰字雷艇中尉副艇长。7月经海军部考核,选派留学日本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29年7月-1932年9月留学日本,学习鱼雷并参与监造宁海舰。归国后任海军水鱼雷营上尉副营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36年按原先中日两国合同,在江南造船所叶可鈺监造的平海舰,赴日本播磨船厂安装舰炮,那时中日两国关系紧张,船厂在日本政府压力下,只安装舰首大炮,仅提供限量型号炮弹,拒绝出售、安装高射炮。归国后任平海舰少校副舰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37年在第一舰队旗舰平海舰副舰长任上,参加长江江阴中日海空激战。在舰长腰部受重伤后,舰队司令命叶可钰代理舰长指挥作战,与友舰一起击落敌机9架、击伤多架。终因近百架次敌机轮番狂轰滥炸,平海舰损毁搁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38年因前江阴抗战勇敢及本年度水雷战成绩,获大功一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39年布设沿江水雷及浙省流域水雷著有成绩,获华胄荣誉奖章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40年1月奉派到江西上饶任海军长江中游布雷游击总队副总队长,先后炸毁了多艘日军舰艇,给予日军沉重打击。图7、 叶可钰 9月23日叶可钰奉命到重庆国民党海军部开会,9月29日新四军驻赣办事处主任胡金魁与叶可钰在上饶彻夜长谈,使叶可钰的思想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至30日晨,胡金魁用自</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图7、 叶可钰 9月23日叶可钰奉命到重庆国民党海军部开会,9月29日新四军驻赣办事处主任胡金魁与叶可钰在上饶彻夜长谈,使叶可钰的思想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至30日晨,胡金魁用自己名片为叶写介绍信给重庆八路军办事处,使叶可钰与周恩来见了面,周恩来记下了叶可钰的名字,并说组织上会派人与他保持联系。之后作出巨大贡献。叶终身保留胡金魁这张珍贵名片。图8、 1940年9月30日于上饶,新四军驻赣办事处主任胡金魁用自己名片为叶可钰向周恩来副官邱南章写介绍信之正面。上有有胡金魁亲笔书写“烦 交 重庆花(化)龙桥红岩嘴十三号办事处 邱南章先生”。正面印刷字“胡金魁 贵昌 江西”。并盖有红色“胡金魁印”。图9、 1940年9月30日于上饶,新四军驻赣办事处主任胡金魁用自己名片为叶可钰向周恩来副官邱南章写介绍信之背面。上有胡金魁亲笔书写“兹有我亲友、叶参谋可钰公赴渝有往弟处一玩,请介绍给首长一谈,此致邱南章。九月三十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图8、 1940年9月30日于上饶,新四军驻赣办事处主任胡金魁用自己名片为叶可钰向周恩来副官邱南章写介绍信之正面。上有有胡金魁亲笔书写“烦 交 重庆花(化)龙桥红岩嘴十三号办事处 邱南章先生”。正面印刷字“胡金魁 贵昌 江西”。并盖有红色“胡金魁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图9、 1940年9月30日于上饶,新四军驻赣办事处主任胡金魁用自己名片为叶可钰向周恩来副官邱南章写介绍信之背面。上有胡金魁亲笔书写“兹有我亲友、叶参谋可钰公赴渝有往弟处一玩,请介绍给首长一谈,此致邱南章。九月三十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图10、 邱南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邱南章,1911-2011年6月19日,江西万安人,1927年11月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万安暴动”。 1930年6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10月,随中央主力红军长征。1936年12月,奉命从红军大学调出,担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周恩来的警卫副官。西安事变时曾护卫周恩来赴西安同蒋介石谈判,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从此,就一直在周恩来身边工作,先后出任副官、警卫组组长。新中国成立后,邱南章先后历任志愿军油料部部长、北京军区后勤部油料部部长、解放军总后勤部第六分部部长。1988年获二级红星勋章,为副军职离休干部。(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党中央派出了周恩来、叶剑英、李克农为主的代表团,赴西安谋求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在红军大学学习的学员龙飞虎、邱南章、龙家贵、杨家保被挑选为周恩来副主席的警卫副官,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险境中,圆满地完成了保卫周恩来的任务。----龙剑辉注)</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79年叶可钰写给胡金魁三页信,藏八十五年多少传奇故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40年9月30日胡金魁与叶可钰在上饶告别之后,经过39年,多方寻找终于得知胡金魁信息后,叶可钰写给胡金魁的三页亲笔信如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图11、12、13、叶可钰1979年清明时写给胡金魁的三页亲笔信,胡立东收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胡立东註:叶可钰给胡金魁的信中先后提及的人物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 胡金魁,时为新四军驻赣(上饶)办事处主任。</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 谢筱廼(nǎi,同乃),时为中共地下党人,负责国民党高级将领吴石向中共提供情报传递之专线。</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3, 陈绍宽,时为国民党海军部部长海军一级上将,后经叶可钰动员,拒赴台湾。</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4, 邱南章,时为周恩来副官。</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5,林亨元,时为中共社会部上海地下党人,参与国民党高级将领吴石向中共提供情报传递之专线。</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6,写信人自己叶可钰,参与国民党高级将领吴石向中共提供情报传递之专线,家中设有秘密电台。后参策划与多艘国民党舰起义,组成解放军海军前身,起义日成为解放军海军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叶可钰信中先后提及事情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1938年在赣浙一带布雷封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与胡金魁在新四军驻上饶办事处经常面谈,受到胡金魁的启发教育及自己的感悟,与共产党建立联系;1940年9月赴重庆之前,胡金魁用自己的名片为他给周恩来副官邱南章写介绍信,以荐与周恩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3,1941年底陈绍宽调他到马尾海军练营,(心中记得)胡金魁(曾经)向他谆谆言及做好国民党内左翼工作,中共将会派人与他联系;</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4,1949年春,谢筱廼、林亨元交待他运送通讯器材,并在他家设立电台,参与国民党高级将领吴石向中共提供情报传递之专线;</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5,1949年,中共中央来电批准他入党;其后,调华东海军司令部,组建海军、基地,被任命为舟山基地副司令和第7舰队副司令;</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6,參加了解放浙江海島的战斗等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7,认为胡金魁是他的思想启蒙之师,胡金魁的名字于他铭心刻骨。</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8,立东与延华兄核校叶可钰致胡金魁信中有下列时间记忆有误:“1938年我们在上饶新四军办事处相识”(应该是1940年);“1943年陈绍宽调我赴马尾练营任职”(应是1941年底);“1948年秋党在福州方面另有重要任务交我办”(应是1949年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由叶可钰记述自己后来的传奇般的经历,可以看出当时新四军驻赣办事处主任胡金魁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以及当年与周恩来联络的情况。</b></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g3g8z2y"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22px;"><b>毛泽东与龙飞虎:革命征程中的深厚情谊</b></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