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晋冀--盘山

超风

2025.5.14-15 <p class="ql-block">  离开清东陵一路赶向传说中的“盘山”。在去以前做了些攻略,决定先上山,在山上过一晚。然后第二天由山往下游,这样可以省点体力。</p> <p class="ql-block">  民宿的位置在山顶,有个不错的北方小院。</p> <p class="ql-block">  当天雨过天晴,又在山上,完全是水晶天,特显凉爽。</p> <p class="ql-block">民宿是新盖的房屋,用具很新。</p> 房间也有特色。 <p class="ql-block">  由于时间尚早,老板建议我们可去不远的“北少林寺”</p> 由于路程不远,我们决定步行前往。 <p class="ql-block">  一公里多点,就见几个遒劲的大字。</p> <p class="ql-block">  拐过弯来,即可见一尊宝塔,应就是“北少林寺”了。</p> <p class="ql-block">  庙宇修在一个较陡的山坡上,大雄宝殿前是一个较为空旷的平台,应是刚修建不久。通常需有个天王殿和山门。</p> <p class="ql-block">  四大金刚石雕被安放在大殿门前。工艺质量很好,估计在等待天王殿的建成。</p> <p class="ql-block">  但大殿还门厅紧闭,目前还没有接受朝拜。</p> <p class="ql-block">  在大雄宝殿后的“藏经阁”往山下瞭望,真是一个风水宝地。</p> <p class="ql-block">  观音菩萨像慈祥庄严,目前也在露天,看来是等某个殿的建成。</p> <p class="ql-block">  边上宝塔下是僧舍,已有僧人进出。</p> <p class="ql-block">  围栏上刻有和尚练功图案,很有少林寺味道。</p> <p class="ql-block">  边上钉有一简易介绍,没有几月,世事无常,不知今日工程是否还在继续。</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前有块巨石,石上还有一颗古松。这是此庙中最有古意的一物,如果说这里曾一座古寺,这块巨石应是见证。</p> <p class="ql-block">此巨石还有龙纹,一件灵物也。</p> 到此一游留个影。 <p class="ql-block">  今天正好是我们的纪念日,老板娘又有一个好手艺,给我们做了一大桌好菜。</p> 庆祝一下。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时,山间一片寂静。</p> 月光下聊着天,来盏茶,不亦乐乎。 <p class="ql-block">  盘山有很好的景交系统,每天会安排专用车辆来各个民宿接游客到缆车站。这几年各省的文旅都有很大的长进。但钱是少不了的。车上印着乾隆爷的名言“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乾隆可是盘山最佳代言人,还不需付代言费,盘山赚大发了。</p> <p class="ql-block">  盘山有两条索道,一条是从山下到山顶的,我们这条是从另一座山到盘山主峰“挂月峰”的,所以也叫“挂月索道”</p> <p class="ql-block">  上山不久就可看到盘山主峰,山顶有标志性建筑定光佛舍利塔(石塔)。</p> 爬山累了,摆个POSE. <p class="ql-block">  不远处即是“云罩寺”。坐落于主峰挂月峰山崖上,海拔达800余米,为盘山地势最高的庙宇。其历史可追溯至唐代,由道宗大师始建,初名“降龙庵”,唐高僧宝积禅师曾在此驻锡。明代万历年间,因万历皇帝承贞寿太后命重修并敕赐“云罩寺”之名,寺内现存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所立石碑为证。该寺近代毁于战乱,1992年8月重建后对外开放(故而外表看很新),现有建筑包括五开间大殿、三开间配殿、藏经殿及山门、平台等,主殿供奉3尊通高4米的金身千叶宝莲佛,四壁千佛龛环绕,东西配殿分别供奉药师菩萨和地藏菩。</p> <p class="ql-block">  在寺山门的平台上,盘山景色一览无遗。</p> 就如崖上石刻所书。 <p class="ql-block">  庙堂高悬的牌匾“云峰法界”虽是新修,却是乾隆御笔。</p> <p class="ql-block">  沿着寺院边的一条小道,可以上山。</p> <p class="ql-block">  这样也有机会与庙宇的琉璃瓦作近距离的接触。你看出什么名堂吗?这不是瓦,是金属预制件,用铆钉连接,不知这样的建材能用多久,这也算开眼界了。</p> <p class="ql-block">  但有些砖墙,古藤还为这庙添了点历史感。</p> <p class="ql-block">  在接近山顶时有一平台,高悬大钱,钱孔中还悬钟,引人花钱搞活动,现在的景点都如此,哪里也不能免俗。