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云禅院

<p class="ql-block">大云禅院,亦称大云寺,位于山西平顺县城西北23公里龙耳山中。创建于五代后晋天福三年,初名仙岩院。占地4000平方米。 现存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佛殿、三佛殿及前院东西厢房,其中大佛殿、七宝塔为五代建外,其余大多为清代建筑。大佛殿的普拍枋,是中国木构古建中使用最早的实例,也是中国木构建筑由唐朝模数制向宋代营造法式演变的活化石。</p><p class="ql-block">​ 慕名而来,心情自然迫切,不成想寺前松林里已泊满车辆,看来不止我们两人对大云院心心念念呀!</p><p class="ql-block"> 把车泊下,购票后和爱人从侧门进入,检票员兼讲解员是一位50多岁的妇女,我们拒绝了她的推荐,径直往寺内走去。</p><p class="ql-block">​ 一进院落建筑保存完好,只是天王殿里却只有四大天王的壁画,而非雕塑,与中间大肚弥勒佛像皆为近期所制。</p><p class="ql-block">​ 东西两配殿为清遗构,西配殿为观音堂,如今里面展览的多是古建构件,比如琉璃鸱吻和石雕及砖雕,墙上画幅则是平顺县各大国宝级寺庙的摄影作品。</p><p class="ql-block"> 东配殿为地藏殿,此刻房门紧闭,铁索把门,里面情况无法了解,应该与西配殿内置无甚差别!</p><p class="ql-block"> 清遗构的特点较为朴实,斗拱和出檐明显缩小,失去了唐宋时期的雄浑大气,整体建筑看上去比较普通!</p><p class="ql-block">​ 与山门相对的就是大佛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为后晋天福五年所建,也是最早使用普拍枋的唯一实证。这也是这处大殿的珍贵之处。梁架周围所用驼峰形制共八种,也是此殿的最大看点之一!</p><p class="ql-block"> 大佛殿内今残存21平方米壁画,主题为《维摩经变》和《西方净土变》,是中国仅存的五代寺观壁画,人物丰腴、线条流畅,承袭晚唐风格。‌‌</p><p class="ql-block"> 二进院中袖线上只余一处——三佛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中有三世佛,代表着过去、现在、.未来。</p><p class="ql-block"> 三佛殿为清代遗构,山墙绘有十八罗汉壁画,墨迹尚显,亦为清代所绘,两侧配殿今已无迹可寻!</p><p class="ql-block"> 寺前有塔,为后周显德元年增建,曰:七宝塔。是为纪念奉景大师所建,塔高六米,塔身七层,今余五层。每层各雕瑞兽飞仙力士之类,形象生动,乃青石塔雕之珍品,特别是第三层塔石上的假板门,半开门扇欲行又止的比丘尼,颇有情景剧的代入感,这也是我看过的古塔中绝无仅有的画面,至此,平顺县游览结束。</p><p class="ql-block"> 纵观此次大云院之行,感触颇深,山西古寺庙林立,却各有各的渊源和故事,真是令人不胜感慨!</p><p class="ql-block"> 一千多年过去,建筑犹在,与之相关的人和事,却一如尘沙,在无数个四季轮回中、渐行渐远、直至无迹可寻!</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