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拂面秋风凭借力,奋楫扬帆正当时。为进一步深化“双减”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营造教师之间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教研氛围,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质量。平邑县第八实验小学三年级语文组集体备课,共同教研活动,在每周四下午如期进行。</p> <p class="ql-block"> 王斐老师的课堂以“美”为线索,环节设计精巧,充分贴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课堂伊始,她通过播放秋日梧桐落叶的实景视频,快速将学生带入课文情境,让“金色巴掌”的画面直观呈现在学生眼前。在文本解读环节,王老师聚焦文中精彩比喻,通过“找一找(找比喻句)、品一品(品表达妙处)、说一说(仿说新比喻)”的递进式活动,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落叶、水泥道的细腻观察与喜爱之情。识字与朗读教学同样亮点突出。针对文中“熨帖”“凌乱”等不好理解的词语,王老师结合之前学过的方法,让学生贴“金色梧桐叶”,联系上下文等形式,帮助学生轻松理解;朗读指导时,她采用配乐读、范读、指名展示读等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带着情感朗读,让学生在抑扬顿挫的语调中,体会文字的韵律美与画面的生动感。</p> <p class="ql-block"> 示范课结束后,学校领导及语文教师、青年教师组织了热烈而深入的评课研讨活动。</p><p class="ql-block"> 评课环节中,老师们纷纷点赞王斐老师的课堂——情境创设鲜活、互动设计有效、学生主体地位突出。活动遵循“执教者自评—观课教师互评—领导总结提升”的流程,确保研讨既有温度,又有深度。</p> <p class="ql-block"> 每一次试教结束后,老师们总是积极参与讨论,对主备人的教案、课件提出自己的见解。主备人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二次备课,对电子文稿进行修改完善,最后走进课堂。我们做到了既有统一又有变化,同中求异,而非千篇一律。</p> <p class="ql-block"> 随后,三年级组“分工明确,高效协作”,结合示范课与评课环节的建议,集备组对《铺满金色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教学设计进行了优化,并以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秋日风情”为例,展示了单元整体教学规划。集备组围绕“感受秋天的美好,学习理解词语的方法”的单元教学目标,着重强调了预习、课堂、课后延伸的统一,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p> <p class="ql-block"> 下午,第八实验中学的全体语文教师进行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理论测试。本次考试以闭卷的形式展开,内容立足核心素养,结合教学实际,从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等方面进行考察,包含填空、简答等题型,考察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p> <p class="ql-block"> 考试过程中,教师们认真审题、冷静作答,展现出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整个考场秩序井然,考风严谨,充分体现了良好的职业素养。</p> <p class="ql-block"> 每一堂示范课都是一次经验的沉淀,每一次教研讨论都是一次智慧的碰撞。未来,我们将继续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集体教研为抓手,让语文课堂既有语言的温度,又有思维的深度,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美、创造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