</p> <p class="ql-block">  看边上标牌才知,此峰名为“挂钟峰”。</p> <p class="ql-block">这里却是看顶峰的最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  祈福的牌子真多,不知菩萨看得过来吗?</p> <p class="ql-block">  这个景点是盘山最标准的点,可就是“盘山”二字说是乾隆御书,看着总有点问题,一定是现代人所为,不真宗。</p> 打个卡。 <p class="ql-block">  在将登塔前见一硕大的龙头碑,想来一定是御碑,近前细看,虽已字迹模糊,但一看笔迹就知是乾隆帝所书,落款为御笔。</p> <p class="ql-block">  “定光佛舍利塔”塔高13.3米,八角七层,始建于唐代延和年间(712年),由智源禅师主持修建,明代重修,1987年再度修葺。塔内据传藏有舍利60粒及佛牙一具,是盘山佛教文化的重要象征。</p><p class="ql-block"> 作为挂月峰峰顶标志,塔身与云罩寺“奇险之状相映生辉”,历史上与寺院共同接受帝王关注,如乾隆皇帝曾专门修复倾圮的塔身。</p><p class="ql-block"> 由于紧邻云罩寺,二者共同构成盘山之巅的“寺塔一体”景观。乾隆皇帝在重修云罩寺时,同步修复此塔,使其成为寺院宗教功能的延伸与自然景观的制高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此崖称为御制诗崖,乾隆帝又在此崖上刻了他的诗。乾隆老爷子太会写,我在全国的各个名胜古迹,见过他填的诗快有三位数了。但一首也没记得,但他的笔迹到能一眼就知道。</p> <p class="ql-block">  山顶面积太小,拍个全景,图片都变形了。</p> <p class="ql-block">  这砖塔,年代感很强,经历千年,还有舍利那是无价宝了。</p> <p class="ql-block">  盘山素以“上盘松、中盘石、下盘水”著称,上盘松胜景指盘山上部区域以奇松为主要特色的景观。云罩寺地处盘山绝顶,周边古松密布。</p> <p class="ql-block">  真如书中所言“老松出嵌岩,其奇者乃如青鸾之舒翼”。</p> <p class="ql-block">  古松、险峻山道、云雾景观共同构成上盘区域的核心景致。</p> 在此观景就如此言 <p class="ql-block">  为省脚力,还是决定乘缆车去万松寺。</p> 途中现另番景色。 <p class="ql-block">  万松寺,旧称"李靖庵",唐初名将李靖曾在此居住,故名。清初诗人宋荦认为前贤不宜直呼其名,改称"卫公庵"。</p><p class="ql-block">  清康熙年间又改称"万松寺"沿用。明万历、崇祯和清康熙时扩建重修,抗日战争时期,冀东军分区十三团团部驻此,1942年被日军梵毁,但所有佛殿石基和《重修李靖庵碑》保存尚好。1985年修复,大殿、耳房等焕然一新。</p><p class="ql-block"> 但现复后的外墙颜色为什么是这种红色,有点不能理解。记得前年去贵州梵净山,在整修山顶两小庙时,也是将外墙涂成此色,引起大众反感,最后以重新涂色和分管领导撤职而告终。</p> <p class="ql-block">  万松寺山门前,矗立着巨石,前面镌"名山古寺",后百镌乾隆御制诗八首,其中《万松寺》一诗尚清晰可辨:"田盘到处佳,万松我心写。寺楼坐空翠,天籁披潇洒。"</p> <p class="ql-block">  不知何因,还新的建筑都撑起了脚手架,也不像是修善。</p> <p class="ql-block">  千佛殿,有释迦铜像一座,高六尺馀,后有倒座观音,四围泥塑十八罗汉,形态各异。台桌上共有大小铜佛无数,大者尺馀,小者几寸,制作精美。殿中是有一座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像,造型优美。千佛殿由此得名。此外,还有祖师殿和吕祖殿。</p> <p class="ql-block">  殿东有一钟亭,内悬一大钟,口径三尺,钟声浑厚低沉,山谷共鸣,数里之外可闻。</p> <p class="ql-block">  寺外有一茶座,在树荫下休息一会,补充一些能量。</p> <p class="ql-block">  再往下行,山林间一块大石刻着“逍遥游”边上还有座座石塔,这场景,使我情不自禁仿佛进入“金庸”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  再往南坡下行,见一片塔林,位于万松寺南侧,有资料称原仅存太平禅师塔,经修复与复建,现有僧塔数量不详。搜狗百科说,塔林由九十九座历代高僧的墓塔组成。石塔呈方形、六角形或覆钵状,有檐的,无檐的,实心的,空心的,均为花岗岩雕凿,极为罕见。主塔普照禅师塔、太平禅师塔,为砖体结构,砖上浮雕图案清晰生动,充分体现了我国浮雕工艺的深厚造诣。