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9月18日的夜晚,城市的喧嚣中似乎藏着一份肃穆。当“勿忘国耻,吾辈自强”的字句在心头回响,晚8时,我和仨姐妹们走进剧场,观看了安顺学院原创的大型舞台剧《王若飞》。这场演出,不仅是一场艺术呈现,更像一次与历史的对话,让“铭记”二字有了沉甸甸的分量。</p><p class="ql-block">舞台灯光亮起,王若飞同志的身影在幕布间浮现。从为寻求救国真理远赴他乡,到投身革命事业直面刀光剑影,再到身陷囹圄仍坚守信仰、慷慨陈词,安顺学院的师生们用细腻的表演,将革命先烈为民族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壮举娓娓道来。当剧中响起“一切要为人民打算”的台词时,台下的寂静里,藏着无数人被触动的心声——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一个舞台形象,更是千千万万革命先辈的缩影,他们用生命铸就的奉献精神,从未随着时间远去。</p><p class="ql-block">更令人动容的是,这部作品出自安顺学院师生之手。作为孕育了王若飞同志的土地上的院校,他们没有用空洞的口号讲述历史,而是以舞台剧为桥梁,将这位安顺杰出人物的信仰与担当,化作了可感、可触的艺术力量。从服装道具还原时代风貌,到台词唱腔传递人物心境,每一个细节都透着用心,让观众真切感受到:革命先辈不是课本里遥远的名字,而是曾在这片土地上为理想奋斗的“身边人”。这种“接地气”的呈现,让年轻观众更容易走进历史,读懂“勿忘国耻”背后,是先辈们用牺牲换来的安宁;明白“吾辈自强”的嘱托,是对历史最好的回应。</p><p class="ql-block">演出落幕,灯光亮起,走出剧场时,晚风带着一丝凉意,却让人心头滚烫。9月18日的警钟,提醒我们铭记过去的苦难;而《王若飞》这部舞台剧,则让我们看到了先辈们面对苦难时的不屈与担当。</p><p class="ql-block">这场来自安顺学院的演出,让这个9月18日变得格外有意义。它让我们知道,铭记历史,不是沉溺于伤痛,而是从先辈的精神中汲取力量;吾辈自强,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将信仰化作脚踏实地的行动,让英雄的精神在新时代继续发光发热。</p><p class="ql-block">在这里也要感谢小景,快到中秋了,小景按照自己的配方制作了一盒又脆又酥的安顺麻饼。舞台剧结束后,红霞拿上这盒麻饼犒劳演出的小朋友,表达了她的心意。小城虽小,但也能演绎出这么高质量的舞台剧,我们都有点激动和自豪。</p> <p class="ql-block">安顺学院自创歌曲《一切要为人民打算》,歌曲旋律优美动听。</p> <p class="ql-block">一切要为人民打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