</p><p class="ql-block">  石塔林的石塔均为新造,塔身没有铭文。</p><p class="ql-block"> 据资料认为,万松寺塔林原存砖塔、石塔近百座,1949年后曾受到严重破坏,大部分古塔已毁,但尚存部分砖塔,一些石塔主要部件尚在。万松寺及塔林重修竣工于2006年。 </p> <p class="ql-block">  这座砖塔应是古迹。也就是“太平禅师塔”。</p> <p class="ql-block">  这样的塔林在全国也不多,只可惜是复修的。</p> <p class="ql-block">这两座牌楼,说尽此处的景情。</p> <p class="ql-block">真不愧上盘松胜</p> <p class="ql-block">  来到盘山的中盘,景色讲义奇岩怪石取胜。</p> <p class="ql-block">  中盘汇聚了盘山“八石”中的多数代表,</p> <p class="ql-block">  如悬空石、摇动石、鹰石、蟒石等,每块岩石均有独特造型和传说,展现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但有些也不一一去寻找了。</p> <p class="ql-block">  中盘的岩石多为花岗岩地貌,经亿万年风化侵蚀形成悬空、摇动、象形等奇特形态,古人曾以“怪石嶙峋,如鬼斧神工”形容其险峻与精妙。</p> <p class="ql-block"> 途中路过一亭名为“宿云亭”就是在缆车和在挂月峰见到的亭子,根据介绍,如果天气合适此处是观云海的绝佳地。</p> <p class="ql-block">  再往山下走,就是罗汉园。这是一块利用山间的各种巨石,顺势摆放多尊花岗岩刻就的罗汉像。</p> <p class="ql-block">  特别是利用大岩面,采用浮雕方法刻的罗汉群像很是生动,一定是高手所为。</p> <p class="ql-block">  此处景观虽是新作,其构思和工艺也将流芳百世。</p> 又见乾隆的御碑。 <p class="ql-block">  一座佛殿,边上还有一幢非常雄伟的宝塔。</p> <p class="ql-block">  塔边还有一颗千年的香柏。其地一定不一般。</p> <p class="ql-block">  这里就是“天成寺”盘山最核心人文景点,旧称“福善寺”,如秋季将金黄壮观。寺内卧云楼与山脚下的戏台旧址,曾是乾隆观戏之地</p> 路旁还可有“福善”二字。 <p class="ql-block">  天津盤山天成寺舍利塔又稱古佛舍利塔,始建於唐代,公元1111年~公元1120年(遼天慶年間)重建。公元1627年~公元1644年(明代崇禎年間)重修;因重修時發現塔內藏有石函、舍利和佛像等物,故名古佛舍利塔。</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期间曾被日军焚毁,1980年得以重建。它是盘山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点之一,坐落于“三盘之胜”的下盘,因清乾隆皇帝的替身和尚云海法师曾在此修行而闻名,具有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也是盘山作为“东五台山”佛教圣地的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  </p> 唐代的经幢。 <p class="ql-block">  “普化和尚塔”普化和尚很都人都不知道,但要说:道济、寒山、风波。很多人都知道,其实这四个和尚被历史上成为“四大疯和尚”同时他还是“临济宗”的主要创立者。</p> <p class="ql-block">  “翠屏峰”刀削斧劈,上有乾隆和历代名士的摩崖石刻,只可惜太远看不清。</p> <p class="ql-block">  进入“下盘”主要的景是水胜。常年溪流潺潺,瀑布如练,古诗赞“盘山72佛寺,寺寺落花流水中”</p><p class="ql-block">  这“飞帛涧”,水流自崖壁飞泻而下,形似飘带,清代戏剧家洪升诗咏“一水泻崖脚</p> <p class="ql-block">  这“漱峡”水声轰鸣,瀑布坠落深潭,以“漱”比喻绝嘉。</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文化底蕴太厚了。</p> <p class="ql-block">  这进入大门即可见的勒石,的确是个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  因行程是倒过来走,故对“三盘暮雨”完全能理解。此山因有三个盘故称“盘山”。</p> <p class="ql-block">  清乾隆皇帝曾32次巡游盘山,留下1700余首诗作,并发出“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的赞叹。</p><p class="ql-block">  不虚此行。</p>